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治国思想与班级管理

2015-03-28 08:44何梅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仁政百姓孔子

何梅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作为政治家的他提倡“以仁治天下”“仁者爱人”等治国理念。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从本质上来讲,班级更像一个小社会,治理国家和治理班级有相似之处。因此,我认为,孔子的政治思想对于班级的工作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教师治理班级,教育学生要实行“仁政”,即“仁爱之心”“敏锐之察”“宽容之怀”。

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反对苛刻的刑罚,想用道德的力量维持社会秩序: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饬百姓,百姓只会尽量地避免获罪,却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教来整饬人民,人民就会有羞耻心而且归顺。对于治理班级来说,如果仅仅制定了冷冰冰的班规和惩罚措施,你会得到一个看上去井然有序的班级,失去的却是深度了解学生的机会,与学生在快乐、和谐课堂中学习的珍贵体验。教师要学会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的和谐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给人带来的快乐和学习给人带来的充实感。有的学生性格稳重,寡言少语,教师应鼓励他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变得更加阳光、开朗。有的学生个性活跃,表现欲强,应适当给予他表现的机会,引导他在遵守纪律、维护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个性。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是孔子任用人才时所采用的策略,即为考察一个人的时候要注意看他的所作所为,观察他的一贯经历,考察他的习惯秉性。同样,要想全面地了解学生,教师必须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语言去交流,用心去感受。观察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倾听他们的所想所需,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状况,使教师的教育更有针对性,让学生更好地得到发展。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坦诚的态度,无私的胸怀,正直的标准来对待学生。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应用耐心、爱心和恒心,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过激行为而懊恼。教师不要忘记给他一个宽厚的微笑,表达出接纳、审视他的姿态,甚至当众夸奖他的进步。教师职业的善良宽容不是体现在偶尔的一次善举,更应该体现为恒久、坚持不懈的宽厚。

孔子的“仁政”思想和当下“爱的教育”“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作为班主任,带好班级,教书育人的重任在肩,理应多借鉴,多思考。

猜你喜欢
仁政百姓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无所不为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百姓看家“风”
百姓腰包更鼓了
孟子说仁德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