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狮学院 朱亚敏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但由于大学物理本身知识点理论性较强,概念较抽象,再加上大学扩招的影响带来的学生质量的下降,以及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学校对大学物理课时的压缩等,使类似我校的一些三本学校,大学物理教学困难重重。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无力改变这些现状,所以就只能面对现实,从自身出发,寻找一些可行的方法改善大学物理教学质量。
作为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我们的学生。三本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弱,自控能力低;上课不抬头,下课不写作业,还时常缺课。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有学生告诉我他物理没学好,就是因为不喜欢中学时的物理老师。可见,学生对教师的喜恶也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学习。所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首先得让学生喜欢我们。“90 后”的学生特别自我,尤其是三本学校的孩子们。鉴于这些,作为三本学校的教师,要让学生喜欢我们,我们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汗水。
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即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上课的姿势、表情,甚至每一个手势都是否得体。另外,教师的衣着打扮须端庄大方,适合教师身份;言谈举止须文雅礼貌,使人愿意接近;待人待物须讲求方法,乐于助人。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补充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平时多积累,与学生步调至少要保持一致,广泛汲取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综合能力。此外,还应该对物理学科相关的新技术、新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满足处于高科技飞进时代的学生的好奇心和知识欲望。
再者,教师要把自己沉醉到课程当中,不能只讲课本,跟学生要有心的交流,燃烧学生,尊重学生,用爱的心去看学生。只有做到这三点,学生才会喜欢物理教师。
学生们认为物理就是由一堆枯燥的语言、看不懂的各种公式、天书似的理论和繁复的推导过程的堆积,且没有一点用处。要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并且让他们喜欢物理课,教师该如何进行教学。
1.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师在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历史上的史料或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来引入或讲解新知识。例如,在光的本性一节,可以从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和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之间的争论引入,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引入不仅可以帮助建立正确的物理图像,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和求知欲,学生只有对物理课感兴趣,才会喜欢上物理课。
2.以悟导悟,感化学生。教师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感悟适当得穿插贯穿在讲课的过程中,去引导学生感悟。例如最近大家听到最震撼的一句话是:“移动说,搞了这么多年,今年才发现,原来腾讯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还有近年特别火的两部电影——《泰囧》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搅乱了当今中国的电影界,它们的导演是演员。这些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跨界的重要性。在不远的将来,什么人才最重要,跨界的人才最重要。大家是学理工科的,但如果对那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的东西,也都会点,再懂一点人性,那以后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马云、马化腾。学生在物理课上收获了生活的经验或道理,他们就会喜欢上物理课。
3.挖掘物理学中各种美的因素,适时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物理学中有许多成比例、有组织、呈对称、简单、和谐与多样统一的内容,蕴含着一种科学的美感。例如,牛顿第二定律:F=ma,就是一种美,结构美、简洁美。美并不仅仅出现在课本的知识中,也每时每刻存在于教学中,又如教师语言的流畅、丰富多彩,语调的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等,也会给学生强烈的美感。如果在物理课上,处处都能体会到美,学生能不喜欢上物理课吗?
大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光喜欢上物理课还不行,重要的是,如何能让学生有效得参与到课堂当中?
我们可以通过给出一些小的物理现象,引导同学们去思考,并让他们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去解释。例如,笔者在讲动量定理之前,给大家说了这样一个现象,早上在来学校的路上,笔者开着车,突然听到一声很大的响声,然后发现车的挡风玻璃上破了一个洞,笔者有些不解,在大城市宽敞、干净的大道上,怎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笔者让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写在纸条上并交给我。笔者再把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念出来,大家都很认真得在听,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到底是什么。最后,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们又一步一步思考,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以这样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寻找答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有效得参与到课堂当中。
利用校园丰富的网络资源,在网络平台上建立课外辅导答疑体系,帮同学们解决疑问和难题。
关于如何上好大学物理是所有物理教师都非常关心的事情,以上只是作者的几点小思考。
[1]安崔萍,徐进霞.关于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的探索[J].学问·科教探索,2008
[2]于 凯,杜晓虹,王鹏飞.提高三本学生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