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宣化区教育局中学教研室 孟润平
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河北省宣化区教育局中学教研室 孟润平
课堂教学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抓住教材关键,以问题为教学的开端,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能有效训练学生掌握和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留给学生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足够多的时间,学生才会有所发现、有所理解、有所创造,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能力。
课堂 培养 创造力
现代教育理念是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下面从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亚历士多德说:“创造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瓦特自水壶盖跳动生疑,创造发明了蒸汽机;法拉第从奥斯特的“电生磁”现象逆向思维,提出问题“磁能否生电”,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发电机。可见,无疑不思,无思不悟。因此,问题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问题的存在能使学生产生释疑的愿望和探索知识的欲望,进而提高创造力。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中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抓住教材的关键,以问题入手,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中,教师用小电炉丝通电来点燃火柴的实验,引出电流的热效应这一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进而提出这几个问题:相同的电流为什么灯丝热的发红而连接灯丝的电线不感觉到热?同样的电线,为什么接大功率的用电器时显著发热,而连接灯的电线不怎么热?两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很快将注意力关注到课堂,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这样的问题抓住了教材的关键,学生被问题所吸引,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既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创造了条件,又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可能。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技能,还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爱因斯坦说:“科学的结论是以完整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所以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这个结论。”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耐心引导,使学生亲历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所以,要让学生从“未知”达到“真知”,就必须经历一定的教学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以浓缩的方式,在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上,重演着人类漫长的认识发展历程。同时,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效训练学生掌握和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鼓励学生展开猜测,可以诱导学生发现新知,发散求异,让学生学会动脑、学会思考,通过对猜想的结果进行分析、筛选,进行合理推测或假设,引导学生严谨思考,修正思维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例如,焦耳定律的教学中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时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学生讨论筛选影响电热的因素可能为:电流I、电阻R和通电时间t这三个因素后,学生进一步对自己的猜测探个究竟、弄个明白。教师进一步提出新问题:怎样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方案怎样设计?在这些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提出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在争论中激活思维、提高认识,同时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了信心,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了客观环境。
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主体地位,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设计实验方案、亲自操作实验、实验观察、分析实验并得出结论,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得到发现的乐趣。然而,学生从提出问题、猜想、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到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等过程中需要一些时间,如果时间很短,学生没有思考的过程,探究实验就会变成验证型实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起不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不仅智慧能力得不到发展,而且实验技能也得不到锻炼。只有留给学生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足够多的时间,学生才会有所发现、有所理解、有所创造,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能力。
总之,创造力决非是一种知识特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优秀的个性品质,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趋向和人格特征。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学生需要经过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发表见解、讨论质疑、实验探究、发现解决等多种思维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必然得到锤炼,从而有效地塑造了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最终追求。
[1]李淑文.创新思维方法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2]周耀烈.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ISSN2095-6711/Z01-2015-0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