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5-03-29 01:46米雪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资产事业单位财务

□文/米雪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财政局陕西·西咸)

当前,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推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加强,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工作方面的问题

1、从票据管理方面来看。事业单位本应由各级财政部门发放的票据,在实际的业务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单位自行印制或购买的现象。另外,事业单位在票据的监督管理上也存在漏洞,具体表现在票据的认购、领用以及核销等环节中。

2、缺乏经费开支的标准和范围。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开支项目并没有明确规定的标准和范围,由此导致在日常开支时无据可依,超发津贴、补贴、业务招待费等现象屡见不鲜。

3、从财务报告及相关分析来看。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只包含财务报表,与其相对应的报表附注以及相关的财务状况说明书等并未明确列明,由此极大地影响到了财务报告所反映内容的完整性。在完成财务报告后,也并没有相关专业人员对此报告进行分析。事实上,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财务分析,才能进一步了解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活动的具体变动情况,以提高其财务管理的水平和经营绩效。

(二)法律建设方面的问题

1、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相关财务法规的制定相对落后,使得事业单位相关财务活动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规范和制约。

2、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差。当前,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全面、表达不够明确,使得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由于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因素,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部分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财经法规意识淡薄、凭经验和关系办事的现象比较普遍,忽视相关财经法规在财务工作中的作用。

(三)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方案本身的不合理,导致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结果的差距非常大,具体表现在:

些事业单位根本就没有设置内部审计岗位,即便有的单位设置了该岗位,但是缺乏熟悉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这使得内部控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难以形成内部制约和监督。

1、预算编制的滞后性。同其他企业一样,事业单位的预算年度也为公历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但现实工作中,大多数事业单位要在预算年度的一季度末才能够完成当年的预算并且实施,由此导致在实际执行年度的前几个月没有预算可依,预算的滞后性必然会造成其在年度伊始就脱离了预算的管理,大大削弱了预算的执行力度。

2、随着我国新型财政体制的不断深入,财政部门要求各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也必须采用零基预算法。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为了自身的既得利益,仍采用基数递增方法来编制预算,从而不能科学有效地反映事业单位在财务收支活动中的真实情况。

3、预算监督职能弱化。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预算控制监管不到位现象,导致在实际的预算执行过程中注重自身任务的完成与否,忽视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情况比较严重。

(四)资产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1、由于各级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尚未建立起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来有效的配置现有的存量资产,导致部分事业单位的相关资产长期闲置或利用率低,又或者被其他事业单位重复购置,由此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

2、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很大弊端。首先,从科目设置上来说,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没有设置“累计折旧”科目,账务处理仅仅使用“固定资产”、“固定基金”、“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其次,没有“累计折旧”科目也就无法计提折旧,在实际工作中只是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固定资产修建基金,这种处理方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导致事业单位的资产和净资产产生虚增的现象。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

1、从国家整体环境来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各级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的归属以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这些资产处于监管真空的状态,资产流失和闲置现象严重。

2、从法律制度层面来看。由于目前仅有《预算法》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而无其他财务规章制度可循,造成在实际的财务支出工作中有章难循、无章可依的局面,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

3、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来看。当前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经费不足、损耗浪费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再加上财政预算控制,使得事业单位在今后可能面临财政资金运作失控的风险。

(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落后

1、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只注重自身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现象比较普遍,造成预算的监督职能严重弱化,事业单位管理者只是不断地追加预算而忽视对现有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

2、在资产运行管理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建立有效的资产调配使用制度,致使闲置资产利用率低或长期闲置。

3、在政府采购方面。当前,在事业单位的相关政府采购部门与财政预算等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部门不了解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又不能参与预算项目审批,导致事业单位的重复采购现象时有发生。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当前,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忽视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尤其是在内部控制体制中,内部审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

三、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事业单位本年度的预算外收入可依据自身业务的发展目标来确定,加上运用科学方法测算出预算内收入,即可确定当年的全部收入。

2、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以往年度内部人员经费支出和商品与服务性支出等支出项目,来确定当年度的全部支出。

3、尽可能细化预算项目,减少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二)完善资产运行管理制度。为了解决当前事业单位项目经费购置资产与部门预算管理脱节的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在下达经费前,必须将资产购置事项上报本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除此之外,相关主管部门还应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进行积极引导和监管,对超过本单位购置限额的资产必须报主管部门审核。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建立事业单位资产调剂制度,这样可以有效整合各事业单位的存量资产,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并节约财政资金。

(三)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就是为了及时发现和纠正来自于单位内部各个层面的、可能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威胁的风险。从事业单位来说,健全内部审计的制度主要包括:

1、引入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科学严密的分析方法和审计程序,可以有效地解决审计人员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审计结果的可靠性相对较高。

2、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责任问题,并采取措施积极处理,以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对规范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实施管理绩效审计。管理绩效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四)完善内部财务制度

1、制定明确的支出标准及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以及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是规范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支付标准要求制定的标准要做到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支付标准的合理性可以参照历年的支出水平以及具体情况来制定,可操作性强则要求相关的支出标准划分不宜过细。而建立一套与支出标准相适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是确保事业单位完成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2、建立和完善财务审批制度。为了加强事业单位收支的控制和管理,必须设置一套严格的财务审批制度,并且要建立相应的财务公开制度,以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对于每一项支出,都必须严格执行本单位相关的审批权限和财务制度,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1]任立周.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刘振.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3.

[3]巴艳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财经(理论版),2013.5.

猜你喜欢
资产事业单位财务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水利财务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