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建龙 王桂花
(铜陵学院会计学院 安徽·铜陵)
长期以来,围绕“大学应培养什么人才?”这个命题的分歧一直存在。纽曼、洪堡等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学者主张培养“完人”或“全人”,而科尔、范·海斯等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专家坚持大学应培养训练有素的从业人员即“有效的公民”。随着高校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大众化教育的普及为地方高校带来广阔发展空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却成为地方高校发展规模的瓶颈。目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的根本发展在于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建设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以特色为发展战略,以创新为发展动力。
当前,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步入新常态,改革创新彰显高校办学活力。高校转型发展应调整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谋求内涵发展。但是目前高校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足。
(一)人才培养理念存在偏差。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要突出办学特色,重视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对接性,主要关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同时,地方高校要重视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包括通用能力、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技术。另外,要明确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方向。高校存在专业设置重叠的现象,不同高校间的培养目标一致,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需求,个性发展受到忽视。
(二)培养过程单一。本科阶段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只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工具人”,同时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本科教育的培养过程涵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存在不足:专业设置方面未能有效对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本科教育的功能应能体现追求高深学问与服务社会的协调统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长期以来存在着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价值观的分歧,其实是培养通才和专才的理念冲突;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教师扮演着控制者、组织者的角色,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管理制度刚性。刚性管理是以制度为主要约束手段的管理方式。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刚性与柔性相融合的管理制度,但目前多数高校管理机制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现有教学管理体制具体而呆板,缺乏创新性。封闭式的教学管理方式以及教师创新性教学的缺乏,束缚了学生创新理念的培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地方高校应遵循“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树立地方高校办学新理念。高校办学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发展愿景和明确的方向,才能显示其发展生命力的底蕴。地方高校要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从而确立学校发展的灵魂和纲领,要找准定位,凸显特色,培育特色办学。地方高校在内涵建设、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课程模块的设置等方面入手,创新办学理念特色,发挥地方优势,培育特色学科专业。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要发挥争创一流、追求卓越、创新求高的精神,实现内涵发展。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前提是结合自身实际形成明确的办学理念,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国外看,主要有四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即工作实践中“能独立应用科学方法的,面向应用的教育”;加拿大、美国等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模式(CBE 模式);英国“三明治”教学法模式即“实践——学习——再实践”的教学法;英国“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从国内看,随着中国版“工业4.0 规划”——《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转型需求的是“精细化”培养人才,而不是现行的“粗放式”培养人才。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高校强化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因此,地方特色高校在学校总体办学定位下,应区分不同学科,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相应的探索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1、人才培养方面。首先,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地方高校须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质量观,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须借鉴国内外同类型高校的成功范例,广泛征求教师、参加工作的毕业学生、用人单位以及行业专家的建议,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其次,创新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协同创新是高校的一种新的办学理念,高校作为协同创新主体,要实施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合作,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嵌入式育人机制。在此模式下,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为:确定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设置开放创新的课程体系;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强化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建设等。
2、专业建设方面。特色是地方高校的发展根本。相对其他高校而言,地方高校多数办学时间不长,远离省会,属于中小城市,没有区位优势,因此唯有办成特色才能赢得社会青睐,才有发展机会。地方高校在明确办学方向时,一定要体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地方高校要在不利条件下生存,扬长避短,突出地方性、区域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培育学科特色,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地方高校在充分考虑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的前提下,确立学科专业特色,培养地域文化、区域经济需要的特色人才。
3、产学研方面。围绕学科专业特色,地方高校建设特色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创新团队,聚焦特定研究领域,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形成特色科研平台体系。地方高校依托组建的科研平台,实施课题联合攻关,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高层次科研项目。发挥协同创新科研团队作用,考虑特色学科,聚焦学术前沿,进行持续跟踪和深入研究,产出国内有影响力的特色研究成果。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开展有特色的科研服务。地方高校建设智库,为当地政府预测决策提供参考建议;与企业及产业园区在大数据领域实施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作为以财经类学科专业为办学特色的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铜陵学院坚持多元化办学,特色化发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坚持内涵发展和开放办学,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内涵发展,培育特色,“质量工程”建设成效凸显。铜陵学院坚持内涵发展,凝练办学特色,注重应用能力,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建设多门省级精品课程。学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获得突破性成绩: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国家级教育实践基地:铜陵学院-铜陵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管理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达90 多项;会计学、审计学等7 个省级特色专业等。根据教育部“质量工程”中的“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要求,围绕“质量工程”推进教学改革。
(二)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铜陵学院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办学定位,实践教学日益强化,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学校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引进企业资源,合作共建,内外结合,搭建实验教学平台、实践基地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建立一批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彰显特色,打造财经综合实验中心如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会计实务实验室;校企联手,搭建理工实验实训平台如GE Fanue 自动化系统实验实训室,集实验、实习、实训、就业、研发多功能为一体。
铜陵学院积极应对社会需求,创新实训,构建创新能力培养大舞台。学校举办“会计实务操作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学科竞赛。学校还建造了电脑鼠创新实训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创新开放中心和皖中南企业管理实战演练平台。
(三)创新科研工作,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科研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铜陵学院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二者实现有机统一。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深度参与并积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发展适应地方经济需求的新兴学科专业。
铜陵学院与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铜陵有色集团、马鞍山钢铁等单位合作共建100 多家校外实践基地,并利用基地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学校与知名企业如江苏沙钢、安徽蓝盾、华为等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探索“三进入、三延伸”开放式教学。在学校对科研工作的大力推进下,科研成果丰硕,上水平,聚特色,有力地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总之,铜陵学院立足本校实际,突出地方性、区域性,以特色为发展战略,确定学科的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适应地域文化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发挥优势和特色,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强化协同创新模式研究,协同育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
[1]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
[2]古广灵.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7.
[3]陈端吕,彭保发,王亚力,熊建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