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秋瑜 唐振宇 施学丽 兰云超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瑶药结香花的综合研究进展
冯秋瑜 唐振宇 施学丽 兰云超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结香,瑶药名保暖风,一身保暖,是瑶族核心用药之一,其花朵走心、肝经,具有养阴安神、祛风、明目等功效。在瑶族地区,结香花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妇女产后病、精神抑郁、不孕不育、高血压等证。文章通过对瑶族地区的实地调研和文献挖掘整理,对结香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方法,尤其是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瑶族民间草药结香花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结香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方法;临床治疗
保暖风,植物名叫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是瑶药老班药瑞香科结香的全草[1],由于其药用部位为带花的嫩枝,故瑶族亦称之为“一身保暖、蒙花、蒙雪花、梦花、金腰袋、打结花、梦冬花、喜花”,产于金秀、贺州、富川、灌阳、资源、龙胜等瑶族地区[2]。结香性平、味淡,归肝、肾经。功效养阴安神,明目,祛障翳。用于青盲、翳障、多泪、梦遗、虚淋、失音。功能主治:根、茎、叶,舒筋活络,消肿止痛。花,可以养阴安神、祛风、明目,花用于治风湿痹痛、梦遗、早泄、白浊、白带、月经不调。用法用量:根 30~60克,水煎服;叶20克,与鸡蛋煎服,或配猪脚炖服;花6克,水煎服[3]。结香隶属于瑶族老班药的“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的传统老班药的药物品种范畴,在瑶族地区应用甚广。
1.1化学成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不断有学者和专家从结香分离出香豆素类化学物,如 Baba Kimiye[4、5]、张海军[6]、扈晓佳[7]等,他们一致认为香豆素类成分是结香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结香花的化学成分含谷甾醇-3-0-6'-亚麻酰基-β-0-吡喃葡萄糖甙,谷甾醇-3-0-6'-亚油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甙,西瑞香素等[2]。李祖光[8]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是鉴定出结香鲜花香气成分为γ-萜品烯,乙酸卡酯、β-苯乙基乙酸酯等30种化学物。
1.2药理作用
结香花药理研究发现有抗菌、抗炎、镇痛以及对α-葡萄苷酶和人糜蛋白酶有抑制作用。提出结香花总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将其制成滴眼剂和淋洗剂;并提出结香中含有的瑞香黄烷素二聚体和瑞香黄烷素,这2类化合物都可用来治疗糖尿病[9]。有学者研究发现,结香中所含的丁香苷具有抗疲劳、抑郁、提高脑部血液循环、性能力、抑制葡萄糖代谢等其他生物活性[10]。
结香花其主要活性物质是银锻苷,将花蕾用10倍量95%乙醇渗漉,漉液减压浓缩后用石油醚脱脂,脱脂后水层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最后回收溶剂[11]。结香花黄铜类化学物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 L9(34)正交试验,结果提示用75%乙醇为溶剂,用1:9的料液比在恒温水浴中回流1.5h为最佳提取工艺[12]。结香的花蕾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13],结香花的挥发油用乙醚萃取浓缩,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即可获得结香花挥发油[14]。
结香花功效多样,临床应用最常见的是风湿疾病。但在文献的挖掘整理和临床疗效的观察中,结香花还具有较大医药价值[14]。结香花能广泛地用于风湿痹痛、产后病、抑郁症、不育不孕、高血压等各种疾病。
3.1结香花治疗风湿和妇女产后病
一方面,瑶医认为,凡是风邪(包括内风,外风)引起的疾病,都称之为风。认为十病九因风,瑶族把风分为 72种风症。另一方面,妇女产后,由于气血大量流失,腠理开,故极易遭受风寒湿等邪气的入侵,又兼有血虚致瘀,故容易引起头痛、腹痛、全身疼痛等疾病。部分老百姓认为这些疼痛是由情绪引起,甚至有些人认为是产后抑郁,产后病,产后风。然而,瑶族的妇女很少罹患产后病和妇科疾病。2006年3月8日,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国际妇女健康论坛”大会上,中国瑶族妇女被国际妇女联合会评为“世界上身体最健康的女性”。究其原因,主要跟瑶族妇女平时和产后的保健防护有关,最典型的就是的“产后三泡”,又名“三天出工”,用了产后三泡,妇女产后三到七天就可以下地劳作[15]。瑶族的产后三泡的保健防护习俗,隶属瑶族治“风”的重要手段,瑶族地区的瑶民几乎都会运用,而且其药物组成也不尽相同。大体的药物组成有:结香、生姜、大钻、大血藤、五指毛桃、九节风、鸭仔风、穿破石、杜仲藤等。著名的瑶族庞桶药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多种著名的瑶药如麻骨风、走马胎、血藤、大发散、小发散、结香、小钻、大钻等药物高温煎煮,做成洗浴的药水,供风湿痹痛之病人泡浴,能起到很好的发散风湿,除痹痛的功效。产后三泡属于瑶族庞桶药浴的范畴。金秀县的黄秀英,用结香治疗产后风湿效果良好,其主要配方是:结香、穿破石、黄花倒水莲、牛耳枫、红背菜、红芙蓉、小叶酢酱草、马连鞍、土牛膝、狗脚迹、小发散、四季花、仙鹤草、十全大补各10g;金秀县赵成府用结香治疗产后腹痛,组方有:结香、小鸟不站、小韭菜根、透骨消、藤当归、五爪金龙、血藤、马连鞍各10g,生姜3片[16]。
3.2结香花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突出表现的心理疾病[17],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本项目组成员在广西瑶族地区如金秀、富川、恭城、巴马、贺州等地调研瑶族民间用药特点时,挖掘到当地一些有经验的瑶族民间医师常用名为“保暖风”的草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疾病。此类疾病中医称为“郁症”,西医称为“抑郁症”。保暖风治疗郁症,常单味药入药,或跟其他草药一起配伍,均有不错的效果。现特分析中药中具有抗抑郁功效的药物来归纳其共同特点,发现其普遍具备以下特点:功效中直接有解郁或者安神等作用;可以治疗郁症、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一般归心、肝、肾经。因为心主神志,肝主疏泄,喜条达,心和肝的功能失常,情绪不能疏导;或心胆气虚,心神不安[18],引起人的情志疾病;失眠日久,心肾不交,金水不生,水不涵木,久之则形体疲惫,精神衰弱,人体之精气神减弱,人易表现为各种能力的低下,情绪低落、神疲懒言、食欲、性欲减退、以及各种学习记忆能力的低下。因此,具备解郁、安神等作用,可以治疗郁症、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归心、肝、肾经的药物,都可以观察其是否具有抗抑郁的作用,结香花均符合以上特点。
3.3结香花治疗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症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不孕症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但是,治疗药物多为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会造成多种不良反应;手术治疗适用范围小,复发率高。结香花主治范围包括梦遗、早泄、白浊、白带、月经不调等疾病。究其原因,女子因为宫寒、或肝气郁结或者生殖系统炎等原因引起的月经不调。只有调理好生殖系统疾病,妇女才能自然受孕。男子同样道理。妇女和男子一旦被确诊为不孕不育症,心理压力骤然上升,大多数会伴随有心情不畅,情绪低落的负面情绪。文献报道,金秀瑶族民间医师庞有周,用一身保暖、月月红、藁本、古羊藤、红葱、韭菜根、走马胎等治疗不孕症;金秀县的王素珍、廖金凤用不出林、天冬、结香、月月红、红丝线、仙鹤草、鸡血藤等治疗不孕症;金秀县的庞妹英用血藤、黄花倒水莲、马连鞍、结香、牛大力等治疗不孕症[16];金秀瑶族民间医师盘有陆,用结香花、柴胡、香附等等,治疗不孕不育;贺州里松镇瑶医赵少英用结香花、不出林、羊耳菊、益母草、黄花倒水莲多种等瑶药治疗不孕不育证,收效良好[19]。
3.4结香花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造成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增长,高血压正成为一种患病率极高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高血压治疗方法,大多以化学药物为主,食疗为辅,利用药物稳定血压,同时通过饮食和锻炼改善身体内循环,防止高血压的反复发作。但由于化学合成药物存在明显的副作用,且中国老百姓难以接受罹患高血压后终生服药的建议,所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目光投向天然药物和传统中医药研究领域,以期发现一种新型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近年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植物药市场以每年 20%的速率高速增长,并开始考虑将我国传统中药作为辅助和替代治疗药物使用。结香花,是用来治疗高血压的常见保健治疗佳品。在广西柳州、来宾、南宁等地区,瑶族群众习惯用结香花以防治高血压,用干燥结香花泡水当茶喝,一日可多次饮用。此法服用简便,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功效确切。不仅可以治疗高血压,还可以防止高血脂高血粘症等等。现今,结香花可以在普通的药方、或者互联网上购买到。结香花明确的降压降脂的功效,被一些老百姓日常习用。虽然如此,文献中记载结香花治疗血压的很少,在广西药用植物园的调研中,证实了结香花滋养肝肾,能治疗头痛[20]的功效,因此,该功效还有待更进一步的佐证和实验研究。
由于结香花是瑶族民间草药,现代研究甚少,相关研究论文报道缺乏,其化学和药理实验中没有涉及到抗抑郁作用的实验验证。然而,文献和民间实践用药经验已经证实瑶药结香花的安神作用,并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等。目前,结香花用于治疗风湿疾病、不孕不育、产后病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结香花治疗抑郁症和高血压等疾病尚没有被完全确认。因此,对于结香花降压和抗抑郁的功效值得进一步研发。尤其是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天然药物品种数量少,故在民间用药中积极寻找有确切抗抑郁作用的天然药物,充分研究结香花的抗抑郁的临床运用和药用机制,意义深远。
[1] 覃迅云,罗金裕,高志刚.中国瑶药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470-471.
[2] 戴斌.中国现代瑶药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 2007:60.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 BABA KIMIVE,TABATA YUKO,TANIGUTI MASHAIKO, et al.Coumarins from Edge-worthia Chrysantha[J].Phytochemistry, 1989,28(1):221-225.
[5] BABA KIMIVE,TANIGUTI MASHAIKO,TABATA YUKO, et al.Coumarins glycosides from Edge worthia Chrysantha[J]. Phytochemistry,1900,29(1):247-249.
[6] 张海军,赵玉英,欧阳荔,等.结香化学成分的研究[J].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1997,9(1):24-27.
[7] HU X J,JIN H Z,ZHANG W D,et al.Two new coumarins from EdgeWorthia chrysantha[J].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2009,9(23):1259-1264.
[8] 李祖光,李新华,刘文涵,等.结香鲜花香气化学成分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1):84-86.
[9] 徐玲,蔡正洪.结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10-19111,19114.
[10] 曹娇仙.结香花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5.
[11]张海军,赵玉英,洪少良,等.结香化学成分的研究(Ⅱ)[J].中草药,1998,(29):156.
[12] 毛轶,陈钢,童胜强,等.结香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中药材,2007,30(1):95-97.
[13] 童胜强,颜继忠,叶拥军,等.结香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44-45.
[14] 曹娇仙,陈云龙,傅承新,等.结香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05,25(10):1211-1214.
[15] 冯秋瑜,庞宇舟,李彤,等.金秀县瑶医药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9(3):54-57.
[16]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
[17] 施学丽,杜正彩,夏猛,等.合欢花总黄酮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3区BDNF和TrkB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8):198-201.
[18] 林婉娟,陈李华,鲍圣涌.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5):39-40.
[19] 李彤,李耀燕,庞宇舟,等.桂东北地区瑶医药发展的现状调查[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2):159-160.
[20] 广西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花谱[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242.
Review of studies on 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of Yao medicine
The flower of 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is Yao core Herbal medicine, belong to heart, liver, with nourishing yin and soothe the nerves, expelling wind, eyesight and other effects. In the Yao nationality, 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 is commo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ism, women's postpartum disease, mental depression, infertility, hypertension,etc.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Yao nationality area of field survey and literature mining consolidation, 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extraction methods, especially clinical treatment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Yao folk herbal Edgeworthia chrysantha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extraction method; clinical treatment
R93
A
1008-1151(2015)12-0066-03
2015-11-13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81560818),广西高校科研项目(YB2014189),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A252),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项目(2014B05),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特色养老与养生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专项课题(GZLC16-27)。
冯秋瑜(1979-),女,广西平南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讲师,硕士,从事中医药、民族医药理论和临床研究。
施学丽(1979-),女,山东人,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从事中医药防治抑郁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