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晚期乳腺癌及术后复发性乳腺癌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2015-03-31 05:39陈珂
医学信息 2015年5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

陈珂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晚期乳腺癌及术后复发性乳腺癌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抽选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5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观察组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治疗是一种较为简单、便捷、安全的治疗方法,对晚期乳腺癌及术后复发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动脉晚灌注化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并发概率,令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可用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术后复发性乳腺癌;介入治疗;动脉灌注化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一般是以外科手术为主,以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为辅[1]。其中,晚期乳腺癌及术后复发性乳腺癌的治疗较为复杂、困难,而且有些患者并不适合做手术治疗,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我院选择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治疗。笔者就晚期乳腺癌及术后复发性乳腺癌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做了研究,效果明显,具体流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抽选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为(46.7±5.4)岁;其中,1例伴有肝内转移、4例晚期未手术患者、11例术后复发患者,复发时间在7个月~2年;左侧5例,右侧7例,双侧3例。观察组:15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为(47.3±5.5)岁;其中,6例晚期未手术患者、9例术后复发患者,复发时间在6个月~2.2年;左侧4例,右侧6例,双侧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研究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常规治疗。

1.2.2观察组 采取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在患者的股动脉取穿刺点,并以Seldinger技术进行插管,将导管的尖端置于患者左边或右边的锁骨下动脉或者是腋动脉、胸廓内动脉,利用造影机进行血管造影[1]。注射造影剂时要注意将注射速率控制在每秒6~8ml,总注射量为20~30ml。如果要对患者进行胸廓内动脉造影或者是腋动脉分支造影,医护人员则需要采取手推,总量在10ml左右。所需要的几种化疗药物分别为:750~1250mg的5-Fu、60~100mg的顺铂、16~20mg的丝裂霉素、40~60mg的表阿霉素、300~1000mg的环磷酰胺等[2]。药物灌注前医护人员需在患者的上臂包扎一个止血袖带,且需将袖带的压力保持在收缩压以上。15min内医护人员需将药物灌输完毕,然后先将止血袖带摘下,其次是拔管以及加压包扎。患者采取平卧的体位卧床休息12h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水化、抗炎以及支持的治疗,并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尿量,每隔3~4w可对患者进行一次介入治疗。

1.3疗效判定 ①根据患者的病灶消除情况来评定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改变、疾病加重。②密切观察患者,将患者的不良反应详细记录下来。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占13.3%,部分缓解6例,占40.0%,无改变4例,占26.7%,疾病加重3例,占20.0%,有效率为53.3%;观察组完全缓解5例,占33.3%,部分缓解7例,占46.7%,无改变2例,占13.3%,疾病加重1例,占6.7%,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2。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40.0%,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2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对晚期乳腺癌以及术后复发性乳腺癌患者来说,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是这些都是静脉化疗,而本次实验中,观察组的患者均采用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来进行介入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报告指出,用表阿霉素、环磷酰胺以及5-FU等药物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血药高峰浓度有关[3]。研究表明,用于静脉化疗的同等量药物经过动脉灌注进入血液后,血药的浓度会大幅度上涨,甚至可能会提高到10倍以上[4]。

乳腺癌是一种对化疗药物较为敏感的肿瘤[5],而局部动脉晚灌注化疗可增加肿瘤药物的抗癌作用,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晚期乳腺癌的病灶以及其复发转移病灶血供较为复杂,因而患者通常有很多条供血动脉,这种情况下要想确定患者的供血动脉,对患者采取锁骨下动脉造影就显得很有必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的化疗药物的灌注更具针对性。

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有效率为5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观察组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可以看出,介入治疗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且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是一种较为简单、便捷、安全的治疗方法,对晚期乳腺癌及术后复发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动脉晚灌注化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并发概率,令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可用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岳振东,刘福全.晚期乳腺癌及复发性乳腺癌的介入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8(2):110~111.

[2]汪志良,范晔,曹军等.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的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004,13(2)147~149.

[3]Carl Blomqvist,Inkeri Elomaa,Pentti Rissanen,et al.FEC monthly versus FEC weekly in metastaic breast cancer[J].Acta Oncolog,1992,31(2):231.

[4]李麟荪主编.临床介入治疗学[M].第1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

[5]An M,Matsumoto Y,Kishi T,et al.Intra-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for unresectable or recurrent breast cancer[J].Gan To Kagaku Ryoho,1998,25:1330-1332.

编辑/王海静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
急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