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

2015-03-31 05:46朱杰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

朱杰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只单纯应用传统西医护理方法,实验组56例在对照组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治疗方法。观察统计两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完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结果本次实验,运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实验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评分为(93.46±2.4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23±4.21)分,而单纯运用西医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为(79.86±5.86)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1.85±6.74)分。两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医标本兼治的理论指导下施行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若治疗不及时,护理措施不适,导致病程延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往后的生活质量[1,2]。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实验研究,观察统计两组运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完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上述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其中男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7例,女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7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为(38.64±6.62)岁,治疗时间6~12d,平均(8.5±1.2)d。实验组56例,其中男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8例,女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8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为(39.74±7.85)岁,治疗时间6~12d,平均(8.2±2.1)d。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比、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 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0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只单纯应用传统西医护理方法,实验组56例在对照组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治疗方法。中药保留灌肠使用的中药主要有:苦参15g,人参10g,黄柏15g,黄连10g,乌梅10g,白头翁10g,蒲公英10g。将上述药材用3倍水煎煮。最后将水煎汁浓缩为250mL,保持药液的温度为37~29℃。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排空大便,注入药液于大肠中,并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变换,各保持10min,如此反复,最后为平卧位,此时不应排便,以便于药液保留。一旦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或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立即停止灌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3,4]。观察统计两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完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1.3 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 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结果中计量数据用±s进行表示,并以t对其进行检验,在本文研究中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实验,运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实验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评分为(93.46±2.4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23±4.21)分,而单纯运用西医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为(79.86±5.86)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1.85±6.74)分。两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确,我们在西医传统护理治疗过程中,只能通过药物来缓解其临床症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只单纯应用传统西医护理方法,实验组56例在对照组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治疗方法。观察统计两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完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结果本次实验,运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实验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评分为(93.46±2.4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23±4.21)分,而单纯运用西医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为(79.86±5.86)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1.85±6.74)分。两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医标本兼治的理论指导下施行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若治疗不及时,护理措施不适,导致病程延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往后的生活质量[1,2]。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实验研究,观察统计两组运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完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上述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其中男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7例,女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7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为(38.64±6.62)岁,治疗时间6~12d,平均(8.5±1.2)d。实验组56例,其中男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8例,女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8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为(39.74±7.85)岁,治疗时间6~12d,平均(8.2±2.1)d。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比、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 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0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只单纯应用传统西医护理方法,实验组56例在对照组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治疗方法。中药保留灌肠使用的中药主要有:苦参15g,人参10g,黄柏15g,黄连10g,乌梅10g,白头翁10g,蒲公英10g。将上述药材用3倍水煎煮。最后将水煎汁浓缩为250mL,保持药液的温度为37~29℃。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排空大便,注入药液于大肠中,并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变换,各保持10min,如此反复,最后为平卧位,此时不应排便,以便于药液保留。一旦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或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立即停止灌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3,4]。观察统计两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完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1.3 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 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结果中计量数据用±s进行表示,并以t对其进行检验,在本文研究中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实验,运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实验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评分为(93.46±2.4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23±4.21)分,而单纯运用西医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为(79.86±5.86)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1.85±6.74)分。两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确,我们在西医传统护理治疗过程中,只能通过药物来缓解其临床症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只单纯应用传统西医护理方法,实验组56例在对照组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治疗方法。观察统计两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完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结果本次实验,运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实验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评分为(93.46±2.4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23±4.21)分,而单纯运用西医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为(79.86±5.86)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1.85±6.74)分。两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医标本兼治的理论指导下施行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若治疗不及时,护理措施不适,导致病程延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往后的生活质量[1,2]。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实验研究,观察统计两组运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完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上述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其中男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7例,女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7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为(38.64±6.62)岁,治疗时间6~12d,平均(8.5±1.2)d。实验组56例,其中男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8例,女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8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为(39.74±7.85)岁,治疗时间6~12d,平均(8.2±2.1)d。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比、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 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0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只单纯应用传统西医护理方法,实验组56例在对照组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治疗方法。中药保留灌肠使用的中药主要有:苦参15g,人参10g,黄柏15g,黄连10g,乌梅10g,白头翁10g,蒲公英10g。将上述药材用3倍水煎煮。最后将水煎汁浓缩为250mL,保持药液的温度为37~29℃。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排空大便,注入药液于大肠中,并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变换,各保持10min,如此反复,最后为平卧位,此时不应排便,以便于药液保留。一旦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或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立即停止灌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3,4]。观察统计两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完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1.3 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 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结果中计量数据用±s进行表示,并以t对其进行检验,在本文研究中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实验,运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实验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评分为(93.46±2.4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23±4.21)分,而单纯运用西医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为(79.86±5.86)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1.85±6.74)分。两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确,我们在西医传统护理治疗过程中,只能通过药物来缓解其临床症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