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校区教育系 董 蕾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也引起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缺少自身特色的高校纷纷提出新的改革发展要求,使其既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也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以适应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中文类专业是高等教育文科专业的传统优势专业,目前本科阶段的专业设置除了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相应发展了国际汉语教育、企业秘书、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多种应用型专业。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课程,依然是这些应用型中文专业的必修课程。但近年来,与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汉语等中文类专业必修课程一样,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也遇到了诸多困难:首先是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文学等这些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本课程与所学专业不直接关联,甚至应该算是选修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其次是这门课程需要大量阅读文学原著,学生普遍预习时间不够,对教师上课教授内容无法消化,也无精力鉴赏名著原文,从而再次降低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学困境。这其中自然有学生对本学科教学情况的不理解,更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这些应用型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定位不够准确。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多年来已经积累并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课时计划的不同,多数高校将其设置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两门必修课,例如通常现代文学设置一学年,年课时量从54 课时到108 课时不等。当代文学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课,课时量略低于现代文学。也有打通后形成一门课程,或者在此基础上,于高年级开设新时期小说专题研究、鲁迅研究、女性文学等选修类课程。但这种设置是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设置下形成的,实际上并不完全适合于汉语国际教育等应用型师范类中文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应用型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别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大不相同。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它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应用型师范类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跨文化交际理论,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及较博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用双语进行交流、教学,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的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也非常广泛,可以选择考取公务员或者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研究生,也可以继续在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或经国家汉办考试和选拔以志愿者或汉语教师的身份去国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工作等。因此,在培养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良好的汉语与文学素养是该专业人才的必备素质。除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语言类课程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也是该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综合素养起到重要作用。
因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课程一般开设时间为大学一年级阶段,面向刚入校的学生,教师就必须为学生阐释清晰该课程与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基础作用,如果阐释不清楚,则必将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对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除了加强对学生学习观念与兴趣的引导外,也需根据应用型专业的教学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甚至是对该课程的学习理念进行重新定位。例如,传统的中文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时,教师主要是从“文学史”的角度对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史”的定位与分析,这种定位对于大一新生,特别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而言,文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过高,理论意识太强,学科定位过于专业化,学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如果针对该专业学生实际,将重理论分析的“文学史”教学目标改变为以提高学生综合艺术鉴赏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从而将理论讲解尽量压缩,回归到基本的以文学作品阅读和理解分析,再辅之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达到让学生既能够掌握基本的文学理论知识,又能提高文学实际鉴赏分析能力的效果,也符合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其次,在课时设置上也应做相应的调整。即使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上处于课时略少于古代文学,略多于外国文学的课时设定中。即使这样,一两个学期的课也不可能讲授完各个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因此,笔者认为在讲授方式与课时安排上可以适当做出调整,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两轮讲解法是比较合适的。第一轮用较少的课时先概述性地为学生勾勒出“文学史”的线索,第二轮再详细阐述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家作品,如对于“鲁郭茅巴老曹”这样的重量级“大家”及其作品,可重点分析其代表作,从而做到既有“史”的轮廓,能够了解作家创作背景,又能在不压缩课时的条件下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作为一门文学类基础课程,对作品的阅读及评析是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对于这些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多数学生在刚入校阶段,对现当代文学的了解基本只限于中学教材与课外零散的自发阅读,即使有些阅读量较大的学生也没有自觉地将“鲁郭茅巴老曹”等这些作家作品系统地阅读过,但如果教师一味按照必须讲授“经典”的方式,如讲解鲁迅,先把鲁迅的文学史地位“高高在上”地灌输给学生,再将鲁迅的经典作品囫囵吞枣地介绍给学生,只会让学生既丧失阅读兴趣又抓不住头绪。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95 后”学生普遍对郭沫若诗歌的文学史价值不能理解,于是笔者找来更多的影像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郭沫若的诗歌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再如,鲁迅,他的经典作品很多,即使是《呐喊》《彷徨》这两本短篇小说集,如果按照经典细读的标准,每个短篇可能都需要一到两个课时。如果追求数量,每个课时讲解五六篇甚至更多,学生也只能大概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意义,而且鲁迅的一些经典名篇如《孔乙己》《祝福》《故乡》等作品,已经出现于中学教材中,对于这些文章可以再讨论,但不必在课堂上再次精读。可以加强分析鲁迅文学思想的变化以及对《狂人日记》、《伤逝》等这些中学教材中没有涉及的重要作品精读。对于在文学史地位上曾经有过较多争议的作家,如沈从文、张爱玲等,仍然可以在先精读作品的基础上再展开文学史意义的讨论。当然,选取哪些作品精读,选取哪些作家精讲,即使在学术界也争议不断,所以教师可以参考各高校文学史课程的教学计划,综合自身的研究专长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在作家和精读篇目的选择上尽量兼顾不同时期、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家作品,让学生全面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现当代文学课程毕竟是以理性的“文学史”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因此课程的讲授不仅仅是对单个文学作品的鉴赏,更是希望学生能够理性地把握各个时期文学创作的发展变化,以期更好地掌握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因此在进入上述文本精读之前,教师也必须理性地把握文学史的发展线索,并在讲解过程中将基本的文学常识融会贯通于教学中。例如,分析作品之前,对作家的生平经历或某一文学流派的发展等创作背景做简单讲解,或在精讲作家代表性作品时,对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也能做一整体概述,以期学生形成完整的文学史印象,同时提高学习兴趣。相比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等其他中文专业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上更强调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我们也可以充分发展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以现代文学史中《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章节为例,其中这场文学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就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汉语普通话”。五四时期,新的语言语法规则对于推翻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键力量,但这一作用让学生直接理解并不容易。这时就可以让该专业的学生在《现代汉语》这些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判断,来理解现代白话文运动的重要作用,这样既可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能够加强学生跨学科分析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再次,教学方法更应多样化。传统大学课程多以“满堂灌”讲座式教学为主,这种讲授方法有其节约课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等益处。但这样的讲授方式对教师及学生的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并不适合所以讲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很容易转变成“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针对新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在讲授之前给出一定的预习范围,课堂上课采取讲授加启发讨论式的综合性教学方式。例如,讲授莫言作品时,可以先让学生课下自行阅读《红高粱家族》等作品,要求全班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阅读同一作品,并做好阅读笔记,将自己的阅读体会与思考记录下来。再次上课时,整个课堂就可以成为一个小型的“读书会”,教师可根据情况,可先讲授基本的文学史课程或自己的研究成果,再和学生展开“读书”讨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专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当然,在多媒体网络时代,教师更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带来的便利。对于现当代文学而言,自电影艺术产生始,两者就产生了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及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学和影像互读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多名著都有“触电”经历,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话剧及歌舞等不同艺术形式。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些影像插入到教学中。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至今已有电影、话剧等不同改编版本,不同版本的很多细节处理也不尽相同,比如对虎妞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包括演员形象的选择,这些“同”与“不同”都可以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加以研讨和反思,而教师在课堂上则可截取一些影像片段来作重点讨论,甚至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表演这些经典片段。但应注意的是,毕竟课堂时间宝贵,影像播放和讨论以及表演都只是课堂的“配角”,教师应注意把握时间,立足文本,提高课堂效率。
此外,学校还可以引进最新的“慕课” 教学。所谓“慕课”也称“MOOC”,是最近涌现的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也称为“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我们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时代的远程教育和在线共享视频课程,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界已产生重大影响。2013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报刊纷纷介绍了“慕课”时代的来临。“我们从2003 年起建设至今,已有286 门大学视频公开课程上网,按照十二五的建设目标,我国高校将有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 门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慕课”的资源可以说是无限的,未来潜力巨大,而且终将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也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后,考试或者说对一门课程的考查检测方式也会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大影响,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面临新的时代变革,高校的考试方式也应该在传统“一卷定乾坤”的方式中改革创新,特别是在当今提倡应用型、实用性的教学理念下,良好的检测方式不仅能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帮助教师反思教学效果,改进教学。“高校应努力克服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课程成绩的弊端,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扩大教师考核的自主权,鼓励他们寓教于考、寓考于教。”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文学专业必修理论课,不同于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实践课程,还是需要依赖试卷考试形式,但可以按教学实际变更考核方法。例如增加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成绩包括课外作业、小论文、读书报告、考勤、课堂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都可按情况记入最终成绩中。平时成绩与末考卷面成绩可按30%与70%的比例分配,也可以加大平时成绩的百分比,有的院校甚至平时成绩与末考各占50%的比重,突出其应用性。对于末考试卷应采取闭卷考试模式,考查内容应合理分配识记性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题的比例,加强作品鉴赏部分,不要用统一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是“应用”二字,但教育的核心则要“以人为本”。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面前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改革也“必须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本科人才的培养规律,同时突出实践,强化应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新的时代变革,也应加快教学创新,结合各专业学生特点,重新定位课程目标,探索一套适合于应用型文学专业的教学体系,更有效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1]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和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周学元.高校考试制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
[3]洪 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