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王丹丹
交际在对别人表达自身要求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对别人起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语言的应用来表达各自的想法显得特别重要,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能力。
Canale,Swain(1980) 提到交际能力共有四项,并指出其中的交际策略能力是在交际过程中有效地除去交际障碍,传达自身意图给对方的能力。
国内外学者从1970年开始进行交际策略研究,这些研究告诉我们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环境为了达成交际目的和语言知识、社会文化一样也需要具备交际策略知识。语言使用者即使在外语表达不足的情况下,也要为了让交际不停止去选择使用另一种交际方式,因此这就应该作为语言教育的目的。
在对第二外语学习者使用的交际策略的研究中,Selinker(1972) 第一次提出第二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的交际策略,很多学者开始对交际策略展开了研究,主要把交际策略的定义归为两大类。一类,从交际的侧面进行了研究,其代表人物是Tarone。Tarone(1980) 认为交际策略是“对话双方没法共有必须的意义体系的时候为了达成一致而做出的试图协商”。因此,交际策略的相互性和双向性的特点较为突出;另一类,从心理语言学的侧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交际策略是某种计划中的一部分,代表人物为Faerch,Kasper(1983),他们把交际策略定义为“为了完成特定交际目的,认识到是个人的心理反应,为解决问题潜在的有意识的计划”,因此,突出了交际者意识到交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意识地采取某种交际策略的有意识性两个重要特点。
每个学者对交际策略的分类不尽相同,因为每个学者研究的范围和原理不一样,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类: 第一类为Tarone 的主题,回避、放弃信息、接近性表达、新造语、转述、直译、求助和模仿。第二类为Faerch&Kasper 的减缩策略和成就策略,前一种分为形式缩减策略和功能缩减策略,后一种分为检索策略和补偿策略(直接和间接求助, 转换、直译、造词、重组等)。
虽然很多学者认为交际策略的不具有可教性,这些研究是聚焦在母语话者和使用第二语言话者的语言相似面上,注重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认为交际策略是个自然学习的过程。但是更多的学者主张交际策略需要传授。 Chamot,O’Malley(1987) 认为策略是可以教的,通过充分的教学学习,策略的学习者比没有学习过策略的学习者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外语。在韩语教学方面,张美淑(2005)也认为交际策略不会自动形成,需要通过训练开发教授交际策略,在她的韩语教学方面的问卷调查中,72.3% 的教师认为必须要教授交际策略。朴民申(2008)的问卷中,93.5% 的教师对教授交际策略持肯定态度。
交际策略对学习第二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其方法也需要灵活对待,需要适当地教授交际策略。
Dornyei(1995) 中论述了交际策略训练过程的六个阶段:① 让学习者了解交际策略的特性和有效性;②鼓励学习者不惧怕失败,积极使用交际策略;③通过各种资料提出交际策略使用的模式;④强调交际策略使用的文化间差异;⑤直接教授交际策略;⑥需要提供交际策略使用的实际练习机会 。
通过学者们的研究可以看出韩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明示交际策略,更重要的是如何活用策略,即在教学之前要选择符合学习者要求的特性策略,组织决定好教授策略的时间,准备好相关资料和活动,定长期训练的目标,提高效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导入阶段,应自然诱发学习动机,使学习者理解学习目标。在展示说明阶段明确提出目标策略,具体说明使用方法和使用的情境。在练习阶段使得学习者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内置化。在活用阶段里实际地、具体地提出交际困难的实例或是通过活动诱导交际策略的使用。在结束阶段对策略训练进行评价和修正。
在众多交际策略的分类中,由于后续学者都是以Tarone 的研究为基点和参考,所以重要策略的教学方法应以此学者的分类为依据,其中含有消极策略,如回避、放弃等策略,以及因母语迁移而生成的一些策略,在此都不作为积极的策略讲解,对于学习者,以下几种策略在解决交际困难时,更有利于在实际教学中教授和实际运用中使用。
(1)直译策略的教学法
使用直译策略必须满足两国语言体系和词汇上有相似点这一条件,中国和韩国同属于一个汉文化圈,词汇的形态上、意义上、音韵上共有很多的相似处,直译策略正是中国学习者涉及汉语和韩语词汇上的形态和意义的相似处来解决交际障碍的一种方法。学习者在直译过程中会发生错误的表达,由于中国的汉字进入韩国后,随着韩语的语言需要意义和形态运用产生了变化,现在韩语词汇中汉字词占据很大一部分,这些汉字词就是诱导汉语与韩语间不正确表达的原因。
在教授直译策略之前,应先让学习者正确地认识这些因素,认知汉字词的构成,对汉字词的同型同义词、同型异义词、异形同义词三大分类进行相似性和差异性的说明,这些词的掌握将是直译策略正确使用的一大法宝。
(2)接近性表达策略的教学方法
接近性表达的教学方法,提出应该采取对目标物体或行动的特征进行情境描述。接近性表达策略作为一个有用的交际策略对交际和语言学习起到重要的影响,这一策略在语言教学中需要很多的练习,很多的策略训练方法对接近性策略的教学实际起到很大的帮助,在韩语教学中,可以采取“猜单词”“比较传统物件”“用其他话翻译”“摸箱子中的物体表达是什么” 等形式的练习来引导学习者利用感官去进行主动描述,在遇到交际困难时,学习者能自然而然地去使用接近性表达的策略。
(3)求助策略的教学方法
求助策略分直接求助和间接求助两种,其中直接求助会更有效地得到对方的回应,学习者在实际直面交际困难的时候非常少使用求助策略,采取回避的态度,所以求助策略中有用的表达则是教学重点,使得学习者熟悉求助的表达,这样在交际障碍出现时能及时主动要求对方给予帮助,为解决问题节省了时间。
这些表达应分三种情况,第一,是完全听不懂对方话语时,需要引导学习者学会“请再说一次,请慢慢地说,那句话什么意思,我不理解”等相关表达;第二,是听不懂对方内容中的某些单词时,需要引导学习者学会“XX 是什么,XX 什么意思,XX 和自己熟悉的XX 是同样意思吗,我不太明白XX 的意思” 等相关表达;第三,是学习者不知道怎么表示时,需要学习者学会“用韩国语怎么说,这个这样说可以吗”等相关表达。学习者熟悉这些之后,会在遇到交际困难时主动提出求助,并能及时得到帮助而最高效率解决交际问题。
世界化的融合让中韩两国更加紧密,韩语作为可以交际的一种工具牵动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很多准备为两国贡献自己力量的韩语学习者们正为此努力,在他们学习韩语的过程中,直面了很多交际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是这些学习者要面临的问题,如何帮助他们去解决问题也是教授这门语言的教师们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交际策略的研究,希望在实际教学中能融入这一可塑性的环节。正确认识交际策略,正确教授交际策略,正确引导使用交际策略是我们仍然要努力研究的课题。
[1]Canale M & Swain 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tics, 1980.01
[2]Faerch,C&Kasper,G.,On identifying communication stragegies in interlanguage production.In C.Fearch &Kasper(eds.)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London: Longman,1983
[3]Chamot ,A.V &J.M.O’Malley.The 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 A bridge to the mainstream tesolquarterly, 1987
[4]张美淑.交际策略训练在韩语口语习得者实行中的效果[D].梨花女子大学硕士论文库,2005
[5]朴民申.韩语词汇的意义传达策略的教育研究[D].首尔大学研究生院硕士论文库,2008
[6]Dornyei,Z.On the teach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J].TESOL Quarterly,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