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视角下的健身市场发展模式研究

2015-03-31 04:32:15周海琴
电大理工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群体消费

周海琴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扬州 225000)

体育经济视角下的健身市场发展模式研究

周海琴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扬州225000)

在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也愈发强烈,由此带动了一批流行产业的发展,如健身。健身市场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了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的需要。本文将从体育经济的视角对健身市场的发展模式予以研究。

体育经济;健身市场;发展模式;问题;解决措施

1 国体育经济发展状况简述

体育经济是指以生产、经营为发展的根基,通过将群众的体育活动形成一种经济消费行为,进而形成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特殊行业。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并成为了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项目。“十一五”时期,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价值高达2220亿,占GDP总量的0.55%,增加了337万人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的体育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每年达到100亿元左右,这对于拉动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体育产业也寻找到了更为有利的发展契机,迎来了更为璀璨的发展时代。

从对体育经济市场投入调查结果中得知,我国政府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予以了资金上的支持,这也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视,也促使了健身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健身市场已经形成了品牌效益,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全国各地蔓延[1]。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如发展不平衡、经营管理不善、消费混乱等现象,这些不利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健身市场的发展速度。为此,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管理者要对健身企业发展中现存的问题予以重视,并采取妥善的解决措施,以保证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我国健身市场发展现状

2.1市场发展不平衡

由于收入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体育消费水平不平衡,从消费指标上看,存在着东高西低的状况,经济发达地区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要远高于周边城市,有些地区甚至没有此项消费支出。

2.2发展环境不成熟

健身市场的硬件设施、技术指导以及消费氛围等都存着不足,虽然国家对体育市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也暴露出了体育行业自身创造价值的不足。有的健身场所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收益,遂缩减了健身器材的购买成本,这已经成为了健身市场为寻求发展使用的最普遍的方式。除此之外,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健身场所的租赁成本每年都在攀升,这也给健身馆经营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在没有客源的情况下,很多健身馆都选择转让或者转行,无形中桎梏了健身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3营销手段有限

一些健身娱乐场所实行会员消费制度,此种制度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拉拢客户,形成一定数量的重复消费,但因消费制度单一,消费水平不高,会员折扣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是很难寻求到长远发展的。实行大客户营销方式,在满足群体消费的同时,又能扩宽自己的业务量,可谓是一种极佳的营销策略。但目前这种大客户消费策略在健身市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2]。从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健身企业没有设立大客户开发部门,即使有,也没有针对性的维护人员,这就造成了大客户消费群体的流失,经济效益自然就会降低。

2.4定位消费群体不明确

健身俱乐部在制定服务项目的时候,要确立消费群体。目前,健身俱乐部的消费群体并没有针对性,消费市场针对的是普通大众消费群体,很少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服务项目的具体划分或者是定位,俱乐部服务深部不足,很难进行大范围的市场推广。因无法与客户建立起个性化的服务体系,所以,很难维系长期固定客户,造成消费群体流失,降低经济收益。

3 解决健身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3.1提升健身理念

体育经济视角下的健身市场应向城市消费群体靠近,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城镇发展。倡导休闲健身理念,营造健身舆论氛围,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手段,为健身运动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3]。同时在企业内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身教学培训指导活动,树立品牌形象,使员工具备全面健身指导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健身运动的开展服务。

3.2准确捕捉消费人群

健身市场的良好发展和运营,需要有正确的发展战略为引导,同时找准市场定位。在以推动全民健身为发展战略之后,为了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需要以市场为依托,积极进行人员培训工作,以便为战略目标的施行提供人才。同时实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以及服务为辅的经营模式,可以不同程度上满足健身人群对服务消费的要求,通过积极的服务以赢得消费者的好感,从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为培养长期稳定的客户消费群体创造条件。

3.3对健身市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我国健身产业运营的好坏的一个重要保障便是健身市场是否规范、有序。因此,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对健身市场实行制度管控,政策管理,严把消费市场关,以规范健身行业的市场行为。加强政府指导力度,对健身市场改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打破健身产业的垄断局面,以引导健身产业的有序、规范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3.4立足长远发展目标

健身俱乐部想要招揽生意,保证客源,选址很重要。消费群体不可片面,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地兼容,则可保证经济消极。在选址方面,首先交通要便利,不仅利于寻找,同时也能面向更多的人群,同时注重俱乐部环境,提倡绿色,让人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获得一个舒心的环境。一些健身俱乐部虽然具有优越的地位位置,经营环境也不错,但却没能长久地经营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经营模式不合理,没有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这些企业往往在最初经营期间显得十分火爆,短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在一段时间之后,客流量呈现出了明显下滑的趋势,门庭逐渐清冷,此时,若想再挽回不利局面已经十分困难了,为此,要及时地转变经营策略,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以重塑企业形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发展及经营管理方面对高科技的依赖愈来愈严重,这主要是因为高科技手段为人们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对健身市场的管理,也可以采用网络化经营模式,以总店为基础,通过网络建立一个系统的客户信息平台,这有利于寻找到大客户群体,同时也能及时地掌握客户的需求,这对于维系长期稳定的消费群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网络化经营模式使客户信息更容易查找和管理,使客户信息管理更为便捷。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就需要与时俱进,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采取适宜的经营管理模式,以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在社会需求多样性的情况下,体育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为了追求品质生活和身体健康,积极地进行健身活动,健身市场在为人们提供健身服务的过程中,因管理模式不完善,管理人员服务深度不足,目标群体不明确等不利因素的出现,出现了波动性发展。在国家对体育经济发展予以大量资金支持的同时,健身市场除了依靠国家的扶持之外,也要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想要立足长远发展,需要解决内部管理以及人员素质问题,同时采取新近的管理模式,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如此,才能使企业向着长远发展的方向迈进。

[1]尤洋,于江洋.从健身俱乐部停业引发的对中国健身市场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3):17-22.

[2]陈雪娟,牛小洪.我国健身市场人才需求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4,35(4):80-84.

[3]游庆,姜山.试论体育经济视角下的健身市场发展模式[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24(11):285-285,286.

(责任编辑:文婷)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群体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小康(2021年1期)2021-01-13 04:56:24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关于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交易所的思考
40年消费流变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0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08
新消费ABC
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 03:42:21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