王 迪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湖南长沙10208)
当代在校大学生群体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促进中国社会成功转型、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逐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力保证。因此,塑造身心健康、行为规范,且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在校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高校素质教育发展不完善,加之家庭教育存在误区、盲区,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原因,导致在校大学生群体行为与其角色要求存在偏差、对立和错位现象。这无疑会对在校大学生群体本身以及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造成种种不利。因而,探讨如何消除在校大学生角色失调和错位现象,实现在校大学生角色归位,显得尤为必要。
在校大学生角色是指现就读于高校的青年学生被社会规定的与其身份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与义务以及行为表现。其中,大学生的主要权利包括参加教育教学活动,使用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等;主要义务包括:尊重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习任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义务;社会规定的大学生行为表现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注意仪表整洁,尊敬师长,爱护公共财物,过好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勤俭朴素,见义勇为,文明使用网络等。在校大学生角色失调和错位则是求学期间的大学生难以完成社会规定的义务,自愿放弃相应的权利,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与大学生角色相偏离甚至相对立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角色认知存在误区。由高中封闭、高压到大学自由、轻松,这一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在促使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让一些学生感受到了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这种角色转变的不适应,并对在校大学生角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学业上,严重忽视主动求知、能动学习的作用,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进而无形中增加了自身的心理负担。在生活上,表现出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人际关系上,很多学生难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认识误区,缺乏集体观念,行事不顾及他人。在就业观方面,存在角色理想化与角色悲观主义两种极端。
第二,在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要求的大学生角色应有的思想和行为存在距离。个体一旦进入某一角色,其行为必然会受到社会对这一角色的规约和期望。正如马克思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1]220美国社会学家E·戈夫曼也认为“进入角色”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第一,获得了承担某种角色的认可;第二,表现了扮演这一角色所必须的能力和品质;第三,本能或积极地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均投入这一角色。当人们不具备这些条件时,或者与角色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不能进入角色。”[2]35-40大学生作为时代新思想的代表和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以及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应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但在现实中,大部分大学生却在各种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出现了“信仰真空”、理想信念动摇、三观扭曲、追名逐利。个别学生为博得“存在感”,时常在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对党和国家政策带有攻击性的言语或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引起公众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波动和社会混乱。此外,在社会生活中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群冷眼旁观,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大学生角色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
第三,大学生角色冲突。“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3]149-156在大学生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对大学生的要求、规范、期望不同,而造成内部角色冲突,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大学生日常行为与社会要求背道而驰。具体而言,大学生在扮演学生角色的同时担任子女角色,他们对家庭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对父母言听计从,调查数据显示,“32.3%的大学生表示,上大学是为了‘改善父母生活,孝敬父母’,38.5%的人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18.4%的大学生是为了‘实现自己在学术领域的理想’,此外还有10.8%的大学生是为了遵从‘父母之命’”[4]。约43.1%的大学生在上大学这一决定上考虑了父母的因素,可见父母对大学生的影响之重。此外,在扮演同学、朋友等角色时,时常会出现当同学或朋友有逃课、作弊等违纪行为时,一方面要进行劝阻,从而扮演好大学生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承担朋友或同学的不理解甚至反感,这样造成了大学生内部角色冲突。
在角色外部冲突方面,主要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与其自身角色意识的矛盾和冲突,通常表现为大学生角色的消极懈怠行为和极端消极对抗行为。在精神上消沉萎靡、悲观失望、不思进取;在行为上,对周围的人和事冷眼旁观、随波逐流,严重者将出现心理扭曲,有的因此而自残、自伤、自杀,或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惜违纪违法。
大学生角色失调和错位现象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它不仅阻碍了大学生群体本身在社会中应有价值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社会的有效发展,而引起在校大学生社会失调和错位的诸多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第一,内部因素。导致大学生角色失调和错位的内部因素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从纵向来看,大学生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就很容易导致角色的失调和错位。此外,大学生个体角色意识缺失,许多大学生不能承担历史和社会责任,漠视甚至参与社会不文明行为。另外,个性特征、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也可能影响大学生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从横向维度看,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多种角色,形成“角色丛”。当同一个体身上角色要求或期待发生冲突时,这一角色便会无所适从,导致角色失调和错位。
第二,外在因素。引起大学生角色失调和错位的外在因素,主要可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分析。
宏观上,其一便是物质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容易受到自己所创造的物质的“奴役”,在现代物质主义异化作用下,整个经济社会很容易出现马克思所说的“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5]196。许多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受到这种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读书、学习带有明显功利目的。其二,自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以来,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也由社会精英逐步转变为社会的基层、底层工作者,这样的身份落差,使得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保持“看客”心理。其三,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社会环境总体上是和平稳定的,大学生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欣然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放弃了理想信念,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大学生角色错位[6]。
微观上,主要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家庭成员的为人之道和处世风格也会对每个人的性格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长“强权式”的教育模式下,子女的发展往往会有两种极端,一是严重自卑,二是极度叛逆。在完全放任的教育模式下,父母缺少对子女及时正确的引导,使子女在生活中很难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造成角色失调。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得以进步,政治文明得以建成,经济和文化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角色失调和错位,将严重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因而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归位,发挥大学生应用价值。
首先,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明确大学生角色定位。通过分析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要求、规范,来不断提高大学生对自身角色的领悟能力,并将社会规范和准则内化为自身言行,通过责任感教育,使大学生逐步认识到自身社会责任,努力达到社会对大学生角色的要求。
其次,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角色适应性。高校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机构,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定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多种形式的排查,并不断进行大学生角色适应教育,使大学生逐渐认识到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同时学习更多摆脱消极情绪的方法,从而为适应大学生角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进而消除大学生角色紧张和角色意识模糊。
再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不断培养大学生角色扮演能力。大学是教书育人之所,大学教师不但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引导者。在担任知识传播者时,教师应当授人以渔,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扮演引导者时,教师应当注意自身的言行,时时处处体现出作为大学老师应当具有的责任感、爱国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正面典范。同时,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进行客观的自我剖析,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而缩短角色差距,减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角色不适现象。
最后,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角色归位创造良好氛围。校园文化隐含着对大学生的角色期望,大学生群体会根据这种隐性的角色期望约束自己的行为,并朝着角色期望不断努力,因此建设积极向上、阳光向善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同时,重视高校的德育教育与学风建设,从而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此外,开展多样化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价值,提升学生自信心、自我意识以及在集体中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自身角色的适应度。
大学生的素质和发展程度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大学时代也是人生中的发展关键期和转折期,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消除大学生角色的不适应或错位现象,实现在校大学生角色归位,实为当代社会转型的重要课题。
[1]刘吉发.政治实践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广义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懂得感恩是立世之本[N].江南都市报,2007-11-19.
[5]伍俊斌.公民社会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赵小群.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