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

2015-03-29 03:23
当代青年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理科生贫困生政治

彭 华

(湖北工程学院政法学院)

一、文献述评与问题意识

青年作为社会发展中新兴政治力量,表现为当他们成长并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时,具有影响未来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能力。由此,青年与政治的关联性被给予较高关注,并成为青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检视青年政治研究,发现青年政治问题研究常采用代际研究方法,以整体主义视角将社会因素与一代人联系在一起,得出一代人的整体性政治认知结论。如有研究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青年的政治生涯始终处于压抑和开放、依附和自主的双重冲突之中,20世纪80年代里后者逐渐占据上风”[1],“60后”一代人精神结构中占有突出地位的是“西方文化一贯强调的自由、平等、民主以及竞争等观念”[2],“70后”政治态度的主要特点是温和的独立倾向。“80后”一代的政治态度是对现实的批判色彩增加,但又绝非叛逆”[3]。概而述之,代际研究下的青年政治问题得出的是同一时期的青年有着相同的政治观结论。从代际研究方法推而述之,代际研究是基于两个“整体”进行研究:一方面是集中于宏大叙事研究时代整体特征,或者说整体政治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每一步变迁,都影响了青年境况”[4];另一方面是代际研究在“青年文化方面的研究更多地出现在以青年整体为对象的研究中”[5],即在青年研究方法中是以时代共性探讨对青年共性的影响,进而得出青年整体的一般共性结论。代际研究方法固然为我们认识青年群体提供了一般化的认识,却无助于对青年政治问题的深入探讨。因为“在分层等级制度中,作为处于不同位置的结果,人有态度不同”[6],代际研究方法没有关注到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差异性事实。换言之,我们要关注青年同一群体在不同社会结构中对政治态度的差异性。

“90后”大学生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代,他们由成长走向成熟的年代,是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时代,也是生活在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经济繁荣与社会矛盾凸显、社会思想多元化与利益多元化是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在此背景下成长的“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而敏锐、“无厘头反抗、草根化和平民化的特性、充满娱乐和反叛精神”[7]是总体特征。然而,当他们处于不同社会结构中,其政治态度的差异性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态度,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8]。作为一种态度和心理状态,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我们采用阿尔蒙德等在《公民文化》中研究政治态度的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情感取向和政治评价取向三个维度,作为研究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分析框架。

在分层社会生活中,人们处于社会结构不同的位置,其政治认知也会不同。借鉴社会学的社会结构理论,我们从性别、城乡、经济条件以及学科四个维度对“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调查分析。在调查中进行男女性别分层研究,是基于政治学者阿尔蒙德等研究者认为“妇女同男子之间的政治行为上的差别似乎只是前者在政治生活和竞选运动的个性、感情和美学方面更经常地表现出冷漠、地域性、保守和敏感”[9],选择经济条件差异作为研究标准,同样基于阿尔蒙德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存在正相关关系”[10]的研究结论,而佩特曼的研究也发现“对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中发现一个显著的关联是,不同的政治效能感水平与社会经济地位联系在一起,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个人政治效能感也较低”[11],同理我们将检验经济条件的差异是否会导致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以学科差异作为调查依据是基于客观事实存在——我国学科教学中的文理分科。一般认为文科生比理科生获得相对较多的政治知识教育,进而可能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因此,分科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何种程度影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选择城乡差异作为观察标准,是基于家庭社会关系及家庭背景作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影响进而进入研究的分层标准。

三、“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

2013年11月,我们采取等距抽样方法,在湖北7所高校抽取1500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7所高校既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有一般普通高校;从地域上看,有在省会城市的部属高校,也有分布在地市的省属高校。此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37份,问卷有效率为95.8%。其中男生人数600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41.8%,女生人数837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58.2%;农村户口的学生人数为1038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72.2%,城镇户口的学生人数为399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27.8%;文科类学生747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52%,理科类学生690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48%;调查中建有贫困生档案的学生396人,占有效问卷人数27.6%,其他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1041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72.4%。

(一)政治认知取向

在政治认知取向调查中,对我国政治制度持有民主评价态度的,女大学生为92.5%,男大学生为83.5%;由于文科生获得政治知识多于理科生,文科生对我国政治制度持有民主评价态度的为91.2%,理科生为85.2%;农村户籍大学生为85.3%,城镇户籍大学生为85.7%;贫困生为87.9%,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为88.5%。调查结果反映出对我国政治制度持有民主性评价的女生高于男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而城乡差异和经济条件差异对此影响甚微。

在问卷中我们也调查了“90后”大学生新闻信息获取渠道。从调查结果中可以解读女生对我国民主制度积极评价的原因。统计结果显示,17.6%的女生通过电视、68.8%的女生通过网络媒体获取新闻,与之相对应的是仅有11%的男生通过电视获取新闻,75.4%的男生则通过网络媒体获取新闻。在我国,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多侧重于正面典型事例报道。因此,女生获取的正面新闻多于男生。男生在网络中获取的新闻多于女生。而新兴网络媒体在官员腐败、暴力拆迁、官二代、富二代、社会不公等方面有更多的揭露。网络中揭露的一些地方政府负面事件,深刻影响“90后”男大学生政治认同。如网络中一些政府官员雷人的回复,“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宜黄暴力拆迁中“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等构成政府巨大负面形象。网络上对暴力征地拆迁、上访而引发的伤亡事件、动辄上千万的贪腐等此类负面新闻评论如潮,虽然网上民意汹汹,但在现实中,暴力征地拆迁、“表哥”、“房姐”式腐败仍不断发生。此类社会客观存在的负面新闻对男生政治认知构成影响并进一步形塑了其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度低进而导致政治冷漠,“政治冷漠可能是阻止制度成功的主要障碍”[12]。在政府回应性差的国家,人们共识就很弱,也不利于增进社会稳定性和凝聚力。因此,政府要积极面对网络等新媒体的负面新闻,构建回应性政府,而不是选择性忽视。

(二)政治情感取向

如果对共产党抱有高度的认同感,就会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对于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男女生存在差异性。愿意参加共产党的男生比例为31%,女生为26.9%。而城乡差异、学科差异与经济条件差异对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无较大影响。

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自己加入共产党的因素,其差异性较大。如女生受身边亲友的影响加入共产党的比例为16.8%,要高于男生9.8%的比例。而且16.5%的女生将加入共产党作为一种身份象征,男生这一比例为9.5%。这主要是因为女生面临找工作困难,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而中共党员身份能够为找工作增加机会。

城镇户籍的大学生受身边亲友而选择加入共产党的比例为24.3%,远远高于农村户籍大学生的11.8%的比例,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一般来说,城镇大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学生的父母,所以他们更能将党员身份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以有利于将来的工作,因而鼓励子女在学校积极入党。理科生受身边亲友的影响比例为19%,高于文科生的13.7%的比例,说明文科生对共产党自主性认识高于理科生。

将加入共产党视为寻找工作资本的贫困生比例为20.5%,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比例为30.5%,这是较大的反差比例。为什么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更愿意视加入共产党为工作资本?这与学校入党要求有关。一般学校在学生入党问题上,不仅要求成绩优秀,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并在课外时间参加党校学习。贫困生一般都存在某种自卑心理,社交上趋向于保守,不善交际,不利于其入党竞争。由于孤独,沟通条件相对较差,这限制了贫困生参与入党竞争的有效性。而且一个人认为介入政治的报酬少于其他活动的所得,就会减少或不参与政治活动。基于经济贫困,大多数贫困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在外打工赚取生活费和学费,贫困生要用自己的时间去做比参与入党竞争更重要的事情,也阻碍了他们的入党积极性。大多数贫困生认为要把更多时间放在专业知识学习上,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奖学金是和个人成绩挂钩,这对部分贫困大学生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另一方面因为在无法通过“拼爹”找工作时代中,不如多学习知识,为将来增加就业机会。

(三)政治评价取向

对当今中国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认为政府有能力解决的男生为55.5% ,女生为69.5%;文科生为60.6%,理科生为54.8%;农村户籍大学生为60%,城镇户籍的大学生为54.9%;贫困生为57.8%,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为58.2%。

在你认为参与政治活动能否影响国家政策调查中,57.5%的男生认为有能力影响,女生为61.5%;城镇户籍学生为58.6%,农村户籍学生为60.4%;文科生为65.1%,理科生为54.3%;贫困生为44.7%,经济条件较好学生为39.5%。

总的看来,经济因素对政府信任影响不大。女生的政治信任和政治效能感均高于男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其原因如同上文分析。农村户籍学生政治信任与政治效能感均高于城市户籍学生,主要在于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对农村公共财政持续投入,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较税费改革前有了较大改善,使得农村户籍学生对政府能力有更高和更积极的评价。

我们通过是否愿意参与过民主投票选举观察”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发现男女生在投票中没有明显差距;文科生投票愿意率为63%,要远高于理科生的52.3%,两者差距较大;由于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性格相对保守,我们发现农村户籍大学生参与民主投票愿意率低于城市户籍大学生5.7个百分点,为55.2%;贫困生投票愿意参与率低于条件较好学生59.4%的投票率,仅为50.0%。经济因素对贫困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一定影响。

政治参与对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作用。高度参与的好处对民主政治几乎是不言而喻的,政治参与深刻制约着制度的发展和生存的机会。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可以了解自己在政治中的作用,进而关心政治,努力发挥自己在政治中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得到满足感,还能提高对政治体制的归属感。缺乏参与也反映出公民表达权与监督权的缺失,进而影响公民对整个制度的忠诚。公民政治参与不断增强,是政治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对于部分理科生来说所学政治知识有限,对一些政治事件不能做出深入的理性分析,他们只是网络围观而不参与评论,并且受外界因素影响。作为开放的投票参与活动,有机会参与而又没有参与投票的理科生也主要是由于个人原因缺乏自信心和技巧没有参与。对个人来说遇到的障碍越大,就越不太会参与政治,因此,增强政治知识传授对提高政治参与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研究结论不仅反映出处于不同社会结构下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存在差异性,也不完全同于阿尔蒙德等在《公民文化》中的研究结论。如阿尔蒙德等研究者认为女性趋于保守、敏感,因而“不是主动的政治角色”。但对我国“90后”女性大学生研究发现,她们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取向上要高于男生,政治参与中的投票行为和男生并无差距。她们仅在参加共产党受亲友影响率上高于男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女生也是“主动的政治角色”。从对经济差异下“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结果看,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在政治认知取向和政治评价取向上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并无差异。在政治效能感调查中我们发现,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还要略高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因此,我们调查结果也不支持阿尔蒙德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和佩特曼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个人政治效能感也较低”的研究结论。同时我们研究也发现,文科生政治认同整体明显高于理科生。调查结果反映出,文科生获得有关政治知识要比理科生多,所以对政治认识要更为全面,其政治认同也高。最后我们研究发现,农村学生政治信任与政治效能感高于城市学生。这与近几年来国家公共财政加大农村投入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有很大关联。这也进一步提示我们增强政治认同要注意建立包容性与普惠性发展政策,全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四、“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建构

政治统治需要建立在民众的政治认同基础之上。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即使是最强者也决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13],卢梭正是从政治认同角度说明了政治认同对制度存在的重要性。政治认同低,将会直接影响政治系统和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在一个社会中,作为政治系统和政治秩序被认同达到较高程度,就会拥有“对政府体系高度发达的忠诚感、对政治权威的强烈服从感以及以信任和自信为内容的公民态度”[14]。由此,需要构建“90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这也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首先,积极发展大学生社团,拓展政治参与渠道。学校是最系统化和强有力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学校提供的共同信条,使人们对共同体和政权作出富有感情的回应。而大学里的政治参与也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学校里参与或接触到某些权威的决策,会影响到他们今后作为组织参与者的行为。同时,参与也能提高人们的政治效能感,减少人们对政治与权力的疏离感,“参与具有累积性效果,一个人参与的领域越多,他的政治效能感越高。参与机会与政治效能感存在着正相关关系”[15]。一个有政治效能感的人,不会把政治看成是一种遥远和抽象的东西,对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和某种敬而远之的感情。一个民主的政体需要公民的信任与参与。反之,这样的政体会走向它自身的反面,趋向极权与专制。因此,需要建构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渠道。

如何实现最大程度的参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最好的训练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如各种社团。因为这是他们最熟悉也是最感兴趣的场所,即使这些地方并不是正式的政治活动场所。大学里各种社团能为大学生们广泛参与提供机会与平台。较小范围的社团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一项规范的决策。在这种参与非政治决策的制定时,能够获得参与政治决策所需要的政治技能,即自我表达的技巧和影响政治策略的意识,并通过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因此,鼓励学生社团发展而不是限制,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有利于大学生政治能力培养、政治社会化。

其次,增强政治学知识传授,培养自信公民。目前,大学的政治教育内容集中于现在“两课”教育,这仅是历史观与使命观的教育,缺乏对政治学知识的全面讲述。社会热点如民主教育在大学仅局限于学生简单讨论,且大多认为民主仅是权利,是游行、投票、媒体自由表达、竞争选举。对民主是一种对利益分配等制度安排,鲜有学生知晓,毋宁说民主也是相互妥协。因此,全面学习有关政治学的知识,增强个人政治能力感以培养自信公民是大学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培养自信的公民,使他们更关注政治,讨论政治,更积极地参与政治社会事务,而政治能力提高其臣民角色也会下降。自信的公民不仅对其政治参与者角色满意,更能支持他认同的政治体制。自信的公民,是更满意、更忠诚的公民。

最后,注重现代传媒特别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大众传播媒体的政治影响,构建回应性政府。大众传播工具对于形成共同政治认知或是共同的政治认同意识以及形成共同的政治情感都能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参与广泛,信息传播迅捷,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型网络媒介对现代社会影响越来越重要,并使得一些社会事件成为广泛关注的政治事件而引人注目。在网络中反复出现的征地、拆迁伤亡事件、政府官员的贪腐行为及雷人话语等不断地刺激人们的神经,挑战人们的认知底线,对政府公信力及认同都产生极为重要的消极影响。在大众化的现代网络媒介促进了政治信息的普遍化时代,我们不仅要重视与提升政府官员的行政职业道德操守,也要重视网络媒体的广泛影响并给予积极的舆论引导。

执政地位需要政治认同基础的支撑,“社会政治秩序何以可能”的基础是政治权力,而“社会政治秩序何以持久”的基础是政治认同。一种统治能够得以维持,一种制度能够得以延续,主要取决于民众对于该统治或制度一定程度的认可和接受。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民都能够参加而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16]而此,便是培养“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意义所在。

[1]叶南客、唐仲勋.论当代青年政治生活的三大走向[J].青年研究,1989(6):1-8.

[2]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M].东方出版社,1988:120.

[3]范雷“80后”的政治态度—目前中国人政治态度的代际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2012(3):54-62.

[4]吴小英.青年研究的代际更替及现状解析[J].青年研究,2012(5):12-21.

[5]风笑天.三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对象、主题与方法[J].青年研究,2012(5):56-63.

[6][14]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09,162.

[7]吴小英.青年研究的代际更替及现状解析[M].青年研究,2012(5) :12-21.

[8]彭华.农村青年政治认同研究—基于湖北五县市区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4):29-33.

[9][10][14][15]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众[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464、245-246,166-167.47.

[11]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47.

[13]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80:12.

[1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88.

猜你喜欢
理科生贫困生政治
服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理科生的避暑方式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为啥理科生和艺术生无法在一起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理科生的语文课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