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 杨 梅
关于高校课程管理机制创新的探讨
南通大学 杨 梅
高校课程是制约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原因,因为高校课程采用系统的方法安排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培养人才,这是让高校教育理念变成育人现实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管理机制创新课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高校课程管理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课程管理 新形势 机制 创新
中国教育以往被“苏联模式”影响,课程安排一般都是依靠中央集权制,中央发布大纲,每个高校只要根据大纲严格执行就好。大学里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都已经丢失了课程意识,完全变成了机械程序执行人员。这种情况下,大学课程的管理就会成为单纯为了执行课程计划安排而采取的监控行为。课程管理的研究变成了两条路:一条是缩小定义变成了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第二条是演化成行政特色,成为行政管理的附属,从而失去教学本质,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教育机制的改革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大,大学办学的自主权利也正在逐渐变大。198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大学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自发拟定教学计划,选择以及编辑教材同时实施和组织教学活动。这象征着大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已经有了对课程进行设置跟选择的自主权利,需要自己对学校课程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这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办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长时间没有对课程管理进行理论指导和研究,很多大学都不知道或者没法做到有效率地使用自主权利,有的简单移植,有的墨守成规,甚至有的东拼西凑,使课程系统和课程管理出现许多问题。因此,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发展的新趋势,增强课程管理的理论研究,同时进行实践探索以及加快提高大学课程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大学管理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课程管理指的是对课程实施、领导、评价编订、进行组织、检查、监督的一项工作,这是和学校的课程整体平稳运行过程紧密联系的系统项目。从大学的课程运行过程来看,主要有评价、开发、实施、编制、课程决策等几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自己生成系统。与大学课程运行的结构相符,大学课程管理也可分成课程决策、开发、编制、实施、评价这几个部分的系统管理。这几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起构成大学的课程管理体系整体。从另一方面讲,课程管理整体的面貌如何,由各个部分管理的效能情况决定,包括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安排顺序。如果其中有一个部分管理被疏漏了,就会影响其他的工作,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课程管理的整体效率。
过去的大学课程管理观念落后,体制老化,单一的方法和陈旧的手段集中表现出课程管理制度不灵活以及管理效率低下:课程决策的管理中只看重行政管理却忽视民主审议,课程的设计开发管理只看重审核通过与否却忽视服务水平的提高,课程编制管理只注重结果却忽视过程,课程实施管理只注重监控却忽视实事求是,课程评价管理只看重评选结果却忽视建设过程。
建立新的大学课程管理运行体制,需要围绕“育人为本”这一办学理念,进一步研究课程发展规律后,把各式各样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式以及传统管理中较好的因素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当代课程管理中的系统性、规范性、高水平性、服务性、效率化。现在这一新的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内容包括如下内容:
1.规范制度和完善机构。规范制度以及完善机构是健全课程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对生成课程、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诸方面和操作环节应该有明确要求;另一方面,要有助于协调课程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统一发挥它们的效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现阶段,教师要特别重视制定课程评价管理制度以及课程评价标准,包含标准、教材、计划、教学各层次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设计开发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课程运行各个环节,控制课程运行走向,尽可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同时,高等院校应成立专业的课程管理机构,统筹规划高等院校的课程安排,全面提高教学课程质量。
2.注重课程设置的知识有用性。知识的有用性就是知识的有效性,也就是知识的价值。知识信息量爆炸的当代社会,最有使用价值的知识就是富有迁移价值的知识,如原理、规律和基本概念。课程设置按照哈佛的观点要实现有用性,主要课程的价值就是帮助那些哈佛教授们认为对于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领域里的人才处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向学生显示现有知识的呈现形式、需要的形式各异的分析手段,这些分析手段的使用方法、形式和价值。教师不应让学生单一地获得知识,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产生的思想,领悟创造知识的真谛,从而为自己将来创造知识而做准备。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看重的不是知识本身带来的效益,而是客观辩证地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那些现成的知识,如罗列历史事件以及生活常识描述性的知识是迁移价值最小的知识,这样的知识不应该被列入核心课程。哈佛的核心课程设置中,很少会出现“概论”或矛盾论之类的课程,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可迁移性。与此相反,那些能够反映人类在探索事物中的心理活动、观察活动等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的知识才是具备较高迁移价值的知识,这些知识才会被列入课程体系。由此看出,哈佛大学在课程设置中对于知识可迁移性方面的精心选择。
3.侧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以及多样性。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不管是课程的类型还是选课的方式,或者教师授课的形式都会给学生留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同种类型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课程,要求不同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爱好的课程。
4.实现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性。第一,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专家的援助。美国所有大学都建立了专家咨询制度,校长每做一个重要的决策之前都会听取专家意见。同时,专家还能根据学校课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时监控,发现问题后提请校长召开课题研讨会。这个过程中,专家用他们的精湛知识提升了学校整体课程专业化的水平。第二,积极对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最新的教学课程,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让教师参与到课程发展中,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份子。第三,对课程管理的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和预选,不合格的应该坚决淘汰,保证课程专业性。
5.统筹兼顾的教师职业发展需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课程的开发和设计、编制是用在教学活动上的,课程改革不应该把教师排除在外。很多人认为课程改革是专家学者的事情,其实教师同样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应该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角色,在课程改革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课程改革提出建议。对有意愿参与课程改革专业工作的教师,学校可以给予帮助。
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所谓立体化的课程管理模型是把目标、行为主体作为课程管理的重要研究对象,课程管理和建设规划一定要统筹兼顾这些方面。学校应该确立最新的课程管理发展观,立足于学校课程的大视野,教师充分关注本学科的发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恰当的课程建设目标,从而制定可行性强的课程计划,保证课程改革高效运行。
[1]楚江亭,艾 巧,珍周慧.区域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与实施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
[2]戴小春.高校课程管理之“课程”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ISSN2095-6711/Z01-2015-12-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