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的结合

2015-03-31 02:54:01张雪丽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探究

张雪丽

(大连市第十一中学,辽宁 大连 116031)

谈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的结合

张雪丽*

(大连市第十一中学,辽宁 大连 116031)

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都是高效课堂的重要载体,而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的结合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

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结合

高效课堂是高中课堂改革的核心。高效课堂有两个重要的载体,一是学案导学,二是小组合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

一、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的契合性

在高效课堂的目标下,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是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契合性。学案导学是高效课堂的主要载体,当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便成了高效课堂的抓手。学案导学,关键是 “导”,宗旨是 “学”,形式是“案”。学案导学依据教师课前制定的导学案,它主张“服务于学”,最终极的追求是“会学”和“创学”。导学案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学法,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传统的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是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的二次课程开发。导学案的这些特征,恰恰与小组合作的宗旨互相契合,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有利于学案导学的实施,从而可以相得益彰,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小组合作是高效课堂的主要操作手段,当它与学案导学相结合,便成了高效课堂的催化剂。小组合作早就被证明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这一切正契合了学案导学“服务于学”的宗旨。也就是说,学案导学更加有利于小组合作的推进。

二、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要使得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有效进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学案与小组合作的设计要互相融合

导学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导学案的主体性,即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方案与设计,而非方便教师讲授的拼盘与堆积。导学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探究性,坚持尽可能少给结论多给过程,即引导学生由“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到达“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合作性,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的设计也需要有利于导学案的推进。教学实施过程中,四人一组是相对最好的小组编配。少则合作不充分,多则容易出现有人游离于合作之外的现象。四人小组中,要有一个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总体讲解和提问;要有一个非常认真的学生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要有一个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用来展示和讲解;还要有一个相对成绩靠后的学生和大家共同提高。在分组时,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从而实现小组共同发展进步,更好地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2.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要体现层次性

学生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无论是学案导学还是小组合作,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设计的时候要体现层次性。导学案在自主预习,课堂探究及课后习题的设置上面,都要体现层次性。问题的设计可以分为A、B、C三个层次,C级问题为全体同学可以完成的,大多为基础知识,从教材中或材料中能够找到信息;B级问题为70%~80%的同学能够完成的,大多可以从材料中找到相关的信息,稍加提取即可;A级问题稍难,大多选用高考原题或者模拟试题,需要合作探究或者教师讲解提升。三级问题设计环环相扣,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以提升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分组的时候要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原则,第一,小组成员的成绩应当有所差距,最好是一个A层,两个B层,一个C层;第二,不同小组之间的差距应该很小,尽量保持一种平衡。在分组中可以采取班级核心法、具体定位法、互助互学法等分组方法。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以及互帮互学,就能够快速共同提高,最终达到学弱生到学优生的转化。

3.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要长期坚持

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模式,要想取得显著的效果,最终实现高效课堂,必须要长期坚持。也就是说,必须假以时日,绝非一蹴而就。而想要保持学生长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热情,除了教师的长期坚持和付出,另一个重要的有效工具就是科学的评价。适时适当的激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让这种教学模式走得更远更成功。实践中,评价的维度有很多,机制也非常灵活。比如量化管理制度、学科管理机制与班级管理机制的结合、小组合作机制的适时调整、多角度的课堂评价机制、积累机制、定期学段奖品机制、各种PK赛及小组赛机制等。通过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教师尽可能地创设了一种主动愉悦的教学氛围,使教师乐教、善教,学生活学、会学,最终实现高效课堂,提高了教学质量,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

4.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要加强指导,形成流程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个别学生起主导作用,其他学生参与度不高,表面看起来小组合作轰轰烈烈,实际上缺少小组内部的真正探究和有效交流。小组合作的纪律和效率不能同时兼顾,为讨论而讨论的现象时有发生。为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小组合作的具体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案设计的可操作性。学案设计的一些问题要具体落实到人,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任务分配,明确小组任务分工,使得学生个人独立活动和小组成员协作交流有机结合。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目前形成的流程基本如下:①学案反馈,目的是为了掌握真实的学情调整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②合作答疑,在小组内解决层次较浅的问题;③教师点拨,解决小组自主学习后仍有困难的问题;④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合作互助,探究解决问题;⑤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这些环节环环相扣,任务分配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相结合,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团队精神,有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了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的高效性。

陶行知先生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端而不是个终结。要将技能在受教人的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走样,那才是终结。”学案导学“依案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强化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热情,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科能力,实现高效课堂。或许,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教学模式会更好地承担这一“终结者”的任务。

On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Plan Guidance and Group Cooperation

ZHANG Xue-li
(Dalian No.11Middle School,Dalian,China 116031)

learning plan guidance and group cooperation are important carriers of efficient classes,and the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plan guidance and group cooperation is a trial of a new way of teaching.

learning plan guidance;group cooperation;combination

G632

A

1008-388X(2015)03-0062-02*

2015-07-27

张雪丽(1975-),女,河南邓州人,中学高级教师。

知然]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