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 刘志学
目前,医患关系依然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而且有矛盾日益严重之势。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副主委、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孙丰源教授长期关注我国医患矛盾频发的社会现实, 在履职过程中,他对此做了大量调研工作。
2015 年3 月6 日下午, 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议间隙,记者赶至政协委员驻地,就这一话题对他做了深入采访。 在采访中,孙丰源教授向记者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采访一开始,孙丰源教授便直奔主题:“医患矛盾不仅是医生与患者关系的问题,还是社会许多问题在医患问题上的反应。我们应将这个问题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分析。我历来认为,医患纠纷的产生,既有医疗体制内的因素,也有医疗体制外的因素。 它主要表现在社会、医方、患方三大方面……”
孙丰源委员出席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
“首先来看一下社会因素。”孙丰源教授分析说,“经过长期调研后我认为,产生医患矛盾的社会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家医疗体制相对滞后。当前我们的医疗体制尚处于转型期,因而就受制于体制弊端。国家医疗卫生应属于公益性保障体制,但我国人口众多,政府资金有限,对医疗投入严重不足,于是‘商品式’医患关系便应运而生,这是医患矛盾的核心所在。医院为了生存、发展,想方设法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加之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医疗服务收费挂钩及各种经济指标考核形成的压力扭曲了医疗行为;而患者则希望少花钱看好病,于是医患矛盾就此产生。第二是我们的医疗市场机制不健全,就医无序。 由于当前我们尚缺乏全民科学就医指导流程的基本框架,使得患者大量涌向大城市和大医院,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清锅冷灶。 第三,药价虚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中包括各种药品招标、流通环节等原因导致的药价虚高问题。第四是媒体导向所产生的副作用。社会舆论和媒体报道在宣传医疗纠纷时常有意无意地倾向于同情患者,经常忽略对医疗常规和医疗规范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五是目前我们还缺乏完整的医疗纠纷法制。 医疗法制的不健全,导致职业‘医闹’的出现,使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起来。 ”
谈完这些之后,孙丰源教授接着说:“来自医方的诸多因素,也不能忽视。 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医院的政策导向问题。医院管理制度的时代局限性和‘利益性’,致使多数医院都制定不同的 ‘创收’ 制度与名目繁多的‘奖罚’制度。 于是,医院的公益性便逐渐淡化,进而出现小病大治、过度医疗等不良现象。直接后果就是医生的伟大和崇高形象在百姓心中大打折扣。 第二点是当前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差距过大。 我国现行的是三级医院制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 目前各级医院的人员、设备有较大的差异,医疗水平差别较大。 第三, 由于医患纠纷频发, 致使很多医生为了防范医疗纠纷,往往过分谨慎行医,过分检查、用药、治疗,这也无形中加重了患者负担。 第四就是个别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 缺少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对病历书写及相关医疗文书的记录不重视,自身行为不规范,不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应享有的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利。 另外,个别人拿回扣、红包之歪风,也让医护人员的信誉严重受损。第五是一些医务人员缺少正确的沟通技巧。 如果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可大大增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和依赖性, 即使医疗过程或结果不是很理想, 患者家属也容易理解;反之,就极易引发医患矛盾。 最后就是一些医疗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往往抱着 ‘息事宁人’的态度对待医患纠纷,这也无形中助长了‘医闹’的产生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患方的因素! ”孙丰源加重语气说,“在医患矛盾中,来自患方的因素可以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患者的期望值过高。由于患者对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 对治疗有很高的期望值。 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就单方面认为医方未尽心尽职, 进而要求医方承担责任。 特别是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时, 患者家属往往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甚至引发纠纷,使医方无奈。 第二是在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病人花了钱, 而疾病却未达到预期疗效,从而引发纠纷。 第三是由于患者缺乏医学常识, 对医方产生误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和治疗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而实际上,目前有些疾病是无法预测和根本治愈的。 但患者却认为这是应该的, 否则一定是医方的责任。 最后就是个别人法律意识的淡漠。患方维权意识虽普遍增强, 但个别人却不依法行事,从而引发‘医闹’问题;或有个别患者想着少花钱看好病,或看完病后再从医院‘捞一笔’,获取不正当利益……”
事实上,由于医疗卫生属于高风险、高技术性行业,从某种角度讲, 医患纠纷似乎是 “不易避免的”。“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去加以改善、给予缓解。”孙丰源教授说。
在分析完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三大因素”之后,孙丰源说,他今年带来了一份有关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提案。 他在这份提案中建议——
一要尽快建立政府公益化医疗救助体系。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就必须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基本性质,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和政府应在此方面加大投入, 树立国家医疗体制好机制、好形象。这要求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医疗保障、 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大病救助制度等。
二要完善医疗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公民就医流程的基本框架,引导患者小病在社区、乡镇,一般疾病在二级医院,重大疑难疾病到三级医院的有序就医方式。如试行在某些医疗机构只接受转诊病人,加大不同医院收费档次,尽快提高中下级医院医疗水平等。落实三级医院间联网制、相互转诊制、三级医院医师定期下社区,社区医师定期到三级医院进修,形成有序的良性循环, 使公民能享受到就近就医,科学有序的医疗服务。
三要依法、 依规严格管理医院,从源头规范医疗机构的从业行为。 完善各级医院的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依法保护医生和患者的合法权益与利益。
四是加强自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是加强药品降价及监管,进一步探讨破除“以药养医”后的补偿机制, 使其机制真正落实到实处。加强对医疗服务市场和医药器械供销市场每个环节的监管和监督。 政府应尽快出台使用“廉价药物”的保障制度,确保百姓能用得上放心的廉价药。
六是进一步规范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 各种媒体是弘扬正气,揭露丑恶的天使,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但是,医患矛盾相对复杂,特别是媒体的记者初步接触“事件”,往往视患方为弱势,于是同情心也往往趋向于患者,从而形成不甚切合实际的印象或判断,这可能成为加重医患矛盾的催化剂。 因此,要规范媒体的工作程序,在报道前要充分了解和澄清,还“事件”于真相,避免因工作不慎或猎奇心理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采访到最后,孙丰源教授强调说:“当前的社会现实是,某些医患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和理解,甚至相互防范, 致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矛盾日趋激化;而缓解医患矛盾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单靠医、患乃至政府相关部门任何一方,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我们也必须乐观地看到, 随着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今后医患矛盾走向缓和、并最终构建起医患双方的和谐关系,我还是充满信心的……”
专家简介
孙丰源,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 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系天津市政府授衔眼科专家,中华眼科学会委员,中华肿瘤学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内窥镜专业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国超声医学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天津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等10 余杂志编委, 亚太眼眶、眼整形学会理事,海外留学生欧美同学会理事,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眼眶中心客座教授,北京朝阳医院客座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第十届、十一届副主任委员。从事眼肿瘤、眼眶病临床工作近30 年,曾在日本、荷兰工作和学习,已诊治各种眼眶病近万例,发表论著80 余篇,主编(译)眼眶病等专著5 部, 参编相关著作及眼科全国统编教材等15 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 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 余名,培训眼眶病眼影像医生千余名。目前承担国际合作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 项,国家卫生部行业规范项目基金1 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市卫生局攻关项目2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