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2015-03-31 08:29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陶亚辉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政治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陶亚辉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陶亚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但随着各种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增加,层出不穷,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的出发提出几点看法。

心理健康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但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社会的各界关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即人的认识、意志、行为、人格完整、情感能与社会适应,并与社会保持同步,人的心理活动基本与活动的过程内容相一致。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则主要表现在学业、情感、生活、就业问题等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学生思想层面教育,并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这种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来实现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内容为“两课”,两课的各个课程是相互独立的,但其内容却相辅相成,互相依赖。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性认识活动达到对学生的影响,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以引导为主,偏重于潜意识影响,从而引导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状态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改变自身的精神面貌。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首先,大学生心理问题只能通过心理教育的途径解决,从而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其次,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要素或者指标,与之前相比仅从学生的品德、学业、思想政治、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考量,增加了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指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待他人,处理人际关系、面对压力和挫折等等,都是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内容。从这个层面来看,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交往过程。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面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开展,取得成效,不能仅仅只从学生的思想方面入手,更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诸多问题不断出现,如新环境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经济压力问题、情感问题、突发事件等都会在大学阶段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学生出现抑郁症、应激性障碍、强迫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更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所以,当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时,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和难点。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与时俱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应该属于青年群体,普遍年龄都在18~25岁之间,并具有青年群体中的许多特点。但是大学生群体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上承载着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多重压力,随着成长,在不同阶段,压力会随之发生变化,产生心理问题的情况也是多变的。我们在确认某个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的就是通过各种数据指标进行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变化。

(2)思政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失。案例:女同学Z与同宿舍的两位舍友因宿舍矛盾,发生肢体冲突。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辅导员简单地将事情简单归结于双方当事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在随后的工作中,辅导员发现Z同学一直对之前的事件耿耿于怀,经过谈心,才了解Z在此次事件之后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行为,遇到紧急情况或者是紧张的事情会发抖。辅导员才意识到Z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于是才求助于心理辅导老师进,最后确定Z同学有轻度应激性障碍。

在传统的思想教育中,教师习惯性地将学生的异常行为、思想问题等简单归于学生的思想认识偏差,往往采用比较简单的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更不会认为突发性事件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正是由于大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因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所导致的。

(3)外围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心理发展还不稳定,特别是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方面较弱。特别是在科技和通信发达的社会环境下,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心理,如同学间的物质攀比,就会使他们产生虚荣心,在物质消费和精神上产生双重压力。这些心态一旦产生,就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与时俱进,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方法。

2.对策

(1)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课程。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所开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往往是流于形式。有的是在新生入校时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有的仅在大一学年的开设,而在其他阶段就不在开设。但是学生的心理压力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在不同的阶段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所以,应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制定合理、科学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一学年,身份的转变、新环境的适应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出现,会使许多学生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度过适应期,使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更快的适应高校学习生活。大二和大三学年是大学生心理较为稳定,逐渐成熟的时期。但这个时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稳定的因素也较多。这个阶段则是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抗挫折教育等为主。毕业班的学生则应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和咨询、考研辅导、抗压能力等为主。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全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课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咨询能力。心理咨询是解决生活中各种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如果仅仅依靠心理咨询中心的个别老师,那肯定是不现实不可行的。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知识的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辅导员,只有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加强心理咨询方面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进行疏导。所以,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等一系列的手段,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能力。

(3)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仅起到好的文化建设,这对减少和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良好校园氛围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各种文化周特别是心理咨询活动周等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力度,使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控制、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也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课题。

[1]丁建军.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科技风,2009

[2]卢海涛,才 华.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黄志刚,杨永鑫.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ISSN2095-6711/Z01-2015-04-0136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