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聂红
摘要:婴儿患者的心理行为长期被忽视。我们总结了200例住院婴幼儿患儿的心理护理经验,并与其他没有实行心理护理的婴儿做对比,发现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婴幼儿的夜醒,治疗时哭闹,屏气发作,吮指等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婴儿;心理护理
新生儿自出生后即出现各种行为能力,主要表现在视觉、听觉、嗅觉,习惯形成和成人相互作用5个方面。新生儿的心理行为自出生后即已产生。新生儿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尚不完善,对植物神经和情绪活动的调节能力亦较弱,临床上各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较为常见,且可十分突出[1]。举个例子:很多婴儿受到惊吓以后就会生病,比如发热,呕吐,腹泻,抽搐等症状,都提示婴幼儿心理行为的存在。如果婴幼儿患者心理护理做好,可以能显著改善婴幼儿的夜醒,治疗时哭闹,屏气发作,吮指等情况的发生。减少婴儿以及未来发生各种心理情绪行为异常,比如嗜异症,遗尿症,各种语言障碍,癔病等情况的发生。
住院婴儿患者的心理护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在环境因素,护理行为以及家属指导3个方面,我们总结了200例住院婴幼儿患儿的心理护理经验,并与其他没有实行心理护理的婴儿做对比,发现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婴幼儿的夜醒,治疗时哭闹,屏气发作,吮指等情况的发生。经过本研究表明,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能改善婴儿的心理素质,克服婴幼儿对医疗的恐惧感,对婴儿的心理发育有深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婴儿期婴儿,均为6~12个月大小婴儿,男婴112例,女婴88例,所有婴儿均为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住院期为7~10d。
1.2方法 对照组200例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
1.2.1"视线对合"沟通 护士作为专业人员,其与婴儿的沟通方法有千千万万种,但是"视线对合"方法以其简单有效等特点,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其作为护士与婴儿沟通的基本方法之一。具体做法则是由护士温柔的将吵闹不安的婴儿抱在怀中,让婴儿的视线与护士的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使护士与婴儿眼睛的视线对合。这是,护士用温柔的目光,和蔼的表情,将女性特有的慈爱和真诚通过眼神传输给婴儿,婴儿在其温柔的注视中仿佛能感应到护士人员的真诚与善意,便会渐渐安静下来。我科自1997年建立整体护理模式病房以来,不仅在硬件设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与进步,也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和观察婴儿,通过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与婴儿长期的交流,发现,对于哭闹不止,躁动不安的婴儿,护士如果直接呼唤他的名字,他仍然会哭闹不安,但是,如果护士改变方式,将脸贴近他一些,并温情地看着他,只要他也用眼睛看着护士,在四只眼睛对视的时候,他就开始渐渐安静下来。相反,如果护士与婴儿的视线没有发生对合,那么婴儿对护士的靠近以及温情的目光就会没有反应,继续哭闹不止。
1.2.2主动与婴儿进行语言交流 婴儿的语言功能尚不健全,无法与成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但是切不可因此而忽视了与婴儿的语言沟通,即使其还不会说,但是其可以感受得到护士或者亲人在与其沟通时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到婴儿心理健康的发展。能够利用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我科在对婴儿安排相应的护士时,尽量安排固定的护士对患儿进行连续、全面地护理,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但经常采用拥抱、抚摸等形式给予患儿身体上的接触,而且经常给婴儿讲话。护士在与婴儿进行交流时,要做到语速缓慢、语调柔和。对于3个月大的婴儿,护士在逗他时,其已能在心情高兴时自发地发出"咿"、"呀"、"啊"等之类答应声。通过语言沟通的方式既能促进护婴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护婴之间的感情,又能促进婴儿发音器官的发育。
1.2.3用游戏动作进行体态沟通 人与人之间通过多多的交流可以变得更加亲近,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与婴儿的相处,婴儿尚且不懂得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此情况下,做游戏则是一个能与婴儿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其高兴,与其建立亲近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观察婴儿反应,了解其心理状态,从而寻找到更好的与其相处的方式。儿科心理学家在进行大量研究与分析之后,提出了如下理论,婴儿在出生后的6个月以内是心理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按孩子的月龄、出生轻重安排较适合的游戏给予各种婴幼儿专用声光玩具。每天早上及下午分别花1h左右时间与患儿一起玩游戏,给予安抚,并与家长一起照顾患儿生活,一起陪患儿玩耍并指导家属育婴经验。
1.2.4抚触沟通 抚触是护士与婴儿进行的一种较为直接的沟通方式,有时护士可以通过温柔抚触与婴儿迅速建立起亲切友好的关系,得到婴儿的信任,然而对于一些抵触心强烈的婴儿而言,随意的抚触,则会让他们更加不安,从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姐股票。因而抚触虽说是护士与婴儿之间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却是容易被忽视的方式。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当护士用手指轻轻抚摸婴儿的嘴角时,婴儿会很开心地笑,当婴儿在睡觉前总是哭闹不止,不愿入睡时,护士用手轻轻抚摸其额头会让其渐渐安静下来,并进入梦乡,当婴儿从睡中突然惊醒并且大哭时,护士在床旁轻轻拍其手臂并伏在其耳边轻声安慰,婴儿会渐渐回复到安稳状态,再度睡着。护士在抚触婴儿时,有一点一定要切记,即手要温暖,尤其是在天气寒冷时,更应该注意。同时需要谨记抚触时的动作要轻柔,并且适时配合柔和的语言辅助,这样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2 结果
治疗组在婴儿夜醒,治疗时哭闹,屏气发作,吮指等方面均较治疗组明显减少,远期随访治疗组患儿活泼性较对照组强。所有统计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自出生后即出现各种行为能力,主要表现在视觉、听觉、嗅觉,习惯形成和成人相互作用5个方面。新生儿的心理行为自出生后即已产生。新生儿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尚不完善,对植物神经和情绪活动的调节能力亦较弱,临床上各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较为常见,且可十分突出。住院婴儿患者由于对医疗的恐惧,容易出现夜醒,治疗时哭闹,屏气发作,吮指等症状的发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心理发育[2]。
通过研究分析相关资料,总结众多临床实践的案例,从而证明了婴儿的心理护理是儿科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婴儿的心理护理工作,对于推动儿科整体护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护士只有及时准确的发现并了解婴儿的心理需求以及心理变化,适时运用视觉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等与婴儿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安抚其状态,舒缓其情绪,使其放松,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婴儿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加快婴儿的疾病康复,从而保障婴儿的身体健康,对婴儿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我们在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上,采用房间布置采用彩色化,卡通化,并有各种婴幼儿声光玩具。护理行为主要与对照组的区别是每天早上下午分别花1h左右与患儿一起玩游戏与安抚,并与家长一起照顾患儿生活并指导家属育婴经验。经过本研究表明,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能改善婴儿的心理素质,克服婴幼儿对医疗的恐惧感,对婴儿的心理发育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对婴幼儿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有表浅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研究工作还是比较粗糙,样本采集还不够规范。希望本研究能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共鸣以及更为专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07.
[2]张琪,许积德.婴儿行为与气质关系的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1997,3:121.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