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
约旦和黎巴嫩,算是如今中东比较富有、比较安定的国家,消费水平之高让我这个背包客有些捉襟见肘。不同于埃及金字塔带给你无法喘息的震撼感,这片土地上有无数壮美的平原、恢弘的古罗马遗址以及迷人的地中海景致,行走其中,有时我竟然有些忧伤。
佩特拉:紫色的玫瑰
从埃及过境到约旦时,大雪漫天,汽车行驶在能见度不到10米的公路上,我在心里默默祈祷着。这一切,只是为了能见到那座沙漠中的神秘之城——佩特拉。
佩特拉位于约旦南部,距离首都安曼有260公里之遥。这里是电影《印第安纳琼斯》(又名《夺宝奇兵》)和《变形金刚2》的取景之处,因其神秘的玫瑰色岩石,被推举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佩特拉古城依山而建,与周围景色有一种相融的和谐感。这里曾经是古罗马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剧场、阶梯、公共浴室等。可是随着阿拉伯人逐渐打通南北水路,它与红海的地位此消彼长,渐渐成了一座被遗忘的死城。
直到18世纪,佩特拉才被一位瑞士探险家发现。那紫色玫瑰般的艳丽,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参观。或许今日的佩特拉有些嘈杂,可是当你看到峡谷的缝隙中突然出现“藏宝库”(The Treasury)的那一瞬间,依然会心跳加速。
如果埃及人是墓室内部的修缮高手,那么约旦的佩特拉人就是装修墓室外表的精工巧匠,他们修葺的每一座皇室墓室都显得壮阔无比。最精彩的部分是从“佩特拉中心城”(Petra Central City)到修道院(Monastery)的这段路,峡谷间不断变化的岩石形状和无限延伸的玫瑰色线条,会让你忘记登山时沉重的呼吸。
当修道院出现在你面前时,天空中只有盘旋的老鹰,陆地上只有犯困的驴子,眼前的这一切会让你发出无数的赞叹。随意登上一处高地,望着远处的巴勒斯坦平原,壮观无比。而这里也被约旦人富有诗意地取名为“世界的尽头”。
戈兰高地:动容的瞬间
在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罗马遗址,它们向世人诉说着历史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故事。比如约旦北部的罗马古城杰拉什(Jerash),它的确很吸引眼球,置身其中,仿佛依然能听到昔日罗马帝国嘹亮的号角声。
可是在约旦的日子,最打动我的还是一路乘坐着当地交通工具,换乘无数次巴士,在善良热心的当地人的指引下,来到了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到达的Umm Quays。在那里当我第一眼见到戈兰高地时,当这片广袤的原野在我面前延伸开来时,我兴奋不已,一路的艰辛和“未知世界”的精彩混合起来,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部,约旦河谷地东侧,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块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被以色列人占据了1200平方公里,直到如今还偶尔爆发战事。
以色列在这片土地上用设立定居点的方式不断巩固着自己的存在,而叙利亚只能默默而不甘地接受这个现实。路上碰到两个中年人,聊天时,我突然问道:“什么时候这片土地能还给叙利亚?”他们打趣说,那要由武器来决定了。我很无奈,眼前的美景似乎也流露出一丝酸楚。
原本在这片土地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和睦地相处着,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为政客们的操弄,这里战火不断,冲突不断。我有时候真是不愿意多想这些。
而戈兰高地依然壮美如画卷,倔强地展现给世人,或许它在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
贝鲁特:繁华背后的弹孔
进入黎巴嫩,仿佛从中东跳入另外一个世界:硕大的英文广告牌,世界知名品牌的店面,数不清的宝马奔驰,面朝大海的一座座现代化楼宇……让我有一丝时空错乱的感觉。然而一群高楼中突然出现了一座满是弹孔的废墟般的大楼,又提醒着人们这里原来曾经历过怎样的动乱与战火。
如今的贝鲁特(Beirut),有着“中东巴黎”的美誉,处处可感受到惬意的生活气息。走在地中海沿海的大道,与散步的一家人、时尚的青年男女次第擦肩而过,一直走到那标志性的鸽子岩。日落时分色彩变幻的鸽子岩,在地中海温柔的潮水中散发着迷人的绚烂。
黎巴嫩国土面积不大,不过两小时便可以从雪山来到地中海,一天之中可以经历四季——当地人骄傲地告诉我。从贝鲁特北上来到贝比鲁斯(Byblos), 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法式风情的地中海小镇,海浪拍打岩石,小孩在海边嬉戏,蔚蓝的天空拥抱湛蓝的海水,让人不舍离去。
而我南下来到靠近以色列的提尔(Tyre),见到的则是无数标有联合国旗帜的车辆和残破的楼宇。这里有许多巴勒斯坦难民营区,我小心翼翼地试图接近,却感觉永远无法到达。最后我跳上一辆巴士,逃离这里,逃离一种无法名状的压抑。
我闭上眼睛沉沉睡去,睡梦里全是丰美壮丽的风景。而悲伤却不知为何,悄悄钻进了我的心房。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