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琴
(信阳师范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遇到了三大挑战:资源短缺带来的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带来的环境危机、生态环境退化带来的生态危机[1],旅游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升级。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与环境高度依赖性的产业,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超速发展,加剧了对资源与环境的损耗与破坏,引发人们对传统旅游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21世纪的中国是绿色中国,旅游业要加快向绿色转型发展,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持续发展之路[2]。
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是指旅游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为目的,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旅游资源,挖掘潜在旅游资源,注重规模和数量,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发展方式。传统旅游业的发展以“大”作为开发方式和模式,将旅游活动视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用发展工业的方式发展旅游业,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较大,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绿色发展是指旅游发展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绿色、科学、低碳、可持续为发展原则,运用绿色科技创新,科学适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3],创建和谐、绿色、友好的旅游环境,注重旅游内涵和质量,使旅游业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共赢的现代旅游发展方式。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是:理念绿色,即运用生态、环保、低碳的绿色理念科学合理发展旅游业;开发方式绿色,即旅游开发要有节约、限制地利用利用旅游资源,实现高效低耗;产品绿色,即开发生态旅游、低碳旅游、骑行旅游等无污染的节能环保旅游产品[4];消费绿色,即旅游消费行为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在各个消费环节实现绿色化;经营管理绿色,即旅游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绿色标准,推行绿色服务,实施可持续经营管理。
一是减轻旅游发展对环境污染的迫切需要。旅游开发是双刃剑,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和刺激消费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相应的污染与破坏,主要表现在:对土壤的破坏、土壤表面垃圾以及植被状况的改变;对植物的采摘、刻画,对旅游设施建设的破坏,外来物种的侵入等影响;对动物的食用、商品开发、观赏、打猎等游客干扰行为;水上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的建设、岸边旅游活动等对水环境的破坏。二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的范围和强度远远超过自然环境承受的极限,威胁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高消耗。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但是传统的粗放式旅游发展对旅游资源的利用特征是高消耗,日益频繁的旅游活动更加速了对旅游资源的消耗和破坏,最为典型的就是餐饮业,餐饮作为旅游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浪费与高消耗现象触目惊心。其次,高污染。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造成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与污染物。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黄金周期间,许多景区都被人潮淹没,严重超载,垃圾如山,人声嘈杂,水质污染,这些都给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政府主导型,在GDP政绩观导向下,政府对旅游项目绿色化监督管理不严,制约了旅游业绿色发展。主要表现:第一,旅游项目管理缺位。旅游发展,项目为本,旅游项目立项时以资金、市场为导向,不考虑旅游资源的生态价值;项目运行中没有建立起严格的环保监测的动态监管机制,导致旅游污染处于零监管状态;项目验收没有开展环境审计,有关旅游项目的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理。第二,旅游综合管理错位。在旅游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中,应突出旅游和环保两个政府主管部门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旅游发展综合性较强,涉及交通、工商、财政、园林、文物、林业、水利、国土、文化、宗教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出现管理错位、越位的混乱局面,最后不了了之,不利于旅游景区的发展和环境综合治理,也变相纵容了旅游污染物的排放。
旅游企业是我国旅游业绿色转型的主体,目前旅游企业经营上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不重视绿色经营,制约了旅游业的绿色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营理念落后,我国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经营的核心理念是经济效益持续不断的增长。对于企业通过绿色发展带来的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等创新的经营理念没有很好的运用与执行,旅游企业对绿色经营不重视。第二,成本控制。旅游企业现在正处于微利经营时代,降低经营的成本是旅游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实施绿色经营需要旅游企业在技术改造、污染治理等方面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企业控制成本的压力增大。第三,人才缺乏。旅游企业偏重于经济、管理、投资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而绿色旅游所需要懂环境工程、污染治理等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却严重不足。。
旅游者是推动旅游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旅游者的绿色旅游行为对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目前我国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存在不文明、不环保等突出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极为不利。主要表现在:第一,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教育,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旅游者认为旅游活动不存在环境污染,即使存在环境污染,也应该由政府和旅游景区负责治理,不应该由旅游者买单。第二,旅游行为不环保。我国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等旅游行为中,普遍存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行为,例如吃山珍野味、住星级酒店、行必须坐车、游必带零食、购物必包装精美,这种不环保的旅游行为与旅游业的绿色发展背道而驰。
第一,政府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绿色旅游发展观。政府是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倡导者与监督者,要持续地开展绿色旅游宣传与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渠道,教育与引导广大旅游者树立绿色旅游消费意识;督促与监督旅游企业自觉实施绿色旅游开发与管理,提高旅游企业对绿色旅游所带来的绿色财富、绿色福利的认识,让绿色旅游成为潮流与时尚。第二,旅游企业要积极开展绿色经营。旅游企业需要树立绿色经营理念,节约利用与开发旅游资源,核算绿色成本,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技术与资金投入,降低环境保护成本,提高旅游企业的绿色经营综合效益。第三,旅游者要做负责任的绿色旅游者。旅游者要抛弃原有的环保不作为的落后旅游观,在旅游活动中树立爱护“爱护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环境”的理念,对资源与环境倍加爱珍惜与爱护;出行坚持简单、环保、低碳的绿色出行方式,即少带塑料制品与食品、轻言轻行、简单饮食与住宿、步行出游、放慢旅游节奏,做一个真正的旅游者。
第一,政府要对旅游项目进行绿色审计,确保旅游项目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合一”,做到绿色开发。对每一个项目的立项进行事前审计,重点对项目的可行性、环境风险进行评估与论证,建立项目立项环境评审制度;对已经立项的项目,重点对其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环境效益展开审计,建立环境审计不合格退出制度;项目完成后要进行跟踪审计,实施年终环境责任披露的绿色环境审计报告制度。第二,旅游企业要实行绿色开发。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科学、合理、节约利用,树立资源有偿使用的开发理念,建立旅游资源开发档案,避免过度开发、多度消耗有限的旅游资源,注重代际公平,分期、有节制地开发旅游资源,给后代人留下可开发的潜在旅游资源。第三,旅游者要绿色出行。旅游者要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做到轻车简行,首选徒步、背包、自行车旅行,尽可能地降低旅游出行的碳排放,旅游者还可以估算自己旅游时可能产生的碳排放量,通过植树来补偿自己的碳排放,旅游与环保并行,做一名文明的绿色旅游者[5]。
第一,大力开发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以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是绿色旅游的重要产品之一。在各类区域都可以开展生态旅游,尤其是在生态环境良好、人文环境和谐的区域,开展生态旅游能有效地避免旅游产品的商业化和城市化,给游客带来身心健康。第二,积极开发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是新兴的绿色旅游产品,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低能耗、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绿色旅游产品,是深层次的环保旅游方式。第三,大力提倡徒步旅游。徒步旅游是指旅游活动中,以步行为主要的出游方式,将健身和旅游活动紧密结合,用行走的方式充分与大自然接触,是一种简单、低碳、环保的绿色旅游产品。第四,积极推广背包旅游。背包旅游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旅游方式,能最大程度减少旅游对资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重视旅游体验与交流,强调旅游互助与环境友好,是全新的绿色旅游产品。
第一,绿色餐饮。绿色餐饮要求食材绿色化,严禁食用野生动植物;生产绿色化,旅游企业要实行清洁生产,降低能源消耗,做好污水、垃圾和废气的处理,做到排放达标;服务绿色化,在对客服务中语言优美,态度亲切,为客人合理配置食品,提醒客人打包等。第二,绿色住宿。绿色住宿是指运用环保、安全、健康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绿色住宿设施。第三,绿色交通。是指旅游过程中旅游者选择节能环保、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新能源和新燃料的交通工具,例如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自行车甚至徒步,减少乘坐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交通工具。第四,绿色景区。绿色景区要坚持合理利用资源,控制生态环境容量,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价,减少环境污染;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环保低碳的停车场、卫生间垃圾桶等旅游服务设施;绿色办公,使用无纸化办公,推行电子门票,节约水电、减少浪费等;第五,绿色购物。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购物时要遵循绿色、环保、节约的购物理念,购买健康、环保的旅游商品。绿色购物要坚持购买有机、环保的食品和产品,避免购买和使用一次性用品;不购买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产品。
绿色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即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传统的旅游发展方式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挑战,旅游业向绿色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旅游业向绿色转型发展需要政府引导、旅游企业主导、旅游者参与,实行集绿色旅游理念、绿色开发方式、绿色旅游产品、绿色旅游消费于一体的转型发展方式,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1]许广月.从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范式转型[J].西部论坛,2014(1).
[2]吴国琴.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业绿色发展问题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4).
[3]瞿华,夏杰长.积极推进我国旅游业绿色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1(8).
[4]尹华光,王晓彤.论绿色旅游的实现形式[J].生态经济,2006(3).
[5]谷慧敏.促进旅游业绿色发展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