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演变及其启示

2015-03-31 06:15王红艳姜建春
地理教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教学大纲

王红艳 巩 琳 姜建春 王 庆

(1.鲁东大学 地理与规划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25; 2.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毋庸置疑,取得这些成就的资源、环境、生态代价也非常巨大,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已经威胁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这不仅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是关乎全球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人的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生活、生产和决策活动有深远的基础性影响。所谓环境生态问题,其形成离不开人类活动,尤其是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干部队伍的环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人的环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往在青少年时期奠定基础或定型,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面向全民的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靠中学地理教育完成。因此,中学地理教育对环境生态问题的形成有深刻影响,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学地理教育和国民生态文明素质、环境生态问题关系的视角,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75种中学地理教材、教育部颁布的11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分别从人地关系观、全球意识及国际视野、世界观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对教材编纂指导思想、教材中包含的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概括,目的是揭示中学地理环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演变过程,探讨我国当代环境生态问题形成过程中的基础教育因素,试图得到一些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益的启示。

一、人地关系观

1.50年代到70年代:强调改造自然、利用自然

此时期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帮助学生树立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核心的人地关系观,启发学生认识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在1950年版《高级中学自然地理课本》的“编辑大意”中,开宗明义地肯定了米邱林“人类的最高任务,不仅是了解自然,而是如何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人地关系观[1],并以其作为中学地理教学及教材编撰的基本原则,对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影响时间长达30多年。在1951年版初中《本国地理课本》的“编辑大意”中,明确说明“在叙述地理知识时,虽不放弃与政治和历史方面的联系,但更企图通过地理知识本身来启发学生改造自然,建设新中国的信心”[2]。在教育部于1978年制订、颁布的“文革”结束后首个《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仍规定中学地理要“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征服自然的美好远景,以激励学生向自然开战的雄心壮志”[3]。

在该时期中学地理教材编写和教学中,教材编纂者和广大教师均注意与“环境决定论”保持距离。例如,1951年版初中《本国地理课本》的“编辑大意”强调,要“特别注意到纠正反动统治时期地理课本中流行的错误理论,如地理环境决定论……”[2]。1952年版《高中适用本国地理》的“改编说明”则指出:“本书前两次的改编,仍然遗留着许多资产阶级地理学的环境决定论的毒素”[4],以此强调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批判。教育部1963年在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要求,“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阐述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生产、政治、文化的活动,不能机械地联系,形成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论断”[5]。在1978年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强调,讲述地理环境不能陷入资产阶级“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坑[3]。

在这种地理教育理念影响下,该时期教材中关于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解,片面强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例如,1953年版初中《世界地理》“出版者的话”将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表述为“只有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之下,人类才可以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6]。与此相应,该时期地理教学重视自然地理、轻视人文地理内容。例如,1950年版《高级中学自然地理课本》“编辑大意”指出,“每讲一种自然地理现象,可多少夹叙些有关系的人生活动,以作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例证”[1]。1953年版初中《中国地理》 “出版者的话”则指出,教学重点放在自然地理方面,仅对各地区经济地理情况作简要叙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祖国自然条件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特别是在人民民主政权下,如何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7]。

1956年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指出,中学地理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伟大祖国的自然界,认识我国历代人民在地理探险、发明创造和改造自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8]。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则指出,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战胜自然的雄心。这两份大纲均规定,地理教学要“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但是为了使学生认识人类如何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利用和改造自然来发展生产,也应该讲述必要的经济地理知识”[5]。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地理教学以区域地理为基本内容,以自然地理知识为重点[3]。其中,在世界地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如何对待地理环境,从事生产活动,才讲述必要的经济地理等知识。即使是中国地理教学中,也主要讲述自然地理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内容,并从全国地理的角度阐明利用、改造自然的一些主要问题。

2.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从保护环境到协调人地关系

80年代初期,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仍沿用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强调中学地理教学应帮助学生树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观念,但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开始重视教育学生要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环境,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学地理教学中首次提出关于保护环境及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例如,1982年版《高级中学课本地理》的“说明”中专门指出,要使学生对如何合理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具有比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9]。在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首次不再提“改造自然”的说法,而代之以“使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0]。

3.90年代中期以来:可持续发展观成为主线

90年代中期,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对学生进行人类发展观教学的要求。例如,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提出:高中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11]。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地理教材要“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12]。而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 》则指出,要使学生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以及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观念[13]。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则指出,要“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14]。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则提出,要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15]。这个课标还强调,要使学生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二、全球意识及国际视野

1.50年代到70年代:冷战思维主导的国际主义

此时期中学地理教学对学生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培养,受第二次大战后冷战格局形成及冷战思维的影响,强调对学生进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教育。例如,1954年版初中《世界地理》课本“出版者的话”指出,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6]。为此,要使学生系统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概况,对其政权性质、经济发展则仅简要介绍。1956年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则进一步明确指出,要使中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制度上的根本差异,认识到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以使他们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8]。

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为了增进学生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了解,讲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性质和必要的风土民情、名胜古迹等[5]。而且,明确规定选择要讲述国家的三个标准:第一,在较长时期内对国际形势有显著的影响;第二,在地理上有显著的特点,如疆域大,人口多,或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有显著的特点,或在交通、军事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三,同我国相邻,按照上述标准,并考虑到教学时间,讲述的国家数量为八十个左右。

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精神[3]。为此,地理教学活动应贯穿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精神,使学生对全球有个战略概念;世界地理教学中选讲的国家中第三世界国家要占三分之二以上;对各个选讲国家的教学内容要以自然地理为主。此外,为了使学生认识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如何对待地理环境,从事生产活动,可以讲述一些必要的经济地理等知识。

2.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为适应对外开放而转变

该时期是适应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要求,对学生的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培养从强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全球变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意识的转变时期。1982年版的《高级中学课本地理》首次提出,中学地理要讲述当前世界性的环境问题[9]。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则要求,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的政策教育[10]。1991年版的高中《地理(选修)》课本“说明”则指出,通过讲授部分国家的地理,了解这些国家处理人地关系的经验、教训,从中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有助于学生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教学目的之一是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外交政策,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16]。1995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强调,要培养学生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17]。

3.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全球意识

20世纪末以来,以全球变暖和海面上升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变化受到各国政府重视,同时伴随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培养重点转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全球意识。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规定,地理教学要使学生学会从全球和未来认识环境,培养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11]。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地理教学要反映全球变化形势,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12]。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进一步指出,要使学生了解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14]。2011年颁布的现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则明确规定,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15]。

三、世界观价值观

1.50年代前期: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学地理教学就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51年版初中《本国地理课本》的“编辑大意”指出,初中地理教学要“启发学生建设新中国的信心,加强其对祖国人民、对劳动的热爱”[2]。在1952年版初中《中国地理》课本的“出版者的话”中,要求使中学生认识到“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自然条件的优越完备,各种资源的丰富齐全,以及数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之下的广大劳动人民,在这片锦绣河山上辛勤劳动的伟大成果,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行动,启发学生认识如何利用自热、改造自然,树立起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和决心”[7]。1954年版初中《世界地理》课本的“出版者的话”则提出,要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精神[6]。而1952年版高中《本国地理》的编者在“改编说明”中则自我检讨到,“本书前两次的改编,没有充分地发扬爱国主义”[4],这也说明当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

2.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注重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观教育

这个时期,中学地理教学开始重视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教育。在1956年颁布的新中国成立后首个《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首次明确规定,中学地理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果断性、坚忍性和战胜困难的决心,以及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的观念”[8]。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则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5]。

3.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增加历史唯物主义和国情教育

该时期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除了增加了历史唯物主义教学要求外,其教学内容开始重视对国情的教育。例如,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地理教学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做指导,教师要善于结合地理知识的讲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要防止脱离地理知识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3]。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则强调,中学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的政策教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地理知识教育、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统一[10]。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首次提出,中学地理教学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的国情、国策教育[18]。

4.90年代中期以来:讲授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

该时期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受到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双重影响,更加注重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和发展需要的内容。1995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17]。1996年颁布的《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则要求,地理教学要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并首次提出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其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11]。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地理教学要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12]。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则进一步提出,要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3]。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现代地理价值观的形成。2003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提出公民教育,规定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作为未来公民所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善待环境、真爱地球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4]。

2011年颁布并正在实施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应使学生学习对生活、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和地理素养的公民[15]。

四、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启示

1.我国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落后于同期国外主流发展观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在经历了“二战”后全球经济快速复兴及工业化加速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危机事件,各国学者和政府开始反思工业社会时期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其协调问题。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19]一书,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词。1972年,美国学者Barbara Ward和Rene Dubos的《只有一个地球》[20]问世,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2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斯德哥尔摩宣言》[22],均强调“保护环境”“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等理念。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可持续发展”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23]中首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得到与会者承认并成为共识。此后,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主张的主流发展理念,并逐步付诸发展实践。

如前所述,在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30年里,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一直强调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目的的教育理念。直到1982年,中学地理教科书中才首次出现了“保护环境”的教学要求及有关内容,但仍强调“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1986年首次提出使学生了解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不再提改造自然的说法。1996年首次提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003年首次要求中学地理课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2011年提出要教育学生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进一步明确了要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的目标要求。因此,我国中学地理教育中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演变,曾一度落后于国外人地关系及人类社会发展观的认识变化20到30年的时间。

2.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对生态文明发展影响深远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环境生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开垦耕地、洪涝防治、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及流域下垫面变化。从50年代初开始,许多地区把大面积的荒地被开垦为耕地,60年代兴起的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大量坡地被改造为水平梯田,期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群众运动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全国大小河流上游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导致河流中下游径流量发生了很大变化,水库修建的高峰期为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此后陆续持续到80年代初期。与此同时,50年代末期的“大跃进”运动和快速发展的森林工业导致原始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总体上,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工业化程度整体水平较低,其空间布局主要集中在部分大中城市,我国大部分国土范围内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状况较好,环境污染限于大江大河的局部河段和部分大中城市,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不显著。但是,从80年代开始,伴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先是80年代大量乡镇企业在广大城乡遍地开花,后是90年代以来大量高投入、高消耗产业的发展,我国陆地和海域的环境污染程度迅速提高,生态系统迅速退化,污染区域迅速扩展到广大农村和小江小河,资源枯竭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从我国劳动者和管理者的教育背景看,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在50、60年代陆续接受中学教育,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起陆续加入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建设;50年代出生的人在60、70那年代陆续接受中学教育,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开始陆续参加工作;而60年代中前期出生的人在70年代和80年代前期陆续接受中学教育,从70年代末起陆续参加工作。此后,这些年代出生的人在80年代以来的30多年中,先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开放的中坚建设力量和各级领导层的骨干。即使考虑到一些人在成年以后的思想认识发生变化,这个巨大的群体在他们中学时期初步形成的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所亲身经历的人地关系调整体验,不仅会对他们的生活、生产乃至领导、决策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影响到广大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而且会对全社会的环境情感态度及价值取向产生长远的影响,当然会对最近30年中我国人地关系演变及今日资源环境问题及生态系统的恶化产生影响。

3.重视青少年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首先,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地区)政府、学者及广大公众的主流发展理念,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我国当前的资源环境生态现状已经不能支撑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科学合理地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再次,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支持其生存的资源环境生态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生态质量及其不断改善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处理发展、资源、环境生态关系的实践及其经验教训看,我们要重视中学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以其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在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面前,广大人民群众开始自觉反思自己的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境理念和意识基础。其次,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出生的人已经逐渐成为国家建设的劳动者和管理者、决策者队伍主体,他们在中学时代及以后的大学时代已经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观、全球意识和世界观、方法论,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力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其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是在中国农业社会时期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准则,尽管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曾一度被忽视、遗忘乃至批判,但是它相对于其在过去数千年中的盛行是微不足道的,仍有十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今后,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潜意识里的“天人合一”思想,赋予它符合现代全球化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新内涵,使新一代的中学生树立基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的现代环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引领和人力资源素质支撑。

[1]田世英.高级中学自然地理课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

[2]曾次亮.初级中学本国地理课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4]王成祖.高中适用本国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6]颜酒卿,周光岐.初级中学课本世界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

[7]王钧衡,田世英,陈尔寿,等.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9]陈尔寿,刘淑梅,吴履平,等.高级中学课本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11]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6]刘淑梅,韦志榕,王民,等.高级中学课本地理(选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9]蕾切尔·卡森著,吕端兰译.寂静的春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0]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思.只有一个地球[R].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

[21]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R].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

[22]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宣言[R].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

[2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R].东京: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

猜你喜欢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教学大纲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NO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由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组成的新数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