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鹏翔
凸显生命关爱: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
●夏鹏翔
小学课堂管理,鉴于小学生的生命特征和发展特性,要以关爱为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心理需求,还要营造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生命能力,使得管理变得简单,从而达到无为而治,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生命关爱;生命成长;有效教学;课堂管理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我们一直贯彻的教育理念。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条款,下至中小学一线课堂,尊重,关爱始终是关键词,是主旋律。然而,现实中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课堂,急于要结果的成绩主义,要求标准答案的统一管理,使得学生的思维、情感、能力近于静止、封闭的状态,缺乏动感和开放性,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首先是关爱学生的课堂。此处所言关爱学生,是从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生命节奏做起。生命是一切活动的载体,课堂上,学生的智力、情绪、身体等等各个方面的成长都是基于生命这个生长点的。有效的课堂管理不是将学生管住、管严,而是要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课堂。为此,这种课堂管理不仅仅是中规中矩、有条有序,还应该是看不见的、无形的,更加简单的。这样的管理基于学生的心理、生命的特性,既简单、不露痕迹,又可以得到最佳的效果。
学生的生命状态、生命节奏包括其学习、情绪、生活等多方面的表现和诉求,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是否活跃,活动是否积极,表情是否明快……6-12岁的小学生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渴望关注就如同是花草渴望阳光和空气一样。这个时候,周围的人们要多鼓励,多欣赏,让学生感到自己沐浴着光环,有向上的愿望。小学的课堂管理要想达到有效,首先要具备这样的视角。也就是说,教师能否欣赏、守候、倾听、等待学生,关系到能否启发学生的生命潜能。
(一)守候幼苗慢慢长大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能力的智慧场,也是放飞思想、绽放青春的生命场。小学课堂上,任课老师的第一要义是体察学生的反应和需求,将关爱、倾听和赏识送给每一位学生。《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2月公布)在“四、个人修养与行为”中规定,教师要“富有爱心、责任心、细心和耐心”(第15条)。这些要求显示了师德的基本内涵,而教师能否达到这些要求,关键在于其对于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小学儿童的表达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不清,心里想的说不出来或者说不准确,这是其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这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做?节省时间打断他?还是替他说出来?理解儿童生命的教师,会倾听生命的诉求,能够耐下心来等待。也就是说,生命主体的课堂,学生是安全的、活跃的,教师能够鼓励和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捕捉学生的生长点,让学生找到自信和向上的力量。这是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最好方法,也是尊重、爱护生命的最好体现。
另外,老师提出问题后,也不要急于将答案公布,从而降低了学生探索的乐趣,错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缘。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参与的问路石。问题抛出后,老师应该期待什么?正确答案,还是不同见解?以往的课堂,往往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正确的、统一的答案,对于画外音是不予重视的。但有些课程不然,例如语文课、思品课、科学探究课等等,这些课程不是简单的壹加壹等于贰,而是锻炼学生欣赏能力、思辨能力、探究精神的课程。这种课程比起统一答案,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以及探究精神更为重要,这种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生命不断丰满和充实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老师最重要的是倾听、等待激励,应该从内心期待不同的答案,以激起学生的不同反应。虽然我国学校教育课程进度有要求,教学时间有限,但只要任课教师有意识,能为学生着想,就能够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逐渐建构起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
(二)把机会给所有的学生
众所周知,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之一是个体差异性,这是生命的科学性体现。这种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学习起点的差异、思维逻辑的差异、认知方法的差异、情感表达的差异等等,小学教师要关注和研究这些差异性,有的放矢地计划教学。
小学课堂上的个体差异问题,可以从设定不同目标,选择不同内容和方法,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多方面加以解决。其中,分层次教学就是把机会给所有学生的尝试。这种教学要求老师要把握学生个体的特征和能力起点,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发挥其优势,激励学生。
另外一种个体差异是学生生理层面的差异,例如视力、听力不好的学生,四肢行动不便的学生等等,特别是现阶段,患有多动症、自闭症的学生逐年增多,他们的身体、心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特点或者说是弱点。对于这种需要特殊关怀的人群,学校应该如何对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意识到他们的存在?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全纳教育”的理念,提倡“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满足不同需求”[1]的主张。全纳教育思想包含“人权”“民主”“平等”“价值观”等理念,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生活之外,主张学校要努力促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站在这个立场应该说,作为教师,无论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还是“生命关怀”的角度,都要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照。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坐住了就是有效,能够说话了就是有效。因此,任课教师尽可能地把机会留给他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存在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要想保证课堂有效,时间安排非常关键。常态的教学计划一般是,一堂课中每个时间段都是任课老师事先设计好的,如何保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的学习取得最大收获成为任课老师的关注点。然而,生命主体的课堂,教学计划的实施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还有更加重要的目标,也就是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活动而得到的收获更为重要。这种收获是数字可以表明的,也是超过量化评价的更加实质性的东西。为此,任课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追求实质性的教学效果。
(一)可收可放的时间管理
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学习成绩只是学生发展之一,课标上所明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等能力的达成亦是重要的指标。为此,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有效”二字。这个问题的分辨对于任课老师十分重要,它关系到老师教学的落脚点、课堂的释放点,当然更关系到学生的生长点。目前,我国小学课堂上,老师的讲解非常细致,知识点、重难点的强调非常突出,一般占了多半堂课的时间,而留给学生讨论、活动的实践就非常有限了。
毋庸置疑,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为学生打下学习的基础、发展的基础,是小学生生命成长的潜能所在。为此,有效教学的课堂上,时间不应该是固定的、不动的,它要随着教学计划走,更要随着学生的生命节奏而动。特别是当学生讨论、小组学习的时候,要充分给予时间,让学生的思维有散发的可能。当师生或者生生之间意见不统一时,更要给足时间,让思想碰撞,让思维开花,营造流动的、交互的氛围。
关于课堂时间管理,上世纪60年代,伯利纳等人提出了“学术学习时间”的概念。“所谓学术学习时间就是指学生专注于适合自己水平的教学活动并达到较高掌握程度所用的时间。”[2]这一概念强调“教师行为首先影响学习者的行为,再由学习者的行为影响学习者学业成就。因此,学习者的学术学习时间是影响学习者学术成就的重要变量。准确地说,只有这一层的教学时间才最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3]站在生命教育的立场看待这一概念可以说,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意愿等生命投入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其学业成就,而影响这一成就的就是任课教师的课程观。
“从知识到生命,课堂变革首先是原点的转变。知识课堂以知识为原点,生命课堂以生命为原点。知识是普遍的、稳定的,生命是具体的、灵性的。”[4]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是要减少不合理的、形式上的时间安排,充实可以激发学生情感、态度、良好习惯、学习方法等活动的时间,这就是任课教师的课程观,也是其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这样的课堂管理既有序又合理,收放自如,是开放性课堂、发展性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
(二)突发事件的人性化处理
突发事件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突发事件发生后,任课老师的处理方式非常关键,它体现着老师的教育理念和生命观。对于突发事件,“冷处理”是多数老师惯用的手法。这主要是为了“顾全大局”,不让个别问题影响全班的教学。但是,这里要弄清楚的是,“大局”是什么?突发事件就一定是小事情吗?
案例:近在咫尺的“视而不见”①
在一节研讨课上,老师正在引导学生用刚学过的“可能性”的知识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与不确定现象。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名学生因没坐稳,连椅子一起摔倒在地上。授课老师与摔倒的那位学生近在咫尺。那位学生急忙而又慌张地站起来,脸通红通红的。课堂上顿时静悄悄的,所有的学生和听课老师们都屏住呼吸,等待授课老师的处理。可是,只见授课老师看也没看,好像根本不知道一样,不动声色地继续下面的教学……
这就是典型的“冷处理”。老师为了“顾全大局”,竟然连倒在眼前的学生都看不到,在这位老师那里,课堂是“大局”,教学是“大局”,学生的生命无关紧要。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中规定,教师要“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第6条)。新课标也明确了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应该说,在任何时候,学生的生命安全都是第一位的。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更是如此,没有生命安全这一基本保障,“有效”、“教学”都将是一句空话。每一位小学老师都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认真理解有效课堂的真正含义。尊重学生,关爱生命的老师首先是重视学生生命安全的,而对于近在眼前的生命事件,更是会抛弃评课、评奖等末节而伸出关爱之手的。这是考量我们教师素养、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道大考题。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水平等等,都可以通过这道考题得出答案。
以往,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一定要根据教学设计和步骤加以实施,形成纪律性和规范性,这是我国课堂管理的一贯主张,是源于工业化时代工厂管理的传统理念。诚然,对于成长期的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规范其行为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不难想象,这样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容易限制学生,使得学生精神紧张、思维压抑、活动受限。现代学校教育提倡“学生主体”“以人为本”,教学、管理乃至学校教育整体都应该凸显这个理念。“学生主体”“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首先应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换言说,管理不单单是为了教学,为了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为此,当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处于整齐划一的状况时,管理是统一的、有序的、工整的,这是教学顺利推进的保障。然而,作为有主体意识的学生,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思想和需求,那种整齐划一的情况其实是很稀有的,是我们“管”出来的效果。更何况还有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说,课堂管理不能总是僵硬、死板的,而应该是可方可圆,富有弹性,体现生命关怀。只有生命得到充足的能量,学生的思维、活动等各方面才能与教学保持同步,达成有效教学。
“无为而治”是老庄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这里,“无为”是关键词。正如《道德经》所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然而,“无为”的意义何在?怎样一种状态才是“无为”?“无为”和“有为”的关系如何?这些与课堂教学、儿童生命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一)“无为”还是“有为”?
望文生义地理解“无为”,是无所作为。但是,如果是这样,“无为”能够达到管理的目的吗?试想,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教学能够顺利推行吗?其实,老子所言“无为”是不妄为,不乱为,不强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这种“无为”是承天受地的“为”,是顺其自然的“为”,所以,“无为而无不为”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课堂管理的“无为”如何体现呢?首先,还是要回到任课老师这里,要纠正老师在认识上的偏差。那就是,管理不是目的,是方法,在此方法之中,引导、诱导非常之有效和便捷。也就是说,老师要根据客观情形,有所为,也有所不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所为在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的活动,其他的环节都是次要的,可以不为。这就需要教师相信生命,相信学生具备足量的自我成长的力量。具备这样理念的教师会时时给予学生生命成长的机会,在看似“不为”中实现真正的“有为”。众人皆知的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就是“无为而治”、“引导有方”的光辉典范。陶先生相信学生,相信生命,因此,他的管理从理念到行为充满着人性化和生命力,这就是“无为”的管理,是智者的管理。
由此可以看出,有为的管理可以教育、帮助学生,无为的管理同样可以教育、帮助学生,而且有可能更加自然、更加简单。无为的管理就如同是流水,总是不经意地陪在学生身边,无孔不入,学生虽然看不到生硬的行为,却能时刻享受其所发挥的作用。
(二)学生的“有为”和教师的“无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从幼儿园时期就提起的自我管理的基本做法,是基于儿童生命本身的生命教育的方法。“基于生命特性的生命教育认为,生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生命教育主要不是从生命之外来开发教育资源,获得教育力量,而是借助生命本身来实现。”[5]按照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小学生没有自律自治的能力,所以老师要严加管理。这是传统的儿童观,对学生持否定的、消极的态度。然而,站在生命教育的立场,即使是小学生自制力有限,我们也不能包办、替代,剥夺其生命成长的机会。更何况,小学生非常渴望老师关注自己、重视自己、重用自己,因此,一旦老师给予他们任务,就会十分认真地去做。所以,给学生角色,让他们发挥作用就是有效地促使学生借助自身生命,发挥其生命能量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管理者,又都是被管理者,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由此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目前小学的班集体中,除了班委会、小队等,还设置灯官、桌官等小地方的岗位责任制,意义就在于此。
自主管理的实施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不能贪大。例如,学习方面的自主管理,也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让学生从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具开始的。这种事情看起来是小事,但真正坚持不懈地做好,就成就了大事,就成了一个人的生命品质。纪律方面的自主管理也是如此,异曲同工。对于学生的自主管理,老师的主策略是积极评价,以评价来引导学生。小学生六年的学校生活,是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知情意行”的关键时期,老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学生违反纪律时,批评教育是一种方式,正面引导也是一种方式,而且是更加有效的方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示我们,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因此,老师不应该盯着学生不犯错误,而是要时时发现积极的、向上的事情,并用以引导学生。这种方法正是迎合了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所具有的“向师性”的特征。以积极评价作为引导,既肯定了做得优秀的学生,又暗示给犯纪律的学生,一举两得,巧妙智慧。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管理也是自己的事情,一切均发自学生的内动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内化,从而为他们的生命成长打下好的基础。
(三)有效课堂上的“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前提是“人人有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养成了自我管理的好习惯,“无为而治”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作为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感悟,通过自我的力量来完成一次次的生命成长。
“无为而治”是一种理念、一种境界,更是有效的方法。课堂管理坚持“无为而治”,就有望实现有效教学。要做到这一点,第一,老师要相信学生,权力下放,让学生发挥能力。如前所述,老子所言“无为”是顺其自然的“为”。对于思维活跃,乐于参与的小学生来说,把机会给他们,让人人都有所为就是顺其自然的“为”。第二,放手让学生做的事情,老师就不要过多干预。老子讲“治大国若烹小鲜”,干预过多,势必会将小鲜弄残弄碎,因此,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做到底。好是一种收获,不好也是一种历练,对于学生来讲都是有意的。第一和第二贯通起来实施,学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一次次地提升生命。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信任他们、看好他们,积极性自然高涨。积极性到了,其生命的状态完全不同,主动、自发、自愿等等正能量发挥作用,学习上的有效和进步也是指日可待的了。第三,老师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在放手让学生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老师既不能控制,也不是放任,而是关注、观望、“时刻准备着”。课堂顺利的时候,老师可以“袖手旁观”;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师“赋予期待”,等待学生自己解决;实在需要老师出面的时候,老师“画龙点睛”,重点提示,仍然让学生自我解决。这种管理的方法既是民主师生关系的表现,又可以体现教师的尊严和权威性。这种尊严和权威不是靠压制、命令强行得到的,而是通过理念、智慧和方法赢得的。学生从心里佩服老师,自然会追随老师,追随课堂。《道德经》言:“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就是“无”入于“间”的过程,如此,“无为而治”浑然而成。
总而言之,传统的课堂管理致力于老师的管,将学生当作管理的对立面、不动的靶子,忽视了学生的能力、生命的生长。今后的课堂管理应着眼于激发和鼓励学生,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启发学生的生命能量。“我们不再把教育简单当作现存知识直接传递的过程,而是看作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只有有了这种生命的沟通,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6]
注释:
①Docin.com/p-507108155.html/2014-7-27访问(题目为笔者所加)。
[1]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7.
[2]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1.
[3]智德慧.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策略[D].西南大学,2012.8.
[4]冯建军.从知识课程到生命课程:生命教育视野下课程观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13(9):90.
[5]刘慧.生命教育内涵解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9):94.
[6]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3-8.
(责任编辑:曾庆伟)
夏鹏翔/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生命教育、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