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管理类《国际商法》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5-03-31 16:05:00王丹丹
大众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商法案例教材

王丹丹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高职高专管理类《国际商法》教学改革与探索

王丹丹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随着我国加入WTO,在经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由“引进来”到“走出去”,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中,“讲规矩”在对外合作或对外贸易中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国际商法正是这些“规矩”的集中概括。作为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学生,虽然国际商法已经列为一门必修的课程,但受诸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国际商法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不足以将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学生“打造”成为一个懂“规矩”和守“规矩”的商务性人才。对此,文章从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现状、意义及其重要性出发,深入分析在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高职高专;国际商法;教学改革;建议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法治中国的积极推进,以及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增多,有关国际商事的法律、法规应用也更加广泛。熟悉国际商法的国际商务人才为我国众多的企业和频繁的国际商务运作急需。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学生对于《国际商法》的学习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对于一些基本观念、范畴、渊源等方面的了解,而是必须将其作为一项必备的技能来进行掌握。但就目前在国际商法的日常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国际商法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商法是国际贸易与商业往来的重要准则,也是国际贸易与商业一般性往来的法律依据,在国际商业领域对于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具有重大意义。实践证明,在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伴随着我国成为WTO的一员,我国能够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离不开国家商法在其开展国际合作及贸易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必备的知识或技能进行掌握,不仅给我国的前期粗犷型外贸发展给予了很好的帮助,更为我国进行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为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贸秩序,实现共同发展的提供了良好的框架与基础。

2 《国际商法》课程对学生的意义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一步的发展,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踏入社会后将与国际商法联系得日益密切。学习国际商法,利用国际商法的各种法律知识,不仅对发展我国对外合作和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提高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我国法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国际形势下,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必要条件。

3 国际商法的教学现状

虽然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将国际商法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但在教学目标、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目标性不强。教学目标就需要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是需要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学生日后的具体工作服务的,但从目前的教学目标设计上来看,多数是参照普通高校的教学大纲或目标来制定,其教学目标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大一致。二是其教学内容,因为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大多高职高专院校国际商法受章节篇幅限制、结构限制、课时限制等,更多的是从对概念的理解,法律渊源,作用及重要性对其进行说明,而在具体的法律条款应用,以及引导学生如何应用上明显显得不足,学生只不过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三是教材选择的随意性强。作为一般较为年轻的教师,受法律课程的枯燥性与严谨性的影响,对于法律类课程的教学是有一定压力的,而对教材如何进行编排就更是不敢轻易“造次”。但即便是高职高专类教材也是具有片面性的,还不能结合学生本身的专业。对此,一般教师就只管是高职高专类教材就行,只是选了一本书用于教学,而不是真正的教材。四是受对国际商法课程的认识与高职高专学生课时及在校学习时间的限制,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在 48个课时左右。既要对一个章节的概念进行说明并让学生理解,还要对其条款结合案例如何应用并巩固掌握就比较难了。

4 《国际商法》教学的有关探索及其建议

(1)明确细分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深入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将教学目标进行细分细化,必须明确通过国际商法的教学,学生要了解、理解和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目前,通常采用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实训和理论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到课率考勤评分,约占总分的15%。通过PPT制作演讲、合同撰写、案例分析等评分进行实训考核,约占总分 25%。期末理论考试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期末理论考试占总分的 60%。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不能仅仅是停留出勤加上布置几次作业和期末考试的解释、单选、多选、判断和简答等流于形式的答卷,而应该是一个章节一个章节技能性的并且关联性的考核。考核的指标要着眼于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学生日后的具体工作,而不能是对普通高校的机械参照。

(2)以“谋教材为主,选教材为辅”,克服“教材”的随意性强。作为授课教师,在接受授课任务后,首先要作的功课是所授课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从就业方向中找准授课的结合点、关键点,拟订教学框架,深入教师和学生中了解对教学框架设计的有关意见及建议,不断的进行修改和调整。在谋划好教材主要框架后,再选择一至两套教材作为有效补充,以弥补自拟教材或选用教材的片面性。

(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习《国际商法》的出发点是把它作为一个基本工具。因此,在《国际商法》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同学的日后工作实际需求以及其已有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眼前的“材”,还要考虑日后的“材”,合理设定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带动教学过后的实用性。以国际投资与国际货物买卖中谈判议事框架及容易出现的摩擦为中心,以侵权、代理、票据法、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和商事仲裁法,以保证学习本门课程过程中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并保证详略得当,突出技能掌握为重点。

(4)《国际商法》教学内容需与时俱进。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法律也不断的调整变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不注重新法的教授,一味的按照课本的内容进行照本宣科,不利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关注时政动态,新公约新惯例的出台,关注本领域的新的实践及理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必须对新规则、前沿内容补充,如新合同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解读、使学生的知识随时更新,紧跟时代与经贸需要,也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5)教学形式多样化,丰富课堂内容。《国际商法》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案例表演、案例视频、小组讨论等。不同板块的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①传统讲授法。《国际商法》里面的基础性,抽象性的知识,可以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课本的一些需要理解的内容和知识点,需要教师先讲授。②案例分析法。在每章课前应设置课前案例,每个难点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上完课堂内容进行回答问题和总结。③观看多媒体视频。一些新的法规和规则网上有很多解读或案例,可以结合课堂内容,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增加新的知识点。④案例表演。教师主导安排,通过经典的案例,让学生想象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指导进行总结。⑤分小组进行PPT演讲。在《国际商法》的课程教学中引入分小组制作PPT并演讲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以5~7人为一组,选出组长负责组织开展活动。布置好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PT演示和讲解、并上交学习报告完成。任课老师结合各组学生的综合表现,予以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⑥让课堂“走出去”。教师主动和相关的企业联系,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投资型与外贸型企业,促进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深入企业了解有关涉及国际贸易类的成功及失败经验教训,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国际商业法律意识及国际商业风险意识。

(6)科学、合理的利用学生课堂与课外时间。受高职高专学生课时及在校学习时间的限制,国际商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但学习任务又是非常重的。对此,在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且科学、合理的利用学生课堂与课外时间,课堂教学时间要用得精,课外时间要用得细,特别是对一些案例的分析,尤其是关联性很强,涉及知识点较多的案例,如果学生不作好事先的预习,在课堂上进行宣读、分析、探讨的时间就会很长很长,且还难以达不到教学目标。

[1] 谢岚平.《国际商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0,(49):230-231.

[2] 马瑄.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08,10(9):51-53.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anagement class《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Along with our country joining the WTO, in the "made in China" to "created in China", from "introduction to" to "go out", a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rules" in foreign cooperation or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foreign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is the concentrated generalization of these "rules". A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major, although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has been listed as a compulsory course, but is affected by many aspects, for the current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is not enough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major "creating" becomes a keep understand "rules" and "rules" of business talents. To this, the author from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course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ce, the thorough analysi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The teaching reform; advice

G71

A

1008-1151(2015)04-0127-02

2015-03-12

王丹丹,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民商法方向。

猜你喜欢
商法案例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明股实债的税法规制思路——基于商法联动的视角
浅谈商法的变革与实践研究
辽宁经济(2017年12期)2018-01-19 02:34:09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韩国商法上关于认股权证(warrant)导入的议论动向
商事法论集(2016年2期)2016-06-27 07: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