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
【摘 要】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能够使人们在感受丰富的视觉画面的同时,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听觉享受,增加话剧表演的感染力。本文主要从话剧表演和声乐之间的关系以及话剧表演和声乐的实践融合方式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将话剧表演和声乐完美融合,增加话剧表演的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话剧表演;声乐融合;表演效果;声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1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10-01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艺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话剧表演也应该根据人们的审美取向,不断地完善和创新。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能够使人们在悠扬而美妙的歌声中,感受话剧情节的变化,使话剧表演更加饱满,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话剧的内涵。
一、话剧表演和声乐之间的关系
(一)话剧表演和声乐之间的差异性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的艺术。话剧表演是以“道白”为主的戏剧表演形式。声乐和话剧属于不同种类的艺术表达形式[1]。声乐艺术更加关注“声”的运用和技巧,而话剧表演更加关注“演”的效果和质量。概括来讲,话剧表演与声乐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声训练方式不同、肢体运用方式不同、舞台语言的表达要求不同和声乐表达呈现方式不同等几个方面[2]。
(二)话剧表演和声乐之间的共同性
话剧表演和声乐表演之间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二者都是通过舞台而表现的艺术,对声音的要求较高,对舞台的掌控能力和表现能力要求较高,以及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领悟能力[3]。话剧表演和声乐表演同为丰富人们内心世界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适当的编撰和总结,展现一个立体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使人们不管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还是在欣赏话剧的过程中,都能够找到生活的影子,并获得情感共鸣。
二、话剧表演与声乐的实践融合方式
(一)声乐表演中话剧艺术的融入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单一地通过歌曲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声乐的学习,可能会使学生对于声乐内涵的理解较为片面,无法真正体会声乐内容中所富含的深刻情感,无法感受作者所希望传达出的情感,为人们所带来的情感共鸣也会较少。但如果是在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并对作品产生了一定的情感理解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次歌唱声乐作品,就会多出一份韵味和色彩,使声乐作品真正“活”起来,展现声乐作品的魅力所在。
《梅花引》又名为《梅花三弄》,是一首极具古曲韵味的歌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经典作品,旋律优美而典雅,展现出了冬日里梅花的特点和临霜傲雪的坚毅之态。如果仅仅是指导学生学习这首歌曲,学习声乐表达的技巧,可能会使学生无法完整地诠释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色彩。但是通过将话剧表演形式融入的方式,使学生根据“谁是我知音,谁解我情怀”、“一树梅花一断魂,一片冰心等君来”的歌词,进行简单的话剧表演,感受宋末词人蒋捷所创的这首《梅花引》的真正内涵和人物的情感色彩,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歌曲的情感表达技巧。
(二)话剧表演中声乐艺术的融入
话剧表演中声乐艺术的融入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视听感受,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话剧表演中的情感色彩和人物的悲欢离散。《白毛女》是著名的话剧作品之一,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
在这部话剧作品的表达过程中,可以参考和借助声乐表演对声音的把握技巧和发声原则,将声乐艺术和话剧表演相结合,通过优秀的话剧表达方式和富含情感的声乐表达,将人们更快地带入到话剧所呈现的故事情境当中,真正展现话剧艺术的表达效果,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另外,在《北风吹》、《我是不死的鬼》等著名话剧表演作品的表达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声乐融入的方式,以音乐展现话剧中的人物或焦急、或兴奋、或压抑的情感特点,通过时而悠扬、时而激进的旋律,展现出更富含戏剧性的话剧表演,推动话剧表演中剧情的发展,增加话剧表演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这种方式对于话剧艺术的发展和声乐艺术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三、结语
声乐和话剧属于不同种类的艺术表达形式,但是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话剧表演和声乐表演逐渐出现了一些融合和贯通,成为同为丰富人们内心世界的重要表现方式,使人们不管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还是在欣赏话剧的过程中,都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影子。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以通过声乐融入话剧表演和话剧表演融入声乐等方式,实现话剧表演与声乐的实践融合,使人们在悠扬而美妙的歌声中,感受话剧表演情节的变化,为人们展现一个立体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使观众获得更多的情感共鸣,真正展现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谢文慧.舞台实践表演课在声乐教学中的功能应用——以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为例[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1-25.
[2]刘蔚.声乐演唱与声乐作品的依存关系探究——以方石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1-26.
[3]余峰.论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及技巧的演变——以三次高潮的代表作品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