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王 瑛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化普及的表现,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大力扶持高职教育的今天,许多高职院校都以此为契机,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高职院校在教学信息化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想方设法采取有效手段加以解决,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1.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存在瓶颈。信息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采用信息化教学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提高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引入信息化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广大高职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将信息化教学笼统地认为就是信息传递,把信息技术媒介当成是信息的呈现媒介。并且,在高职院校中教师结构不均衡,对于教学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教师根本就不了解信息化教学,更谈不上利用信息化教学。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盲目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造成教学的过程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局面,致使信息技术运用于高职教学中出现瓶颈现象。
2.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实质性转变,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相匹配。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更新,尤其是移动手机的普及,移动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一些全新的学习模式开始在教育教学中应运而生,那就是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是今后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主导,它主要通过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来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泛在学习是指随时随地学习、非正式的学习,随时通过计算机等设备进行学习,从而带给学生全新的教学视角。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社会岗位需求为教学的宗旨,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重视,而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却不够重视,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比较符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提高高职学习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育学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高职学生当前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学习。而广大高职教师对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数字信息化教学还比较陌生,不能真正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中,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
3.硬件、网络条件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建设,也是信息化教学的保障,重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基础建设滞后于校园建设。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各大院线需要探索发展出一条有各自特色的高等教育职业技术道路。为了尽快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大都应用于扩大校园规模,重点是解决校舍等方面,而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建设却显得比较落后,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需要。二是信息化资源建设滞后于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投资工程,需要科学指导,统一安排,协调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往往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缺乏科学的规划,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比方说有的高职院校为了追求信息化建设的表面现象,对于硬件的投入比较重视,应有尽有,而对于相配套的软件建设和教学资源的投入比较匮乏,形成了硬件建设风风火火,软件投入不相协调的局面。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成了教职工聊天、娱乐的工具,根本没有发挥校园网络在教学信息化方面的应有作用,形成了信息化教学的孤立局面。
4.教学模式改变不彻底,缺乏应有的创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未来高职教育的趋势,在信息化建设日益发达的今天,为高职院校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教学模式上比较落后,虽然信息化建设搞得如火如荼,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却比较少,仍然不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往往是用着新技术,走着旧路子,有的高职教师将先进的信息网络仅仅当做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一种工具,这与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教学初衷是不相符的。
1.提高信息化教学认识,构建有序的信息化教学体系。要想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完善和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而这涉及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还覆盖教研、管理等各个角落。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学生都应该认识到,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并不单单是硬件设施的投入和信息技术的引入,而是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的一系列变革。要想实现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全方位地进行教育改革,特别是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要营造信息化建设共建、共享、共用的良好氛围,使人们树立信息化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全面普及。同时,为了能够构建有序的信息化教学体系,高职院校要积极成立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推进。要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小组,负责高职院校信息化规划建设的科学发展,负责审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阶段性任务,以及相关政策法规,保证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发展。如果有条件的话,高职院校要建立信息主管体制,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信息机构系统,全面规划和管理高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2.结合实际,实行信息化教学的统一规划。要想实现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有序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做到科学规划有利教学是关键。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高职院校在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中要做到三思而后行,在硬件投入、软件引进、信息资源投资等方面要实现科学合理的分配。最大限度地实现科学性和优化性,要能够协调投资的比例,发挥最佳的效益,在建设投资上要按照统一规划,逐步实施的方法进行,避免浪费资源。
首先,在硬件投入上重在实用。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来说,由于硬件设备的更新比较快,在资金投入上要做到科学规划,避免无辜的浪费,要坚持先进性、标准性、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全覆盖。特别在配套设施的建设上,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将实用性放到首位来看待,实现硬件投入的最优化。
其次,在软件引入上重在共享。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软件应用上要体现统一、方便、简单的原则,要将教学、管理、科研等应用软件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统一化和规范化,比如说在多媒体教学平台、视频会议、教务管理等方面要尽可能地实现统一标准,采用统一的认证管理,这既能够达到数据的共享,又有利于操作管理,从而构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管理的集成平台。
3.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衔接。在新的学习方式不断涌现的今天,特别是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深入推进,对于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新时代下高职学生学习方式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高职院校要重视新方法的吸收和运用,努力为新的学习方法搭建良好平台,积极构建高职院校的移动网络平台和移动学习、泛在学习资源建设。面对信息化教育浪潮,翻转课堂、微课等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引进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促进了教师和学生 ,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包括答疑解惑、运用知识、合作探究等,使学习个体化,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微课主要是视频教学,它具有主题突出、资源丰富、方便快捷等特点,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衔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4.重视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高职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并不是简单的手段运用,而是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的根本性变革,广大教师要从观念上彻底转变,积极摆脱高职教育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勇于探索和创新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改革上的价值,通过信息技术变革,来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了进一步转变高职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必须要重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工作。通过对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思想,提升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增强高职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到有效改革和进步。同时,高职院校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经常性地采用“高层次专家讲座”“一线教师教学应用辅导讲座”等形式开展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在教学方向上要予以正确引导,鼓励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特点,将信息化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从教师运用、学科利用、课时采用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全面覆盖,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全方位渗透。同时,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评比活动、多媒体教学评比、教学设计比赛、微课制作比赛等相关活动,组织教师经常性地参与,引导和鼓励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普遍性。
总之,高职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一定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改革信息化教学的手段,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培养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1]符虎刚,李书琴.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价值工程,2013
[2]孙 斌.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2
[3]王庆国,赵 倩.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4
[4]毛茫茫.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探索[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