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艺圈涉腐看腐败生态链

2015-03-31 18:27刘海明
检察风云 2015年4期
关键词:原罪字画高雅

刘海明

基督教的“原罪说”,让信徒坚信自己与生俱来就是“罪身”。人活在世,就要赎罪。原罪说看似滑稽,其实包含着许多向善论的成分,所以这种学说虽无法证实却不乏践行者。没有原罪的人尚且愿意承认自己有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则失去了日常性自省的机会。缺乏自省,自傲自然容易兴风作浪。

在现实生活中,凡是和钱权距离近的行业,放纵自己的概率也就相应增加。政府部门不是商场,更非印钞厂,按说官员的贪腐属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才是。“反腐大扫荡”超过两个年头,战果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腐涉及的面在逐渐扩大,不得不让人们思考腐败的生态链究竟有多长了。

最近中纪委扩大了调查范围,将著名书法家和音乐家等文艺圈人员也划入调查对象。因为文艺圈人员利用与喜爱收藏字画的高官的私人关系,为行贿商人和官员提供了方便。

腐败的主体是人,客体则是物(包括权色交易)。世界由万物组成,但凡值钱的东西,大抵都可以成为腐败的对象。如此说来,贪腐链条就不是线性的,而是像人体的毛细血管那样,呈现多维的特征。字画和演唱会,因为可以用金钱计量,最终成为腐败生态链的一环,也就不奇怪了。

书法和音乐,它们本属于高雅艺术,地道的精神产品。精神产品,按说是无价的东西。无价的东西,才可能散发出其独特的永恒魅力。这种魅力的获得,关键看谁是它们的使用者。高雅艺术和世俗中间隔着一道墙,这道墙虽不至于不可逾越,也绝非可以轻易翻越过去。有趣的是,人性虚伪的一面,促使某些人喜欢附庸风雅。在我看来,靠多年打拼进入官场的人,不该有太多的闲情雅致去享受高雅艺术。不是他们没有鉴赏的能力,而是自己的旨趣不在艺术,在于解决社会问题。吊诡的是,时下本该以思考民生问题、解决民生为己任的官员,不但没有解决多少民生问题,一些人自己反倒成了社会问题的制造者,比如,疯狂地“附庸风雅”。如果不是这样,反腐败就不至于经年“扫荡”都没法结束了。制造社会问题的人,大约不配是高雅艺术的真正消费者。

现在,字画被标注到了天价,演唱会的出场费也变成了天文数字,究竟是谁扭曲了中国的高雅艺术,看看中纪委的反腐新动向大抵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如果书法作品和演唱会只是被动被官员相中,纯粹被行贿者购买用以行贿官员,按说书法家和歌手就不存在承担法律责任之说。书法家和音乐家通过私人关系涉腐,表明文艺圈的某些人已经不是单纯的艺术生产者,还是腐败的掮客甚至是贪腐链条上的“棋子”,问题就比较严重了。究其原因,字画可以一般,歌唱得可以平平,只要向权力献媚,得到官员的赏识,自然就有人把这些书法家和音乐家当做联络官员的中介。这样,风光过后也难逃被查处的下场。

保持艺术的纯洁和高贵,需要我们的艺人怀有基本的职业操守。没有艺德,最终沦为权力的婢女,成为贪腐的媒介甚至道具,既亵渎了艺术,也触犯了法律,这样的双重作恶,买单的又是谁呢?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原罪字画高雅
张姝钰、高雅萍作品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组字画
考眼力
文化惠民让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生活
阿奎那关于原罪的实在论解析
《年轻的布朗先生》:对信仰的批判与坚持
古旧纸本字画孳生霉斑的鉴定
完美 品味高雅
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