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县向义镇中心学校 范群英
小学语文之活学活用
四川省威远县向义镇中心学校 范群英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每次期末测试后笔者常常惊异于一些平时才华不出众的学生比平时聪明好学的学生成绩好。语文测试成绩相当的几个学生,他们的语文素质可能有天壤之别。所以,我们不能把语文书当成了一种工具,也不能单单把语文测试当作检验学生学习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的依据。歌德说:“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益比任何一本书都好。”生活和书就如水和鱼,没有足够澄澈的水,鱼儿只能苟延残喘,最后连生命也保不住了。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学习每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如果只是为了背诵考试,那不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的确如此,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小学语文 活学活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喜欢读童话故事,这些故事既充满了作者的想象力,又折射出人间的真善美、假丑恶。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继续想象,如有的学生读了《丑小鸭》会想:丑小鸭回到鸭群里,他会说什么,做什么?鸭妈妈和他的鸭兄弟又会想什么,做什么?丑小鸭未来的生活会怎样……笔者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既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也让学生明白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既不嘲笑歧视别人,也不悲观沉沦,学会主宰自己的人生。学生将故事融于生活,明辨是非,初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笔者每周组织一次班级讲故事活动,学生可以讲自己读过的故事,可以讲电视里、电脑上看到的新鲜事,可以讲周围人及自己身上发生的有意义的小事,孩子们对这件事有何感悟。学生不仅局限于书本,他们走进学校、家庭、社会,学会了用明亮的眼睛观察生活,自然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语文所需要的观察能力、说话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学生读完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后常常会产生联想,也有充溢在心里的许多情感。这时,我们一定要给学生一个表达的出口。但有些故事跟学生所处的环境、时代有很大不同,如果我们非要把学生放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里谈感受,未免太牵强做作。例如,学生读了《凡卡》一文,笔者并没有要求学生写课后布置的续写作业《凡卡把信寄出去以后》,因为笔者觉得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只会编出千篇一律的故事。笔者让学生观看有关孤儿自立自强的纪录片,让学生写写我们这个年代的孤儿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写真事,道真情,学生从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受到很大触动,情感得到了较大深华。
生活中难免有不能或是羞于面对面表达的话,这时,孩子们可以一展自己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家人不在身边时,有事可以留个便条;和父母生闷气时,可以给父母写封短信;朋友有矛盾时,可以留封真诚的信;劝慰他人时,来一张洋溢真情的小纸条;思念远方的亲人时,可以写封深情的信,传递关怀和温暖……笔者还鼓励学生常写日记,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笔尖下记录真事、真情。
我们班每个星期都会开展一次班队活动,有时设定有意义的主题,有时是学生对人生百态的自然演绎。形式也会不拘一格,深情的演讲、动情的故事、幽默的小品或是新闻实事的讲述和讨论。教室作为学生尽情施展的舞台,学生组织主持,将五味人生展现得淋漓尽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无论美术、音乐,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不过,有些学科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是生活的在现;有些学科以生活为基础,加以夸张,赋以感情,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而语文,更是涉及方方面面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它也具有变化和美感,体现了文字之外蕴含的魅力。学生如果没有多元化的兴趣和知识,学语文就犹如单调乏味的旅程,怎能欣赏到最绮丽的风光?
有人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而社会,就是学生行动最大的舞台。笔者会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作品展、博物馆,参加公益活动,学会小制作、小发明,参与班级大小事务。要求家长给学生施展才能的空间,让孩子走进田间地头,学着料理家务,学会卖菜,学会与陌生人交流,会给亲友准备礼品,外出旅游能提前准备物品、能策划旅游行程,会照顾家人……学生经历多了,智慧也多了,语文的素材积累也多了,语文学习就更加游刃有余。
孔子说:“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生活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我们培养的不是分数高,情商低的学生,语文是培养学生情感,塑造学生灵魂的最好学科。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还要培养学生实际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走进生活。
ISSN2095-6711/Z01-2015-08-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