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佛年非智力因素培养观:态度的力量

2015-03-31 12:01高漫漫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态度过程教育

高漫漫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刘佛年(1914-2001),湖南醴陵人,曾任上海师范学校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一生兼任多种教育类职务。长期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验,主张教育改革要“确立教育目标,加强教学评价,按照目标从事教学活动,提高一般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教育研究工作者要深入实际,参加教育工作的调查和学校的教育实验”。先后发表《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布鲁姆及顾泠源经验》以及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30 多篇,主编《教育学》,译有《物理学的进化》。刘佛年认为“态度”是中小学教学任务的组成部分,其“态度”培养观有很重要的现实价值。

1 对“态度”内涵的独特见解

刘佛年说:“我们教学不只是解决知识问题、能力问题,还要培养某种态度,也必然会形成某种态度问题。”[1]态度(attitude)原是心理学概念,刘佛年对“态度”一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态度属于情感方面的教学任务,指出态度是教师通过教学的作用而形成的、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的一种影响状态,包括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自信和意志。他将态度作为一项教学任务而提出,肯定了态度这种非智力因素培养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态度是中小学教学任务的组成部分。刘佛年提到了教学任务是由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和态度的培养组成,态度应当是三者中更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态度的培养往往被人们忽视。“我们常看到有些人有知识、有能力,但就是做不成事业。除了客观原因外,主观上可能就是缺乏某种态度或精神。”[1]但教学任务的三个方面亦应当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不可偏废。

第二,态度是知识获得的内在动力。知识的获得不是孤立存在的。刘佛年指出,“知识本身不是目的,我们不是为知识而知识,为求知而求知,而是用知识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改造世界。”[1]也就是说,我们要让知识“活”起来,这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学习态度问题。他曾提到,一个人想去认识世界,总是需要一个内在动力才会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为了获得更多知识而拥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第三,态度是全面发展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强调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新态度”的人。刘佛年在谈及《新人的素质》时提到过,在现代化社会中,需要的是革新创造、开放以及重未来这三种精神或态度。

2 探究了“态度”的培养路径

第一,增加教学趣味性,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所谓“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刘佛年在《全面发展和教学改革》中指出,要使教学有趣味,因材施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提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提供适合学生的辅导等。可开设各种类型的课外兴趣小组,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刘佛年也提到,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并深化教材内容,使学生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扩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切忌过多的干涉,教师只需做关键和必要的指导即可,避免课外阅读成为强制性学习。

第二,增加教学难度,引发学习兴趣。不能首先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在日新月异、科技不断进步、信息快速传递的今天,教师应当培养并鼓励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以及追求新事物的勇气。刘佛年在教学改革的问题上也提到了,当今教材需要改变,因为原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当下学生快速发展的需求,“需要增加教材,提高深度,加快速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一些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因为青少年学习潜力的极限是到什么程度还是个未知数。但在增加教学难度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否则就容易进入片面追求教学难度的误区,从而阻碍教学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

第三,激发学生自信,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缺乏自信的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而拿自己的缺点与他人的优点进行比较,也往往会由于自卑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刘佛年提到,激发学生的自信,首先要经常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优秀学生,更不能因为赶课程进度而忽视学生接受知识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每一次或大或小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鼓励,从而增加他们成功的快感,增强自信,充满自信地前进。

第四,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刘佛年指出,教育应该为国家培养具有坚强意志力的的人才。首先,要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困惑在哪里,多启发引导;关心、体贴、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独创精神。其次,要对学生有严格而合理的要求。一味采取放任式的教学会使学生态度散漫从而缺乏意志力,不合理的要求往往也会挫伤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再者,多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增强其坚持性,提高其意志自觉性和自制性。一切的成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意志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比天资聪明更重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这个道理。

第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习潜力。刘佛年在关于学生学习潜力的探讨中十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重视知识教授的前提下,也要重视学生好的能力和态度的培养,知识、能力、态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刘佛年认为:一是反馈补救,即通过不计成绩与排名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方法及课程结构等进行修改完善;第二是提出疑难,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除此之外,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指点学生学习方法,提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3 “态度”培养观的教育启示

第一,改变教育观念。当前,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已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中关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每日怨天尤人,对社会充斥着不满情绪,又怎能将所学的知识贡献于社会呢?如果一个人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又怎么去获得新的知识,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呢?如果一个人没有自信和良好的意志力,又怎能继续对新知识新事物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孜孜不倦的探索呢?缺少了这些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的教学也只能是灌输式的,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而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当前的社会发展也是快速的,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更新换代的频率很快,这又要求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灵活性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第二,重视趣味教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讲授的层面,“必须使教学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科、教材、作业、课外活动等都必须密切联系实际生活。”[1]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要注重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难处及其个性,引导学生对新事物和新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注重适当的指导性课外阅读;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关注;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习的自觉性。

第三,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气氛中获得成功。一个人拥有自信、对自己有充分的肯定,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积极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就感,在自信的气氛中获得成功。首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是基础,要重视、关心学生,能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扬长补短。其次,要多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允许学生去大胆尝试、接受挑战。正如爱迪生所说:“没有失败,只有离成功更近一点。”再次,当学生获得成绩时,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都应当给予鼓励,一次小成就都将会给其带来自信,使学生的自信心就像滚雪球一般,让自信培养自信。最后,要做到尊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暂时对知识的不理解、学习成绩的落后而加以责备,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允许学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让学生明白,成功其实也就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充满自信地朝着成功的彼岸前进。

第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教授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往往都是被动的接受,思维上形成了对教师非常强的依赖性,长此以往,造成了思维的惰性。显而易见,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学应该是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教师所扮演的应当是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真正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发展。

第五,教师应重视“态度”的自我完善。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一言一行都将会对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其一是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知识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素养;其二是教师应当具有积极向上的面貌,有孜孜不倦的热情,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兴趣,用自身的自信心带动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不断前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态度;其三是角色的转变,从中国教育观念的历史嬗变过程中,师生关系也经历了一个由师道尊严向师生平等的变化过程,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从师长变成了朋友,教师应当尊重热爱学生,民主平等,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包容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保持并发展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其四是教师应该要多关注学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学会倾听,并且能把握最佳的沟通时机。教师只有重视“态度”的自我完善,才能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金一鸣,黄荣昌,陆敏福.刘佛年教育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态度过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