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骝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提升高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质量研究
蔡晓骝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动画运动规律是动漫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提升高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质量,必须寻求市场对人才需求指向性,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贯穿于职业情境式项目教学中去。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多元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升与动漫产业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课程教学质量。
动画运动规律;教学质量;职业情境;动画表演
1.1高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动漫专业被亮“红牌”,这也是该专业连续多次被敲响警钟。”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然而,根据国内动漫企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及招聘信息,动漫专业人员的稀缺,却又是国内动漫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一方面是动漫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每年的毕业季,大批科班的动漫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动作,一毕业就失业,还有很多动漫专业的学生选择非动漫产业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动漫产业正在遭遇的人才困境,因为动漫专业人才的缺失影响到动漫产业的发展。专业培养和产业需求成逆反错位的趋势发展,这种现状是现实而无奈的。本文从提升高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质量这一课题来研究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质与量的敏感度和反应性,从而更好地提升与动漫产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教学质量。
1.2影响高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
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府宏观调控的不足,有市场经济自我调控的限制,还有一些历史原因。但是,高职动漫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不合理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而言,还存诸多问题,教学质量亟须提高。
动画运动规律是应用在动画角色上的法则,是艺术表现性和技术操作性综合应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科学性、艺术性、 技术性。是通过研究时间、间距、 速度和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处理好动画中动作的节奏与规律,在基本动作共性规律的基础上,完成角色动作的表现,进一步设计出更多符合角色个性化的动作,使得静态的画面在屏幕中更加鲜活、 更加生动。
(1)高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内容制定不完善
首先,拘泥于教材的章节体系,没有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或工作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其次,没有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重点关注常用内容;最后,教学内容与动漫产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设计人才相脱节,不能有效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动漫专业的兴趣,自然也就影响到了教学质量。
(2)高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首先,教学表达方式的单一,绘制过程枯燥乏味,缺乏分层次的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学方法仍然是教师注重单方面传授基本知识,学生死记硬背所谓的重点知识。教师夸夸其谈,学生默默无闻,课堂学习缺乏参与性、互动性;最后,学生在做作业时,动作都是固定模式化,缺乏创造思维,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教学成效不明显,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缓慢,最终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3)高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与动漫专业相关课程缺少有效衔接
课程衔接不够科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衔接,动漫角色设计与设计速写衔接、相关软件的应用没有更好的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内容不能通过实践进行及时的验证巩固,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之上举一反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行创造性学习,学 生不 能 把所学的运动规律运用到动漫创作中,不能学以致用。
(4)高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团体合作意识培养
首先,学校与动漫企业联系很少,学校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模糊不清,企业也不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校企团体合作意识不强,相互间缺乏沟通合作;其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动画教学的特殊性,片面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缺乏对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的训练,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团体合作意识;最后,部分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工作热情,社会责任心有所欠缺,学生团队合作不强。
(5)高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缺乏表演性
动画运动规律中表演教学不仅仅是为某些动作提供范本,有时更是帮助学生控制和估算动作时间的有效手段。表演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非常有帮助,动画运动规律离开或缺乏了想象,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和存在的意义。而在传统的《动画运动规律》表演教学中,学生只是掌握了的基本动作规律,他们的作品往往是以画为主,而不重视怎样给自己剧本中的角色赋予独特的性格动作。这样不仅缺少个性化运动表现,而且更缺乏角色动作的感情、性格、特点,导致创造的动画角色没有生命力。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现提出如下具体措施来提升高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质量。
2.1职业情境式项目教学
职业情境式项目教学:是以营造与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职业情境,从而真正主动地掌握企业项目所必备的技术知识和职业能力,突出以项目为核心的技术型人才培养特点,根据职业岗位技术能力要求,以“学习即工作” 思想观念引领课程教学内容。
相对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职业情境式项目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详尽、主动的学习方式,实现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在《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模拟创建一个与动漫企业相似的教学情境,以动漫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营造与动漫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企业职业情境,借鉴动漫企业的项目工作流程。教师依据学生在课程前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学生的兴趣特长、学生的表现运用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将学生划分成多个项目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工作任务。 通过这样的分组教学和训练,学生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并合作完成相关动漫企业项目任务。
通过职业情境式项目教学,动画制作组的学生就能根据企业项目设计出符合剧本的各种角色动作,这些动作不仅要建立在基本动作共性规律上,更要体现剧本中角色的性格特征。然后熟练运用各种动画软件,将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到软件中。这样,学生从被动进行动画训练的状态慢慢转化成主动进行动画创作的状态。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职业岗位,提高就业竞争力。
2.2动画表演式教学
“好的动作设计师能赋予动画片灵魂, 影片主角的性格能比较完善地表现出来每个动作设计师的功劳,他们是通过原画来表演。”
在学生作品中,角色动作生硬、乏味是作者没有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角色当中,也就是说,没有使角色“活”起来。在《动画运动规律》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来导入新课题,通过表演分析,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对有生命活力的动作直观理解,激发创意思维能力。通过对优秀动画片的具有鲜活动作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比如在讲授人物走路的运动规律这一章节时,首先让学生欣赏国内外优秀动画片中人物走路片段,逐帧分析动作;然后一边表演走路慢动作一边讲授理论知识;最后请学生代表一起体验走路慢动作和模仿表演孕妇、青年、老人等不同人群的走路姿态。学生通过多做表演,依靠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将自己的表演作为素材,准确地运用到角色的身体语言和表情的动画创作中,从而使动画角色更生动有趣,更人性化,提高表现力。动画不是盲目地去抄袭动作,也不是简单地运用动作捕捉或其他技术手段使角色动起来,而是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动画角色创作中去。
2.3互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实现了《动画运动规律》在教学上更加立体化、多元化,大大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从而摆脱了原有的单一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讲授《动画运动规律》四足动物走路这一章节,四足动物不像人物走路,四足动物有四条腿,而人只有两条腿,这样四足动物比起人走路就显得更加复杂些,同学们一时对四足动物走路状态摸不着头脑,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和双腿来模拟四足动物走路,告诉他们注意双手与双腿之间的前后位置,找到走路的节奏。通过在具体实践中互动,再讲解新的知识点,学生都领悟四足动物的走路规律了, 这样互动式教学状况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提问,鼓励学生探索问题的答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倾向,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现代多媒体教学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一般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组成,所以教学模式要灵活,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很多传统教学不能讲解清楚的知识用图像或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这样更贴近现实中的运动规律,更多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动漫手绘实训室中, 配备了拷贝箱、 定位尺、 规格框、 打孔机、 迪生线拍动检系统、 多媒体播放器等教学设备。课堂上, 学生对基本的运动规律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以后, 利用拷贝台进行大量的手绘训练, 然后在迪生动画线拍仪上进行动画捕捉与动作检验。教师在现代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非常方便地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展开教学,也可以方便直接播放学生的作品,然后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修改。所以多媒体教学非常灵活性,可以使学生更适应新型的动画制作模式。 实践证明,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合理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术,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5多元立体化考核体系
教学效果的考核不仅以教学大纲规定的考核指标为衡量标准,更要结合职业情境式项目教学完成情况。考核内容不仅要反映学生对人物、 动物、 家禽飞鸟、 自然现象等动画运动规律基本规律的掌握,而且根据项目任务的情景,使动画角色更生动有趣,更个性化,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动画角色的创作中,提高动画表现力。 通过动画表演式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演能力,使考核能够真正达到对学生知识、 能力、 素质进行综合测评的目的。采取每个项目小组成员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成品向全班展示,将自己的设计思路表述出来,分享设计成果,实现自我评价。相关专业领域的权威教师以及企业负责人参加,对项目小组的设计成品与文字报告进行点评。引进技能竞赛认证等多种考核方式,将学生竞赛作品纳入课程考核范围,特别是优秀的竞赛获奖作品, 可经过教师评定,作为最终考核成绩,从而代替传统的期末作品一刀切等类似考核办法。根据课程特点与专业职业方向,积极尝试课内外延伸性探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汲取动漫的行业理念,结合多元立体化考核体系,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确保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和职业性。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中不仅是对动画运动规律基本原理的详解,而且还必须优化教学方式,量体裁衣设计出更多合理的多元化学习方法,更好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最大限度的 “学以致用”,以解决目前动漫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是卓有成效的,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将其融合运用至动画其它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予以改造,为动漫相关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新思路,培养更多更好的动漫专业人才。
[1] 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马建军.动画运动规律教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2, (12):152.
[3] 林琼萍.提高高职院校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质量路径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19):140-141.
[4] 温正复.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管理观察,2012,(35):8-12.
[5] 宋灿.《动画运动规律》表演教学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121.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of "the law of anim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imation movement law is the core course of animation majo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we must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ake the theory knowledge through project-based job situation after the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 directivity. We also need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 multiple interactions and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meeting animation industry market demands.
Animation movement rule; teaching quality; professional situation; animation performance
G71
A
1008-1151(2015)09-0160-03
2015-08-13
2014年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质量工程教研一般项目(2014yjyxm32)。
蔡晓骝(1973-),男,安徽青阳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