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复合因子排列前三的期刊近十年关于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出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文献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和历史分析法等。其主要研究趋势包括针对某一项目开展情况分析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效果分析等。其主要发展趋势主要是从教材中心到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质中心发展到以学生的健康为最终落脚点等。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课程 课程标准 评价体系 健康第一
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包括:内容、目标和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中、小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而学校体育在改善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上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体育课程的开展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方向。从历史研究来看,主流的三大理论包括:儿童中心论,行为目标论和人本主义论。
本文所研究的17篇论文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研究:1.针对某一项目深入研究或在中小学中的开展现状;2.对新课标实施效果及历史回顾;3.国内外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及比较。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的意义与实施策略》和《回归武术之本真——从技术取向再论我国中小学武术课程设计》等三篇文章写到了目前最有争议的两大领域“运动技能”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近百年的体育课程目标中,一直在这两大目标领域之间摇摆,儿童中心论,行为目标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当时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体育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排名前三的期刊以课程为主题搜索,整理出近十年有关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文章,《体育科学》4篇,《中国体育科技》3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0篇,共17篇。对这17篇论文进行分析研究。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体育作为学校课程,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四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中小学体育作为一门每学期不多于60课时的课程,实现四个领域的目标实属困难,使得很多人在新课标的实施上存在偏颇。
(二)思辨研究主要是笔者自身的实践感悟,主观能动性较强,缺乏实证研究的有理有据。同时,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多需要考察当时产生背景,笔者往往容易断章取义,使得历史资料分析容易形成不当理论。
(三)武术运动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载体,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应有其自身独特的技术特点。要想武术项目在中小学中得到良性发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在教材上应该淡化套路提倡攻防为原则,打破原有模式,建立新的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体系,在教师方面应该通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必备素质,建立良好的考核、监督评估和表彰奖励机制。在学生方面要以民族精神、新型教材、教师魅力等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成绩评价一直是热点和难点问题。学习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健康第一”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标评价内容从过去的“四合一”考核体系,发展为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领域的评价。但该评价体系各目标之间存在叠加,目标设置不易与实际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在自评时很难准确反映自己的水平,同学互评的真实性也有待验证,同时新课标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的评价难以量化。
(五)《课程标准》提出了4个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但一线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精神理解不深,使得新课标在实施上存在一定问题。
(六)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借鉴过前苏联、日本、美国,但是每次借鉴所引起的改革总是差强人意,主要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相适应的体育课程模式自然不同,若不考虑到实际情况,一定会引起诸多问题。
三、结语
体育课程目标的四个领域之间存在交叉,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要切合实际。
心理健康(含社会适应)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自信心。而这些都是个人基本素质中的核心要素,也是体育教学中能够明显改善的心理健康内容。运动技能评定和身体健康评定都需要用进步度来衡量。新课标强调的是发展性评价,评价要体现可操作性、简单易行和可量化性。
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仍然是目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学校领导重视是完成技能领域目标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体育师资的培训,不仅是宣传新课程的有力途径,更是为一线教师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创造有力条件。只有一线教师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方针,才能在之后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实施和发挥。
美国概念体育强调通过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并养成科学健身的习惯,该理念的教学效果显著,现已成为美国主流的体育课程模式,其开发的教材成为许多地区的体育教科书。当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总结和反思阶段,寻求“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思想在体育课程中最大化地发挥作用是,美国概念体育的经验值得借鉴,但借鉴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本土化情况,不能生搬硬套,一板一眼采用美國模式,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改正和完善,逐渐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