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 高慧颖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华北电力大学 高慧颖
通过对某市高校194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归纳得出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感知能力以及面对挫折时的反应有待提高,提出了重视情感沟通,开展系列生命教育活动,实施以人为本,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等建议。
生命教育 大学生 措施
对某市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并结合访谈调查法进行了“大学生生命教育”调查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在借鉴已有的生命教育调查问卷基础上,再结合大量生命教育的文献资料以及调查者前期了解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实际情况整合而成。访谈提纲的设计亦是根据调查者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整合而成。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
1.大学生生命本体认识情况
(1)自我生命认识
本次对自我生命认识的调查主要从对自我评价及自我认可着手。在被问到“你对自己的看法”时,11.9%的学生“对自己很满意,很喜欢自己”;56.7%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15.5%的学生觉得自己“满意”;14.4%的学生对自己不太满意;仅有1.5%的学生讨厌自己、对自己不满意;83%的大学生都是对自己满意、比较认可的。
所以,该市大学生对自我生命认识的整体情况是良好的,大多数大学生怀着一颗积极的心态面对自我、认识自我。
(2)他人生命认识
在被问及“遇到他人冒犯时你是否有过伤害他的念头”时,11.3%的学生选择“有”,88.7%的学生选择“没有”。其中选择“有伤害过他的念头”这一选项的90.9%是男生, 9.1%是女生。虽然整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冒犯他的人是宽容的,同学之间的相处是比较友善的,但是在生命安全方面我们不能忽视11.3%的隐患。因此,高校应敲响警钟,积极引导大学生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3)自然界其他生命认识
在被问及“当你看到小动物被虐待时,你会怎样”,有5.2%的学生感到伤心,8.8%的学生感到气愤,1.5%的学生无动于衷,84.4%的学生制止这种行为的继续。整体来看,大学生对自然界其他生命认识的情况良好。但是对此无动于衷的1.5%的学生也很令人担忧,从对待动物这种弱势群体都没有怜悯之情,也不难看出现在一些大学生情感冷漠。另外,14%的学生虽然有悲悯之情却没有选择出手相救,反映出一些大学生责任感缺失。
依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仍有一些大学生对生命是无所畏惧的,因此,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任重而道远。
2.大学生生命意义认识情况
大学生除了对生命本身要有正确的认识之外,还应该追寻生命的意义。在接受调查的194名学生中,所有人都表示曾经思索过生命的意义。当被问到“你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时,2.1%的学生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15.5%的学生认为在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14.9%的学生选择了“平坦从容的生活”,33.5%的学生选择“获得较高的地位和一定的经济实力”,3.6%的学生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吃喝玩乐,享受生活”,5.7%的学生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自己的信仰”,21.6%的学生选择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受到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还有3.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数据显示,虽然大学生都对生命的意义进行过思考与探索,但是有些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看法仍然有所偏差,其中有近4%的学生认为生命的意义就是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是享受主义的思想;还有约33%的学生选择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较高的地位和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个选项无所谓好坏,但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的选择,很容易使学生失去自我;还有约21%的学生选择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受到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这个选项说明大学生受社会风气影响很严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应该注意引导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义观,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1.社会因素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既享受到这个时代带来的丰富物质,同时也面对着这个时代带给他们的精神冲击。社会中有一部分人把高收入、高官位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作为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在这一部分不良环境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越来越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和意义,处于“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和人自身疏离”的困境之中。
2.学校教育因素
生命教育在学校不受重视。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很忌讳谈论生死,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不利于生命教育的开展。其次,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好学生的评定标准是努力学习、品德端正,但是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更多的是从外在因素评论学生,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本体,久而久之忽视了对学生生命本身的关注。以上这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生命教育在高校中的缺失。
现代高校更为注重科学而忽视人文,这也是大家经常提到的科学与人文之争。而人文教育关注的是一种普遍的关怀,许多人文文化中都有道德以及仁爱的宣扬,而人文缺失也导致这些优良精神的缺失,大学生之间缺少最普遍的相互关怀,导致学生精神空虚,从而缺乏对他人以及自我生命的认知。
3.家庭因素
目前,现阶段的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冷漠、自私,他们漠视其他人、其他生命。还有些学生甚至经历过家庭的拆散与重组,这样的经历给他们带来了情感上和心理上巨大的伤害,使他们变得更加冷漠,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亲切感。
4.学生个人因素
大学生面临着许多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面临可能影响自己一生的就业压力。所以许多大学生,尤其是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都会特别恐慌和迷茫,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方向,自己的目标也已经湮没在现实中。他们缺乏对人生和生命的认识和思考,造成了一种对生活的冷漠,对生命的无知。
一方面,大学生大都在外求学,与父母联系较少,所以情感上不能和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缺乏家庭温暖的关怀。另一方面,学生和教师交流过少,部分高校师生之间关系较为淡漠。大学生处在一个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不能及时得到有经验的人的帮助,造成了他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只顾追求成绩和寻求好工作,从而导致人际关系淡漠,情感荒漠化。情感的荒漠化容易造成大学生内心孤寂,情感封闭,缺乏对生命的关怀、敬畏,从而引发许多悲剧发生。
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特征,遵循生命发展规律,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学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健康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
1.重视情感沟通
改善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就要与其真诚沟通,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与点拨。这里的沟通主要指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
情感的冷漠容易导致大学生对自我及他人生命的轻视,学生需要情感的真诚沟通。大部分学生离家在外求学,辅导员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多,对他们了解较为全面,辅导员可以说是学生最值得依靠的“长辈”,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多与大学生沟通,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想法与心理,真正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在情感沟通中使大学生感受到关爱,感受到温暖,正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与人生观。
2.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既要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同时也不应拘泥于课程。生命教育的开展应该是开放的、多样的、社会化的,这样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以生命教育课程为主,辅之以学科渗透,如思想政治课程;还可以开展生命教育系列讲座,或是举行有关生命为主题的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
同时,应该加强有关生命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生命。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产房、殡仪馆等,使学生多方面了解生命,体验生命的喜怒哀乐,感知生命的离去,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总之,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深化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提升对生命感知的能力。
3.加强大学人文教育
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人生的认识,教育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学工作需要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将富有成效的生命教育回归到“人”的层面。坚持在教育当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同时,我们应该重视高校当中的人文教育,人文学科里有丰富的人文关怀与精神,可以向学生传递许多价值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与生命教育不谋而合。例如,我国传统文化就有浓郁的生命哲学色彩,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就是对生命价值体系的构建。学习这些人文文化,加强大学人文教育会加强大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也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高校应该加强人文教育。
4.实施全方位的生命教育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是一个多维立体的教学过程,要想更好地实施生命教学,应该建设全方位的生命教育体系。全方位指两个方面:一方面,参与主体的全方位,即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积极合作;另一方面,生命教育的开展要融合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构成全方位的生命教育体系。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够全面地开展生命教育工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生命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应该多关注子女的自我需求,注重倾听;学校要重视生命教育,积极开展生命教学工作,还应多与家庭联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社会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人人都懂得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充分运用媒体宣传公益活动,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1]王艳之.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08
[4]郑晓江.学会生死[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3]侍海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方晓东.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5]刘艳萍.国外的生命教育及其启示[J].理论与实践,2012.06
[6]冯 魁.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探索,2011.06
[7]曹丽敏.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
ISSN2095-6711/Z01-2015-0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