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变革困境与出路

2015-03-28 23:29:52张春晓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1期
关键词:科层变革权力

□文/张春晓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北·石家庄)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表讲话,提出推进三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其中一点就是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同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政策产生了巨大的政策效应,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不亚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进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调整。它直接涉及647 所地方本科高校,间接涉及千余所高校,也将会对1,266 所高职院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探讨地方院校组织变革的现实困境和出路具有现实意义。

一、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变革动因分析

(一)知识生产与发展方式变迁形成的原动力。高等院校是高深知识生产制度化的机构,是围绕高深知识的发现、保存、传播、发展、应用和理解等基本活动而运行与发展的社会组织。在高等院校内任何知识活动都依托于特定的学科,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结方式又形成了高校的组织结构。高校组织结构决定着高校知识生产的效率,高校知识生产与发展方式反作用于高校组织结构变革。与大学有关的知识变迁活动必然成为大学学术组织转型的一个有效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识生产与发展方式变迁所形成的原动力是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生存发展的转型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学术型高校的过程中,因其定位不准、缺乏特色、模式单一,盲目设置专业而丧失了学校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机遇,导致人才培养趋同,缺乏特色,学业上的理论研究能力明显不足。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严峻的生源和生存危机,存在着招生困难和学生就业难等多种发展困境。对生存发展的强烈需求将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变革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三)社会需求形成的推动力。大学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存在、发展需要与社会这个大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等因素的互动和交流。社会系统为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大学也必须对社会提出的服务需求做出适当的响应以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和发展的基础。大学发展史也表明,大学通过组织结构变革来应对社会提出的各种服务需求以获得存在的合法性,是大学发展和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的一个一般性规律。因此,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破除自身积弊形成的内驱力。高校组织结构存在的弊端随着高校所依存的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凸显,并严重地制约着大学功能的发挥。因而破除高校组织结构自身的积弊成为高校组织结构变革的强大内驱力。首先,我国的大学组织结构设置具有典型的科层制特点,决策权集中于大学高层,权力运行遵循自上而下的逻辑。大学的这种组织结构特征决定了高校的运行与发展基本都是靠行政力量在推动和维持,学术权力群体在大学重大决策过程中处于集体失语状态;其次,大学内部院系林立,机构臃肿,管理幅度大,管理效率低;最后,学生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是大学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但是高校内部却没有适合于学生表达权利诉求的组织机构。研究表明,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是高校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所致,这些问题也必然可以通过组织结构变革来克服和解决。所以,破除高校组织结构自身的积弊也必然成为推动高校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

二、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变革阻力分析

(一)基于思想观念形成的阻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变革组织结构、进行人员调整的首要障碍是观念的问题。从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实际情况看,观念阻滞转型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不愿转。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转型和改革劳神费力;二是不敢转。转型所要进行的各种改革都会触及既得利益,许多人担心转型后自己的权益受损而不敢转;三是不知道往哪里转。一些领导和教师认为学校应当转,但是目标模糊;四是不知道怎么转。一些学校也明确了转型目标,但在具体行动上缺少方法,找不到改革的抓手。

(二)基于组织结构产生的阻力。受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

“官本位”文化的影响,高校的教育组织一般实行的是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各类高校的领导干部基本上是按照一定行政级别进行选拔、任用和管理。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组织机构势必要发生变革,变革就意味着打破这些已有的规定,触及不同层级管理机构的利益或权利,从而产生变革的阻力。

三、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变革的出路

(一)转变观念,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加快转型是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核心战略。首先,应认识到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视转型为机遇和动力。其次,充分认识到应用型本科与学术型本科是等值的,转型和改革并不会降低学校的层次,也不会影响人们对学校的社会认知。最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形成体现地方特色和产业需求的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二)弱化科层组织,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多元治理结构。高校组织结构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社会组织。单一、僵化的科层组织结构不能解决高校所要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加快高校组织变革的策略有:一是分散院校组织权力,从科层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组织结构转变;二是模糊组织结构边界,从刚性化管理向柔性化管理转变;三是调整组织价值标准,从普适性向多样性转变。只有打破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垂直结构,弱化科层组织,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才能使高校决策层更贴近职工和学生。同时,发挥行业企业的参与指导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邀请企业参与到高校转型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来,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和行业产业的联系,构建高校、企业和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

(三)构建学习型组织,重塑组织权力的合法性。学习型组织的结构不同于传统的等级森严的科层组织结构模式,它强调横向联系与沟通,强调授权,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转移。构建学习型组织,就要削减不需要的部门或者合并功能类似的部门;减少学校决策层与操作层之间的间隔层次,从而形成以“基层为主”的扁平化的学校组织结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权力的合法性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组织权力的合法性与组织结构设计的关系关键在于权力和知识的有效匹配。无论是高度集权的科层组织,还是分权的学习型组织,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满足组织权力的合法性要求。

四、结论与讨论

我国地方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受制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权力结构,政府、市场以及行业协会、媒体与公共舆论之间的复杂互动。高等教育组织变革转型作为一项制度变迁,涉及多重行动者的权力与利益博弈,且嵌入在特定的外部环境与网络结构之中。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依然是政府主导下的变革,这种变革方式虽然可在短期内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教育改革的“规则公正”与“程序公正”,潜藏着一定的改革风险与隐患。实现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组织变革,从本质上要求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以复合共治的网络治理模式为权力结构,以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松散耦合关系为理想状态,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改革方法论的高等教育“自主变革”制度逻辑。

[1]鲁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3/22/c_119896137.htm.

[2]丁蕖.论权力的合法性与组织结构变革[J].南京社会科学,2006.5.

[3]陈锋.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

[4]夏洁.深化高校组织结构改革: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

猜你喜欢
科层变革权力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电影(2019年6期)2019-09-02 01:42:38
公司的“科层文化”现象
变革开始了
论科层制的困境及扬弃
——基于马克思和韦伯文本的研究
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另一种可能:非科层模式①
美国大学治理理论模式:边界及其缺陷分析
高教探索(2015年10期)2015-10-29 04:36:24
权力的网络
博客天下(2015年12期)2015-09-23 01:47:57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声屏世界(2015年5期)2015-02-28 15:19:47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清风(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