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学生特点及对策

2015-03-30 15:10:40重庆五一技师学院石林林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技校技工

重庆五一技师学院 石林林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技工院校的学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技工院校学生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被打上“成绩差,习惯不好”的标签,甚至成为家长或个别的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这些学生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这对于技工院校的教师来说提高了工作难度。这些学生虽然“成绩差,习惯不好”,但是他们智力水平并不差。他们往往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比较容易接受一些新的事物和新的观念。所以,教师必须关注他们的心理特点,找到解决对策,激发学生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笔者结合多年技工院校教学工作经历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从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问题的应对策略等方面阐述几点看法。

一、技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技校学生普遍具有惰性和厌学心理。技校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很快便遗忘。进入技工院校后,很多学生在思想方面上,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技工院校实施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感到难以适应。因此,很多学生上课根本听不懂,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即使一部分学生想要学好也举步艰难。学生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大多就会出现行为上的懒惰。例如,上课迟到或者早退;上课时候感兴趣的内容就听,而不感兴趣的内容就趴在课桌上打瞌睡;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总的来说就是厌学情绪极其严重。

2.技校学生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技校学生在初中阶段长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排斥,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人”。因此,他们内心极度缺乏自信。进入技工院校后,他们也对自己很失望,把自己封闭起来,进取心不强,求知欲不高,得过且过混日子,甚至自暴自弃。经过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耐心辅导,开展各种励志型主题班会,学生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学习基础较差和心理障碍一直存在,学习兴趣一直难以提高,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3.技校学生普遍心理问题较多。通过了解许多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家长沟通交流以及家访调查发现,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家庭问题,如有的学生父母离异,缺乏关爱;有些学生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自幼独立、倔强;有些学生家庭遭遇不幸,性格孤僻,爱走极端;有些学生父母没有文化,缺乏家庭教育。心理上的逆反期主要表现在十六到十七岁之间,期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家里不服父母教育;在学校不听教师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不是主观努力,而是对同学、教师以及学校横加指责;自己犯了错误时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总是指责对方,甚至用过激的言行宣泄自己的情绪。

4.技校学生行为习惯差,是非观念淡漠。许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学生从小缺乏管教,养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许多学生法纪观念淡薄,自控意识和行为能力差,是非观念不强,往往人云亦云,盲目冲动,打架、斗殴甚至盗窃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同时,不请假就外出、翻墙上网等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行为成为他们的常态。宿舍个人物品随意乱放不加整理、随手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言行举止有时没有表现出一个技工院校学生应有的修养和素质。

当然,技校学生不良的心理特点绝不止以上讲到的,但上述情形都是普遍存在的。要让技校学生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让他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上能有一席之地,从一个“失败者”变成“成功者”,该怎么样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和管理?这对于技校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了解和掌握这些学生的心理特点,按其身心发展规律来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

二、应对对策

1.技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技工院校一定要重视德育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德育教育体系。建立美好舒适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班主任工作计划要把德育教育作为重点的工作环节,每学期要有德育教育的工作计划,每一个教育月要召开主题班会。专业课任课教师要把德育教育穿插在课堂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通过名人故事甚至身边的好人好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和目标,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并坚持自己的理想。

2.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工院校学生有年轻人共同的心理特点,相似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面对着共同的问题,如成长的烦恼,主要包括学习、交友、人际关系、就业以及恋爱等方面。因此,技工院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心理健康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分享故事、拓展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任感、责任感,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使学生心理更加健康,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不误。

3.密切联系家长,保证教育效果。对于每一个技校的学生来说,最了解他们的是父母,而班主任只能根据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对他们形成一种“不确定”的印象。大部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不太喜欢把自己的“弱点”全部暴露出来,尤其是在自己的班主任面前。这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教育上出现盲点。因此,年级班主任一定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时刻关注自己的学生。技工院校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早发现问题,即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把握每个学生发展,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

4.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必须牢记自己的个人形象、思想道德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对工作是充满激情的,对学生是充满爱的,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教师应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影响自己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

三、结束语

技工院校的学生心理特点是不可回避和忽视的问题,教师只有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况,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实施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最终帮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平稳健康地走下去,从一个“失败者”转变成“成功者”。

[1]梁星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09

[2]王浩波.浅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之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

[3]王福清.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孙 诚.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技校技工
从技工到英雄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4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工业设计(2016年10期)2016-04-16 02:43:48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18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