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思考

2015-03-31 19:19王盼盼贺晓亮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进校园民族心理

王盼盼,贺晓亮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思考

王盼盼,贺晓亮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旨在使学生个体形成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初中阶段作为个体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至关重要。作为初中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部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其形式与实质却难以统一,这对学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有负面影响,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失衡以及家庭、社区教育的缺失。因此学校教育须明确定位;引导家庭、社区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民族文化教育;民族文化进校园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序言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饶的力量源泉。”[1]可见民族文化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价值,但民族文化建设须建立在个体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个体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又必然要求其具备相应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所谓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被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称为“民族精神”,又被中国美学家李泽厚称为“民族智慧”,即“民族历史地形成的生存条件的内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在民族心理中凝结沉淀,是由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所塑造和陶冶而成的共同的基本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致思途径和价值观念诸方面所组成的有机的总体结构”[2]。简单说即为个体人生态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一旦形成,便具有强固稳定性。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路径自然需要承担起塑造学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任。纲要中强调学校应丰富民族文化的传承形式,为响应纲要精神,“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成为民族文化教育的新兴形式。然而目前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多流于形式,阻碍处于关键期的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发展,最终难以形成个体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因此,探究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对初中生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尤为必要。

1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现实表现——形式与实质脱节

不仅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之基,同时面对逐日增加的世界一体化程度,人们愈加需要形成正确的文化批判意识,正如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曾指出:“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3]因此,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往学校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主要是依托于国家课程,凭借课本知识传授,由于升学压力,教师偏重升学所需技巧知识,忽视民族文化价值精髓,结果导致学生中难免出现盲目相信课本权威或是缺乏兴趣者。为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形式,吸引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特引进“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活动形式。

但是“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多侧重传承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诸如舞蹈、手工等,而个体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关键在于形成合理的情感认知,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只能作为感悟民族文化价值精髓途径之一。正如著名文化学者殷海光指出:“一个壶并非文化——所谓文化者乃在器物背后的观念。而祈祷和礼仪只不过是一个文化观念之可见及的表现方式而已。”[4]因此,要真正促进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需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达到形式与实质的深度统一。

目前在部分地区,由于初中学校教育倾向单一追求升学率、课程设置单一化、基础设施仅为升学服务,更加由于教师欠缺相关基本知识等诸多现实困难,“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也多是应付上级检查,偶尔请当地居民进行教授,于是活动多流于形式。即便是相对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一些学校,却限于自身的认识能力以及客观能力不足,无法改进自身教育不足。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未能带给学生深度的文化反思,这一点不仅得到学界的承认,也在笔者实地调研中得到证实。塑造民族文化心理结构需要个体形成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活动流于形式便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理性思考及价值认同。

2 流于形式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学生参与认同民族文化价值精髓,然而流于形式的活动无法使学生明白其中价值精髓,导致中学生在其关键期难以形成正确的文化心理结构,对于民族而言则无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

2.1 个体难以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民族文化传承即各种文化要素的传承,包涵行为传承、语言传承、器物传承及心理传承等,其中心理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中最稳定、最持久、最核心的传承要素。究其原因:首先,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心理传承往往表现为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构成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5]。其次,心理传承限制其他各种文化要素的传承。对学生个体而言,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是终生持续的过程,但又有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尤其以中学阶段的影响最为重要,个体能否形成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是个体民族文化适应成败的关键。“正如傅玄在《正心篇》中所说:‘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心者,神明之主,万物之统也。’傅玄所说的‘心’,即指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只有具有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才能‘立德’、正身,才能使个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6]而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不仅展现出学校培养目标失衡,更带给学生错误的引导——民族文化毫无价值,使得学生对民族文化形成抵制情绪,最终难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2.2 阻碍民族文化建设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书中提出“轴心”理论,“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等地区,发生了‘哲学的突破’。他将这一时期称为历史的‘轴心’,同时指出,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改变成为人类思考与创造的依靠,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7]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不仅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价值,还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中也存在糟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7]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文化既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根基源泉,也是理解当今世界文化差异的“钥匙”。文化建设要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不间断地“温故而知新”。民族中的个体若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自觉,当代文化建设也会成为无根之浮萍,还会对本民族的文化情感、文化记忆和文化习惯产生排斥情绪,最终阻碍民族文化顺利健康地发展。

3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流于形式的原因探析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流于形式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失衡,以及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缺失。

3.1 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失衡

首先,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依旧非常明显,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局限于追求升学率,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仅仅依托于国家课程,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认同。同时民族文化教育途径单一,导致学生、教师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容易形成对教材的盲目迷信。而且由于培养目标的失衡,教师偏重要求应试能力提升,至于学生的民族文化认知处于何种程度,则无暇顾及。正是学校培养目标失衡,学校中的基础设置、师资力量难以符合民族文化教育需要,以及导致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制度,“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流于应付检查。

其次,中考侧重考查学生对主流文化的理解,导致学校教育相对忽视对非主流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出现区域差别。当前一些学者在民族教育的发展上过分强调单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忽视教育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关系以及多民族学生群体之间的民族文化交流。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应建立在对中华民族多元民族文化的认知基础之上。否则,学生对非主流文化的了解难免道听途说,形成错误认知和刻板印象,最终难以塑造正确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而且,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被动式的接受与自身对现状改变的预期一旦达不到最起码的维持,便转化为对主流文化的敌视与抗争,这也无助于学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正确塑造。

3.2 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成分相对于学校教育则更重要。“祭司、长者、家长及周围居民等通过寺庙、市场、村寨、文化站、民间艺人文化室和社区学习中心等场所,通过诞礼、成年礼、婚礼、丧葬仪礼、宗教仪式等以‘濡化’的方式对年轻一代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在濡化过程中,祭司、长者等利用仪式和宗教等方式将民族文化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有意识无意识地传递给年轻一代,使其形成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8]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众传媒的影响、社会组织结构的改变,社区和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逐渐弱化。尤其是 “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导致子女过早离开家庭,缺少“濡化”方式的影响。家庭和社区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无助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

4 措施与对策

面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种种困境,笔者提出以下改善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学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正确塑造。

4.1 学校教育明确培养目标定位

学校教育只有明确目标定位,才能促进教育工作者更新理念,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第一,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学生由于亚文化影响有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主流文化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得到重点关注,初中学校教育应明确目标定位,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对于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也应适当将其引进。对于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引进,应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尤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增加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性。第二,调整课程设置,转变教师教育方法。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依托国家课程,也要依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初中应该加强三级课程的合理设置,同时鼓励教师转变教育方法。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可谓方法层面的转变,这一点弗莱雷的批判教学理论对教师的文化教育方法转变会有积极的启示。

4.2 引导家庭、社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社区应该担负起文化教育的重任,当地政府拨取适量经费支持当地在家民众利用休闲时间开展民族文化娱乐活动。尽管文化娱乐活动只是文化的外在形式表现,但日复一日的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同时,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家长的价值观念转换,加强民族文化教育。

[1] 《纲要》编写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2] 许苏民.民族文化心理素质是不同文化类型的基本内核—兼论中华民族现代化文化心理素质的建构[J].江汉论坛,1986(10):22-27.

[3]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4]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5] 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6] 肖丽秀.阐释传统文化 建构中学生个体文化心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1):121-122.

[7] 杨牧之.继承传统文化的立足点与着眼点[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6-18.

[8]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校对 游星雅)

20140729

王盼盼(1988-),女,河北藁城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G62

A

1674-5884(2015)02-0020-03

猜你喜欢
进校园民族心理
我们的民族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多元民族
优秀剧目进校园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