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在国家体制转型以及市场化发展冲击下陷入困境,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财政制度的转变以及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的缩减,最突出的表现是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存在着严重的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有限资源分布不均匀、不合理。笔者对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卫生事业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而提出了我国保健事业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卫生保健事业改革措施。
【关键词】农村卫生事业;资源配置;预防保健改革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平衡不合理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卫生事业的公平和效率。但是在商品社会市场化发展影响下,许多部门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把社会效益大国经济高效益的预防保健事业放在次要地位,造成了我国农村保健工作的弱化和发展滞后。
我国农村卫生事业资源配置情况
农村卫生保健人员不足、技术水平低、人员流失严重:预防保健具有社会效益发达,经济效益不显著的特点,因此,在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忽略预防保健事业发展的现象,在人员配置上一般吸收的都是无法胜任医疗工作的或者是不是正规学校毕业的人员,这就造成了我国农村预防保健事业人员不足、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笔者对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调查,发现预防保健从业人员有140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拥有预防保健人员4.7人,约占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人数的6.3%。在岗预防保健人员学历层次较低,其中本科毕业12人,占8.6%,大专毕业13人,占9.3%;中专毕业97人,占69.3%,没有学历的人员占了12.8%。其中获得中级职称的占9%,初级职称获得者占63%,12%的人都没有任何职称[1]。另外,农村预防保健人员待遇较低,收入与工作量不相称等问题导致了保健人员流失大,这种情况对于工作的展开造成了消极影响。
资金缺乏,妨碍了保健工作的开展: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预防投资,这部分资金需要政府全额拨款,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政府缩减了对于农村卫生保健事业的资金投入,这种做法违背了我国预防为主的卫生保健方针。在卫生拨款综述中用于预防保健的比例差异较大,以无锡市为例,其预防保健专项费用占了40%以上,但是某些县区只有10%,另外,预防保健资金分配不平衡不合理,在有的县区卫生保健费用大多用在了县区级的预防保健项目上,下级农村所得的拨款微乎其微,这种情况阻碍了农村预防保健事业的开展,同时缺乏相应的应急体系[2]。
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事业设备不全,既有设备落后:农村预防保健由于经费不足,导致防疫设备缺乏的情况,既有设备比较落后,无法建立相应的疾病检测体系。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设备简陋,在笔者对于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显示,大多数预防保健科最贵的设备是冰箱,其他现代化信息工具相对缺乏;对于疾病的报告大多数以手工制表以及电话通知的方式进行,同时缺乏相应的评估环节,对于数据是否转达到位无法确定。其次农村对于疫情的报告分析滞后,不能及时分析并报告疫情发生的地区、现状和态势等情况;再者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把多数精力用来进行有偿服务。据调查显示参与有偿服务的保健人员占三成左右,有的地方半数的人员都在开展有偿服务。这种情况影响了当地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一旦有疫情爆发,预防保健人员将手足无措,极大的弱化了农村预防保健功能。
农村预防保健事业改革措施
农村卫生保健事业是我国公共卫生产品中的典型,虽然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显著,但是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它关系到我国农村民众的切身利益,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卫生保健事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针对我国农村预防保健事业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系列问题,转变观念、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提升我国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3]。
加大对农村卫生保健事业的投资力度: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农村卫生服务补助政策。公共卫生服务是无法市场化的产品,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所以要划入国家财政预算。因此各地市要编制合理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补贴政策以及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同时要加大投资力度,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正常开展。另外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站在法律的高度确保我国农村卫生保健事业的稳定收入。
将农村卫生预防保健职能独立出来:由政府全额拨款并且承办,建立独立的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单位,独立于医疗事业之外,同时保证其运转经费以及人员工资的到位。改革过去预防保健人员按人头分配的传统模式,应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行分配,将工作绩效和工资挂钩,打破预防保健人员的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
加大农村卫生保健人员培养力度:在人员配置时要坚持择优聘用原则,对于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从业人员进行统一考试,合格者继续留用;对于考试不合格但是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暂时留用,并加大对其培养力度,在业务开展中为其创造学习条件,帮助其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胜任本职工作。其次要完善准入机制,只吸收任用那些正规院校毕业的人员,即便是学历合格的人员也要谨慎选择择优录取。
结语
卫生资源是卫生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现阶段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动以及各级卫生单位运营问题造成我国城乡之间卫生资料配置严重不平衡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落后。我国农村卫生条件的落后严重的弱化了其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职能,对于我国农村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加强基层预防保健工作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周玲.我国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研究[D].西北大学,2010.
[2]郭赞.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王莹,林蜜,汤鑫,李木清,杜颖. 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综述[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02(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