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万军, 黄永成*, 郭 军, 张贵峰
(1.吉林省烟草公司长春市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2.吉林省烟草公司,吉林长春 130021)
上部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吉林烟区烤烟质量的影响
董万军1, 黄永成1*, 郭 军1, 张贵峰2
(1.吉林省烟草公司长春市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2.吉林省烟草公司,吉林长春 130021)
[目的] 针对吉林烟区的气候条件与生产实际,开展上部烟成熟度研究。[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烟区烤烟上部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烤烟上部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与采收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烟叶鲜干比、烟叶收缩率同采收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方面,以8~9成黄采收处理表现最好。[结论] 研究可为进一步提高吉林烟区上部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满足卷烟工业企业品牌配方需要提供参考。
烤烟;上部烟叶;质量;采收成熟度
好的上部叶在现代混合型卷烟和低焦油烤烟型卷烟叶组配方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卷烟香味及其风格至关重要[1-2]。国内外关于采收方式对提高烤烟上部叶品质的研究很多[3-14],普遍认为改变上部叶的采收方式对改善上部烟叶的质量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带茎采收能够使顶部叶充分发育、成熟,烤后烟叶正反两面颜色反差小,减少杂色、挂灰烟的产生。吉林烟区无霜期相对偏短、有效积温偏低、春迟秋早自然条件明显,另外,该烟区烤烟生产中缺少成熟采收的量化指标,常常出现上部烟叶抢采现象,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地区部分上部烟叶烤后出现身份较厚、结构紧密、青筋杂色、僵硬凸显、化学成分欠协调、青杂气较重、香气质差的现状。为此,笔者针对吉林烟区的气候条件与生产实际,开展上部烟成熟度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该地区上部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满足卷烟工业企业品牌配方需要。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品种为吉烟9号,试验田栽培条件一致、农事操作相同。采收方式为上部烟叶5~6片一次性集中采收,以顶部2片烟叶成熟度达到设计要求作为采收标准(表1)。每个处理挂牌标识80株,所采烟叶编系3竿(重复3次)。各处理挂置在同一密集烤房内2层中间,烘烤技术均按当地密集烘烤技术规范进行。
表1 上部烟叶不同成熟度处理
1.2 试验要求及观察记载项目 各处理鲜烟成熟度描述,对鲜烟和烤后烟称重,计算鲜烟(干烟)单叶重、鲜干比等;按照GB2635烤烟国家标准,对各处理烤后烟叶进行外观鉴定和分级,计算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均价和组别比例;各处理分别取B2F等级2 kg供常规化验分析和评吸鉴定;对各处理烤后烟叶进行称重测定,以计算各处理单叶重。
2.1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根据GB2635烤烟国家标准,对各处理烤后烟叶进行了外观质量评价(表2)。从6项指标评价看,T3处理的外观质量明显好于T2处理和T1处理,初烤烟表现出颜色橘黄、成熟度好、结构疏松、油分足、弹性强、光泽鲜亮、正反两面颜色相近、闻香突出的外观特征。
表2 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2.2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鲜干比的影响 从表3看出,T3处理的单叶重高于T1处理2.68 g,同比T2处理相近似。但在3个处理的鲜干比中,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各处理的鲜干比值呈现出较强规律性,即上部叶随着成熟度的提高,鲜干比值呈衰减趋势(T3 表3 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单叶重与鲜干比 2.3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收缩率的影响 表4是20片挂牌标记的烤前、烤后上部烟叶的实测平均值。从表4看出,T3处理的叶长、叶宽收缩率均小于T2处理和T1处理。并在3个处理的长、宽收缩率中,各处理呈现出较强规律性,即上部叶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收缩率呈现递减趋势(T3 表4 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收缩率 2.4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物理性状的影响 从表5可看出,在各处理的叶尖、叶中、叶基厚度中,3处理的叶基厚度均低于叶尖和叶中,并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叶基厚度呈现递增趋势(T3>T2>T1)。在各处理的密度中,3个处理的叶基密度同样低于叶尖和叶中,并且采收时间对其影响不明显。这表明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对厚度与密度中的叶基产生一定影响,但对叶尖、叶中影响不显著,不存在相关互作规律。 表5 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厚度与密度 2.5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根据GB2635烤烟国家标准,对各处理烤后烟叶进行了烟叶分级与统计。从表6看出,在上部叶的不同成熟度试验中,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各处理的经济性状存在明显规律性,即随着上部烟叶成熟度的提高,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均呈现递增趋势。以T3处理效果最好,烤后烟叶黄烟率达97.73%,上等烟比例97.73%,均价比T2处理和T1处理分别高出2.72、5.74元/kg。T2处理次之。 表6 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性状 2.6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从表7看出,各处理化学成分基本协调。3个处理的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普遍偏高,而烟碱含量存在偏低趋势,以T1处理更为偏低。淀粉含量与各处理的相关性不明显。3个处理的钾含量≥2%、氯含量﹤0.3%,表明该烟区的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配伍性)较好,烟叶氯含量可通过栽培措施作适当提高。 表7 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 % 2.7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影响 从表8看出,在上部烟叶不同成熟度中,T3处理的两糖比、钾氯比均高于T1处理和T2处理。而T1处理的糖碱比、氮碱比却高于T3处理和T2处理。T1处理的糖碱比过高,表明烟叶成熟度影响烟叶还原糖和烟碱的含量,上部烟叶成熟度不够将造成烟叶还原糖含量偏高、烟碱含量偏低的趋势。 表8 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 2.8 不同成熟度对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 从表9可看出,在感官评价的3个样品中均为中间香型,劲头和浓度分别处于适中、中等范围内。而T2处理在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方面均好于T3处理和T1处理,以T2处理得分最高,表现最理想。T3处理次之,T1处理最差。这表明在习惯采收基础上推迟上部烟叶的采收时间,适当提高烟叶成熟度,有着改善上部烟叶香吃味的明显作用。 表9 各处理烤后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等级B2F) 烟叶外观质量、烟叶经济性状同采收时间呈正相关关系,以T3表现最好。即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初烤烟表现出颜色橘黄、成熟度好、结构疏松、油分足、弹性强、光泽鲜亮、正反两面颜色相近、闻香突出的外观特征。烤后烟叶黄烟率达97.73%,上等烟比例97.73%,均价比T2处理和T1处理分别高出2.72、5.74元/ kg。 烟叶鲜干比、烟叶收缩率同采收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鲜干比值和叶长、叶宽收缩率呈现递减趋势(T3﹤T2﹤T1)。这表明成熟度的提高有利上部烟叶内含物的积累与转化。 在烟叶物理性状中,各处理的叶基厚度与密度均低于叶尖和叶中。并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叶基厚度呈现递增趋势(T3﹥T2﹥T1)。上部烟叶成熟度对厚度与密度中的叶基产生一定影响,但对叶尖、叶中影响不显著,不存在互作规律。 从化学成分看,各处理化学成分基本协调,但存在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普遍偏高,烟碱含量偏低趋势。各处理的钾含量≥2%、氯含量﹤0.3%,表明该烟区的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配伍性)较好,烟叶氯含量可通过栽培措施作适当提高。另外,上部烟叶成熟度不够将会造成烟叶还原糖含量偏高、烟碱含量偏低的可能。 从感官评吸看,各处理烟叶均为中间香型,劲头和浓度分别处于适中、中等范围内。在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方面,以T2处理表现最理想,T3处理次之,T1处理最差。这表明在习惯采收基础上适当推迟上部烟叶的采收时间,促进上部烟叶成熟度,对改善上部烟叶香吃味均有明显作用。 [1] 杨大光.低焦油卷烟原料探析[J].中国烟草科学,1998(2):41-42. [2] 陈顺辉,黄一兰,巫升鑫,等.我国考烟生产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1(3):34-37. [3] 成本喜,侯留记,熊向东,等.烤烟上部叶一次采烤方法研究[J].烟草科技,1996(6):35-36. [4] 朱尊权.生产优质烤烟特别是上部完熟烟的窍门[J].烟草科技,1995(5):33. [5] 谭青涛,刘光亮,薛焕荣,等.上部烟叶带茎割收一起烘烤的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1997(2):45-46. [6] 徐增汉,王能如,王书茂,等.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660-662. [7] 赵元宽.顶部叶带茎采收烘烤试验简报[J].烟草科技,2004(4):36-37. [8] 许自成,黄平俊,苏富强,等.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内在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13-17. [9] 赖秀清,林桂华,童旭华,等.烤烟上部叶带茎烘烤的技术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6(1):29-31. [10] 徐建平,胡选彪,朱颖勋,等.不同采收方法对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及烤烟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09-1610. [11] 徐秀红,王爱华,王传义,等.烘烤期间带茎采收的烤烟顶部叶某些生理生化特性变化 [J].烟草科技,2006(9):51-54. [12] 袁黔华.一次性带茎砍烤对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6(4):30-31,42. [13] 滕永忠,胡从光,徐建平,等.带茎烘烤的烤烟上部叶的水分散失[J].烟草科技,2007(2):53-57. [14] 陈振国,李建平,孙光伟,等.烤烟上部6片叶不同采收方式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3(6):2522-2526.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Maturity of Upper Leaves on Flue-cured Tobacco Quality in Jilin DONG Wan-jun, HUANG Yong-cheng*, GUO Jun et al (Changchun Branch of Jilin Tobacco Company, Changchun, Jilin 130000) [Objective] Aiming at the climate conditions and production reality in Jilin tobacco area, upper leaves maturity was studied. [Method] Through field experiment,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maturity of upper leaves on tobacco quality in Jilin were studied. [Result] 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appearance quality, economic traits prese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harvesting time, fresh tobacco leaf stem ratio, tobacco shrinkage rate indicat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harvesting time. The 8-9 yellow harvesting treatment has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ensory quality. [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upper leaves industrial availability, and satisfying tobacco enterprise brand formula requirements in Jilin. Flue-cured tobacco; Upper leaves; Quality; Harvest maturity 董万军(1964- ),男,吉林榆树人,农艺师,从事烟草栽培研究。*通讯作者,助理农艺师,硕士,从事烟草栽培、调制研究。 2015-04-17 S 572 A 0517-6611(2015)17-323-033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