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毅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方法并且对影响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集的1200份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分析,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检验。结果1200份血液样本中不合格份数81份,因为标本量份量造成不合格的34份(41.98%),溶血22份(27.16%),标本中凝块12份(14.81%),时间不恰当8份(9.88%)。结论为了保障临床血液检验质量,需要对检验前、检验中以及检验后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结果。
【关键词】临床;血液检验;质量
【中图分类号】R446.11+1 【文献标识码】B
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准确的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结果对于患者的病情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血液常规检查中需要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计数检测分析,为患者的诊断提供检测依据。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全自动的生化检测已经成为血液常规检查的主要方式,为了提升临床血液常规检查的准确性,需要对检查结果进行检测,并且就影响临床血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提升血压常规检查质量的方法[1]。本文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集血液常规检查的1200份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影响血液常规检查质量的因素并且就完善血液常规检查的对策,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1200份血液样本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对于血液常规检验的合格与不合格比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血液采集对象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所有血液样本来源者均无血液疾病。
1.2 方法:血液分析仪器:采用ABX-MICROS6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临床血液常规检验分析,为了对血液样品进行分析,在显微镜下对血液细胞的数量、大小以及结构进行分析,并且对细胞化学试剂、溶血素等进行化学分析。
1.3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常规的血液标本采集前,所有采集对象均按照正规临床血液检验方法进行准备,检测前禁食2h,避免剧烈运动,检测前1d避免食用高脂肪食品,清晨进行空腹采集,常见的血液标本采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皮肤采血法,采用微动脉、尾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的混合学,以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作为采血部位,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轻按采血部位,以75%酒精进行消毒,垂直进针2~3mm,严禁用碘消毒。②静脉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多选用体表的浅静脉进行采血,以肘前静脉和肘正中静脉为首选,采血前让患者舒缓情绪。穿刺前通过看、摸、拍找到采血血管,尽量不从静脉留置管采血,在采血前需要对针筒是否含有空气进行仔细检查,采血完成后按照成都消毒、密封。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对血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所检测的时1200份血液样本中合格的份数1119份,不合格份数81份(8.75%),其中造成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与比例如下:其中标本量份量造成不合格的34份(41.98%),溶血22份(27.16%),标本中凝块12份(14.81%),时间不恰当8份(9.88%)。
3. 讨论
准确的血液结果对于患者的病情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临床血液检验质量进行控制,需要对检验前、检验中以及检验后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血液常规检验质量。
3.1 血常规检测前质量控制:①标本采集质量控制:常用的血常规检验标本采集方法有毛细血管采血法与静脉采血法,其中静脉学采取是最可靠的标本采集方法,因此采用静脉血相对合理。为了保证采集标本合格,需要在采血前对注射器与针头进行检查,避免空气进行注射器导致泡沫溶血;采血部位的皮肤需要保持完成,避免烧伤、水肿或炎症等部位的皮肤;采血部位对于常规检验结果有影响,直立位与卧位的血液检查结果不同;血液检查的标本量与抗凝剂的比例要合理,避免因为比例部合格造成的微凝块和血细胞形态变化,影响检验结果[2]。本文的研究中,因为标本量份量造成不合格的34份,占据不合格标本41.98%,主要是因为标本采集控制不合理。
②标本的保存、运送与测量时间:标本采集后应该做好明确标记,并且需要专人专送,保证采集后立即送检。如果不能及时检查的样品,需要采取保存措施,并且采用EDTA抗凝静脉血进行检测;稀释标本需要添加细胞稳定剂,存放时间不可超过4h。检测的标本中因为溶血22份(27.16%),标本中凝块12份(14.81%),时间不恰当8份(9.88%),因此需要对标本的保存与测量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③血常规检测中的质量保证:影响血常规检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的方面:第一,仪器因素,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建业数据相对精确、分析效率高,分析检测的时间短,但是不能够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法,因此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中,需要对血液的稀释倍数以及计数容量进行控制,避免影响血液细胞检验测量精度[3]。第二,试剂因素,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继续拧血常规检验时,最好选用原装配套试剂,保证检查测定结果达到标准要求,对于溶血素的配比进行控制,避免因为包细胞变性与分类计数不准去。
3.2 血常规检测后质量控制:在血常规检测结束后,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整理,保证质量控制。
总之,影响血液常规检验的因素很多,为了提升临床血液常规检验质量,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规定与仪器操作规范进行血液采集、血液保存以及仪器操作的质量控制,保证临床血液长常规检验质量。在血常规检验中,需要对血液采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湘艳,段惠丽,熊艳.5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J].北方药学,2012,9(2):184.
[2]王维.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8):879
[3]胡礼仪.分析前各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0-82.
[4]沙薇,沙莉,安晶红,等.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J].中外医疗,2011,30(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