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辉萍 王全法 刘立华 方 勇 戴福祥 陈 东 张来明
(1.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21;2.常熟理工大学,江苏 常州 215500;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4.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6)
武术协会的活动,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武术的运动中来,也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从表10所列出的活动内容来看,开展活动内容最多的是“课外武术辅导”占66.7%,其次是“武术队”和“武术表演”活动都为58.3%;“开设武术班”占50%;“武术讲座”、“校武术比赛”和“校际间武术交流”都为25%;最少的是“校武术文化节”,只有8.3%,在所有调查的14所高校中只有一所有武术文化节活动。武术文化节这种大型的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方法,是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1]而高校武术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结合我国民族及文化复兴的背景,在更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前提下,探讨普通高校的武术教育改革与创新举措,使武术在高校中成为真正的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当前,各高校都在深化教学改革,思考将体育教学如何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和学生终身体育的建立,以及高校体育项目的建设,武术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课题将通过专家访谈、社会调查等方法,来寻求建立更加完善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武术教育,以及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的武术教育提出建设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苏州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相关论著,为分析现状、探寻问题、拟定对策奠定理论基础。
课题研究需要,设计武术课学生、武术教师和体育部门负责人调查问卷,经专家论证后,于2014年10月初起,抽取江苏省14所普通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是: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淮海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淮阴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常熟理工、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盐城工学院、常州大学。各高校发放武术课学生问卷30份,限3各不同的武术课班级学生各10份,共发放420份,回收420份,有效问卷409份,有效率97.4%;武术教师问卷共发放60份问卷,回收57份,有效问卷55份,有效率96.5%;体育部门负责人问卷发放14份,回收14份,有效问卷14份,有效率100%。
通过走访和电话交流的形式,就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和问题,与部分体育部门负责人和武术教师、以及选修武术课程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传播民族文化方面的意见和看法。
运用office excel工作表,对调查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数据反映的现象和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
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寻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教育现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3.1.1 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中开设的项目情况分析
从表1的统计情况上看,太极拳、长拳、散打是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中开设最为普及的武术项目,太极拳是100%开设,其次是长拳和散打都为71.4%,女子防身术也有42.9%,而开设武术传统拳术(如少林拳、形意拳等)和武术器械项目(如刀剑棍)各高校就非常少,如少林拳(或形意拳等)传统拳种,只有一所高校开设。在以传统拳种为文化因素的中国武术,传统拳种在高校的开设与普及,应大力推广,因为这些拳种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高校中开设传统拳种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虽然气功、导引等不属于武术,但它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从调查得知,只有一所高校开设。
从调查和与部分高校的教师交谈中得知,有的学校武术课中上跆拳道的内容。但是,一般的跆拳道课程,除了由跆拳道专业教师承担外,也有武术教师的担任上课。
表1 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开设项目(n=14)
3.1.2 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课时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有69.1%的教师认为,他们所担任的武术课程时数一般都是以一学年(或72学时)为主,教授的武术项目一般都是2个,如一学期学习长拳(或散打、或女防身术),一学期学习太极拳。虽然很多武术教师承担的武术课时一学期(36学时),或一学年(72学时)。但是,从教师们那里或部分学校的武术课大纲中了解到,一个武术项目的上课学时基本上是30-36学时,如苏州大学的武术课是72学时,其中新生的第一学期少林拳的学习时数为28-30(原因是开学的军训占据了6-8学时),下学期太极拳为36学时。
武术课程只开设一学期(36学时)的和连续开设四学期(144学时)的比较少,分别占到27.3%和3.6%。开设一学期的武术课程,一般都是以单个武术项目(如太极拳)来实施的。连续四学期的武术课程,一般都是除了拳术的学习以外,还学习2个武术器械项目(如刀、棍;或剑、棍)。
表2 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的教学总时数(N=55人)
表3 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时数的合理性情况(N=55)
表针对武术课程学时合理性的调查,从表3可以看出,超出四分之三的教师认为武术课程的课时数是合理的。在与部分教师和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武术课程72学时比较合理,一般都是二个学期的武术学习,一学期教授一个武术项目,如一个项目教授的时数长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但是,在问卷调查中也有教师提出,有些武术项目的开设课时数应长点,可以放长到72学时,这样可以将一个武术项目好好地学习和掌握下来,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培养。特别是,目前高校的体育课中,还有一些基本素质项目的练习和体质锻炼测试项目的练习与测试,这无形中就占据了一大部分的武术学习的时数。而武术动作的繁杂,又决定着武术的教学期比较长,这样一来,武术的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
3.1.3 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材的使用情况分析
教材是课程的基本保障。从表4可以看出,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大多数是使用自编教材(占到71.4%),武术课程也不例外,这从武术项目开设的多样性(见表1)也能体现出来。这可以看出,高校在教材的使用上的自由度还是比较高的。也有的学校是和几家高校一起进行体育教材的编写工作,共同使用同一套体育教材。
表4 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n=14)
3.1.4 江苏省普通高校中开设校公选武术课情况分析
校公选武术课程的开设,是武术文化传播的在普通高校中的拓展。从表5可以看出,目前开设校公选武术的站64.3%,还有35.7%的高校没有开设武术内容的校公选课。从校公选武术课程内容看(见表6),以太极拳类的课程居多,占71.4%;散打等搏击内容占35.7%;武术器械项目更少。作为校公选的武术课程,其实更应该注重武术文化的价值和对武术文化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以传统拳术为主,因为传统武术拳种蕴含着更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表5 各高校开设校公选武术课情况(N=14)
表6 各校的校公选武术课中开设相应的项目课程情况(N=14)
3.2.1 江苏省普通高校课外武术辅导情况分析
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天气晴好就能看到操场上、球场上人头攒动,激情澎湃、汗水挥洒。武术的课外活动,除了可以让学生复习课上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了解武术的内涵和文化精神。从表7可以看出,江苏省普通高校中有78.6%的学校有课外武术辅导(含武术俱乐部活动),所占比例还是较高的。但仍然有21.4%的高校没有武术的课外活动。
表7 各高校的课外武术辅导(含俱乐部武术活动)调查表(N=14)
从各高校对课外武术辅导采取的措施来看(见表8),“安排指导教师,地点、时间由教师定”的措施占的比例最高,有45.5%;“设置固定的练习地点和时间,安排固定的教师指导”的措施占比例的27.3%;“设置固定的练习地点和时间,安排教师轮流指导”的措施占比例的18.2%。虽然这三种措施所占的比例有一定差距,但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其实,本文认为,“设置固定的练习地点和时间,安排固定的教师指导”的措施比较好,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的练习地点和时间、固定的指导教师,就会被更多的学生熟悉和接受,人气会更旺,辅导点和教师的知名度也会更大,这样就更有利于武术的推广和传播。
表8 学校课外武术辅导(武术俱乐部活动)及具体措施(n=11)
3.2.2 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队、武术协会的成立情况及其活动分析
高校武术队、武术协会的成立,都能有效地扩大武术在校园的影响力、作用和地位。如苏州大学的武术队,近几年中,在省高校比赛中和全国高校的武术中都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大大提高了苏州大学在全省和全国的影响力。从表9中可以看出,全省有武术队的高校只占42.9%,仍有57.1%高校没有武术队;而成立了武术协会的高校有高达85.7%,只有14.3%的高校没有武术协会。活动,不仅需要有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具有丰富的武术文化资源,还涉及到所需要的庞大的人力和物力,这也不是每个学校能够组织的起来的,这也是它在高校的武术协会活动内容中占比例低的原因。
表9 各高校武术队和武术协会的成立情况(N=14)
武术协会的活动,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武术的运动中来,也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从表10所列出的活动内容来看,开展活动内容最多的是“课外武术辅导”占66.7%,其次是“武术队”和“武术表演”活动都为58.3%;“开设武术班”占50%;“武术讲座”、“校武术比赛”和“校际间武术交流”都为25%;最少的是“校武术文化节”,只有8.3%,在所有调查的14所高校中只有一所有武术文化节活动。武术文化节这种大型的
表10 各高校武术协会每年开展的活动内容(n=12)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2]武 冬,吕韶钧.高等学校武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
[3]王 岗,邱丕相,包 磊.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拳种意识”[J].体育学刊,2010(4).
[4]王 岗.关注拳种:实现文化教育与精神的发掘[J].搏击·武术科学,2007(12):1-5.
[5]朱家勇,李朝旭.广东普通高校武术教育现状研究[J].广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1).
[6]刘世海.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7]王 涛,王朝军.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