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发展报告

2015-03-28 03:55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
海峡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福州市肝炎肝病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

数十年来,中西医结合理论及临床实践在肝病临床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报告简要回顾和总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的发展历程,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新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所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的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

中西医结合肝病发展现状学科定位发展策略

自古以来,中医药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留下了大量著作,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任何其他民族无法相比的。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卫生行政会议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6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不断开展,特别是近30年来其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肝病治疗学的内容,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肝病研究方法,其特色与优势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临床疗效上也逐步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及其生命力,从侧面显示了中西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思维方法上的互补性。西医以实验医学为基础,着眼于组织形态学或物质基础的改变,探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求阻断之,“唯物”是其学术发展的核心;中医是针对患病的个体,通过对患病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反应状态的综合分析,谋求机体功能的调整与恢复,动态、辨证地对待患病的人是其科学特征;从理论上讲,两者具有较好的互补性,也是思维方式结合的基础。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以当前肝病的研究热点、难点为切入点,以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为平台,全面审视我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发展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我省本学科的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着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特色品牌,这是本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的出发点。

现代医学对肝病的认识和诊治,与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的发展密切相关。1958年福建省立医院开展谷丙转氨酶、醛缩酶、胆固醇等生化检验,在此之前,我省肝炎的流行历史少有记载。因当时对肝炎的认识局限于病毒性肝炎,故从1959年起,病毒性肝炎列入疫情报告后,我省肝病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这一时期开始,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受益于政府的传染病防控政策,收治了我省大部分肝炎患者。因此,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在较长时期内,反映了我省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的发展水平。随着相关检查及检验技术的发展,也使本学科对肝病的认识视野从病毒性肝炎逐渐拓宽到如今的以病毒性肝炎为主,非病毒性肝炎与肝病相关并发症、终末期肝病等疑难、危急重症全面进展的态势。学科临床和科研能力的进步,也使学科发展的地区间差距和医院间差距逐步缩小。

1 福建省近现代中西医结合肝病防治历史回顾

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大量的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省立医院采用免疫对流电泳检测甲胎蛋白、乙型肝炎标志物,并于1977年改用反向血凝法,提高了检验阳性率。1987年,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改进一批乙型肝炎两对半试剂,使我省乙型肝炎的诊断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病毒性肝炎现虽分为五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但在疫报初期未能分型,均作病毒性肝炎统计。从1959~1988年,全省共发病488328例,死亡991人,流行趋势呈梯形上升。70年代比60年代上升133.78%,80年代比70年代(各取头8年相比)上升107.71%,80年代每年发病都在1.4万至4万例之间徘徊,不见下降。全省各县、各乡镇和84.2%的村有肝炎病例报告,城市高于农村,尤以福州、泉州、宁德、厦门和龙岩、三明6个地市严重。从1984年全省肝炎流行疫情资料来看,全省76个县(区)共发病37863例,其中福州市发病11543例,占30.49%,为第一位;泉州市发病6783例,占17.91%,为第二位;宁德地区发病4145例,占10.95%,为第三位;三明市发病3483例,占9.2%,龙岩地区发病2983例,厦门市发病2313例,分列4-6位。以上6个地市共发病31250例,占全省82.53%。

1.1乙型肝炎调查

1979年9月,省卫生防疫站对福州、泉州、厦门三市以及宁德地区城乡居民抽查6783人,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验,并在表面抗原阳性者中检查乙型肝炎e抗原和e抗体,同时摸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其亚型抗原的分布。调查结果: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4.93%(RPHA反向血凝法),其中男性阳性率为 17.85%,女性为11.55%;表面抗体阳性率为2.75%(PHA被动血凝法),男性2.49%,女性3.05%。进一步检查 e抗原阳性占 21.44%,e抗体阳性占 1.72%,HBeAg亚型调查adr占29.21%,adw占67.42%,余未能分型。据推算,全省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400万人,儿童占1/5[1]。

1.2病原检测发展概况

1960年初步开展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肝炎的病因诊断之门从此打开。70年代初期尚只能检测HBsAg,而后开始检测甲型肝炎病毒IgM,至80年代,开展了丙型、戊型肝炎病原学检测,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诊断也更加准确。到90年代,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逐步提高,同时对自身抗体以及遗传代谢性肝病的检测也逐步开展,使自身免疫相关的肝脏损害诊断得以明确。21世纪以来,病因检测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技术的成熟,使包括遗传代谢性肝病及非感染性肝损害的诊断得以明确。

1.3肝病疾病谱的变化

1984年福州市甲型肝炎流行期间,福州市防疫站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和酶标法检测1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型肝炎占79.8%,其中单一甲型肝炎感染占 43.3%,甲乙型肝炎混合感染占 15.7%,甲乙型肝炎重叠感染占20.8%,单一乙型肝炎感染占2.8%,丙型或戊型肝炎感染占17.4%,并从急性肝炎患者粪便中检出甲型肝炎病毒。另对该地区甲型肝炎流行后期部分健康人群检测结果,抗-HAV(甲型肝炎抗体)IgG总阳性率为 73.7%,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女无明显差异,和全国调查材料平均感染率 71.2%相近似。HBsAg阳性率为15.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抗HBs阳性率为28.5%,女性高于男性,抗HBc阳性率为42.7%,HBV总感染率为 73.4%,证实了福州市为甲、乙型肝炎高发地区。随着甲肝疫苗接种的推广,甲型肝炎的发病率逐渐降低。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的成熟,使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降至 1%以下。而近年来,戊型肝炎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目前约占急性肝炎发病数的50%[1]。

1.4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

在治疗方面以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三种疗法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多以中西医结合为佳。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清热利湿、调气活血。热偏重者用茵陈蒿汤、湿偏重者用茵陈四苓散、三仁汤加减,淤胆型用祛瘀利胆法,用黛矾散、消矾散。著名专家陈祖荫采用青草药白蓬山合剂治疗小儿传染性肝炎60例,以白毛藤(白英)、山葡萄根、蓬老碗或加败酱草为主,随证加减。康良石采用水边黄、栀子根(黄栀子根)治疗传染性肝炎30例。50年代起,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王子野、林守诠等就已开始积累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经验,采用民间单药白毛藤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47例;197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即五味子灌肠,预防血管内凝血及其他综合治疗,成功地抢救了四例爆发型肝炎,总结出五味子粉灌肠对肝昏迷有促进清醒、保护肝细胞的作用;龙岩新罗区第二医院用新鲜凤尾草治疗143例;福建省立医院用乌桕治疗小儿急性肝炎;福安专区医院用车前草与萱草根;马江医院用金鞭合剂治疗急性肝炎均有疗效。漳州175医院1985年起院内制剂茵陈汤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确切。因当时科研水平所限,所记载治疗方案难以从基线、年龄等方面进行对比、优化,仅可作为临床经验的积累。福建省人民医院辨证论治研究小组周绍奇、俞长荣等撰写了《肝病的辨证论治纲要》,为省内较早的肝病基础理论研究。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林守诠编撰《中西医结合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实践》,解放军476医院陈紫榕编著《病毒性肝炎》,则对20世纪50年代至 80年代的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总结。

2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现状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影像学等检查的迅速发展,肝病的临床、科研均有了新的变化。90年代开展了HBV、HCV核酸检测,90年代末,开展HBV及HCV的病毒定量检测与基因分型检测,使慢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指征不再盲目,用药选择、疗程评估与疗效判断也更加明确。目前,各地二级以上医院均可独立开展血生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彩超、AFP等,大部分三级医院开展分子生物学、自身免疫检测、CT、MRI等检查。2010年以来,艾迪康与金域医学检验所等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兴起,使肝病相关项目的检测更为普及,极大促进了肝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诊断准确率。在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下,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与厦门市中医院均引入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48系统、Roche公司的LightCycler荧光定量PCR仪、Agilent Mx3000P荧光定量PCR仪、ABI StepOnePlus荧光定量PCR仪、伯乐MyCyder扩增仪、Thermo核酸提取仪、QIAGEN QIAcube全自动核酸提取仪、ABI测序仪、BD流式细胞仪、CycleBlot48全自动免疫印迹仪、OLYMPUS荧光显微镜、贝克曼高速冷冻离心机等,可开展高灵敏度病毒载量测定、自身抗体测定等检查,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国际认可度,为开展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奠定基础。而病毒核酸测序,则为抗病毒治疗中出现的耐药问题提供诊断依据,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肝脏病理检查的开展,则将肝脏疑难疾病的诊断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自90年代初开始,各医院逐步开展肝组织活检项目。目前全省各大医院均能完成常见肝脏疾病的病理检查。肝脏疑难疾病的诊断方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与福建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的硬件设备及诊断水平均居我省前列。目前配置全封闭组织脱水机、组织包埋机、石蜡切片机、全自动染色封片一体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冷冻切片机、病理专用荧光显微镜、图像采集分析系统等。福建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可开展以肝病病理为特色的临床病理诊断、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细胞学病理诊断和分子病理学诊断。常规开展细胞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及分子病理技术。目前已在肝癌组织中开展ERCC1、BRCA1、 TYMS等化疗药敏感性相关靶向基因的检测。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不仅开展常规病理、免疫病理、分子病理、计算机图像病理和超微结构病理等病理检验项目,还在国内建立了病理学专业网站,率先开展了互联网远程病理会诊及远程病理学继续教育工作。其中计算机图像病理、超微结构病理、肝穿刺活检病理、肝移植病理标本检验处于省内医院的领先水平,尤其是肝移植术后肝穿刺病理检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肝移植术后排异的难题。

2.1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20世纪60至70年代,厦门市中医院以康良石为主的团队根据温疫与郁证的理论,对经全国标准确诊的52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从该病的发病季节、传播途径、发病类型等流行病学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病初起具有温疫的发病规律,急性向慢性及肝炎后疾患发展,存在着郁证的病机演变。依据温疫分传、同陷、伏邪不溃与邪留于肝,以及郁证“六郁相因”、“五行相因”的病因病机学说,提出了温疫疫气传染伤肝致郁是“乙肝”的病机,并制定三十三治肝大法、100多个验方治肝脏七病常见症,撰写了《祖国医学肝炎辨证施治》、《100例迁延性肝炎无本梅花点的临床观察》等论文。80至90年代,建立并试行中医诊断、诊疗常规、中药治疗方案观察指标、疗效标准、中医护理等常规,并在中医药治疗乙肝理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认为肝炎发病初期具有瘟疫的发病规律,由“伏邪里发”,常见传变方式有“表里分传”、“但里不表”、“伏邪不溃”、“邪留于肝”,少数“疫毒内陷”等,呈“六郁相因”病机[2]。而当急性肝炎向慢性及肝炎后合并症发展时,多存在“郁证”的病机演变,常导致“中伤脾胃”或“上干心肺”或“下损肾及冲任”,呈“五行相因”而“病在于肝,不止于肝”而涉及全身。该院蔡虹、康素琼等对上述理论进行初步总结并撰写论文《浅谈郁证理论与肝病病因病机》,对康老的理论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厦门市中医院在康氏系列方的基础上联合西药抗病毒,亦取得良好疗效[3]。唐金模等对闽南地区隐证型慢性乙型肝炎(具备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但中医证候缺如或轻微,凭常规四诊检查难以辨证)患者进行研究得出隐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坏死分级较其它证型稍低,肝纤维化分期除与肝郁脾虚证相仿外,低于其余各证型[4]。

福建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针对福建地区乙肝病人病机多“湿热蕴脾”的特点,采用茵芍散治疗慢性乙肝在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实验研究发现茵芍散对鸭乙肝(DHBV)病毒复制有一定抑制作用,临床研究证实茵芍散能够明显降低异常升高的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对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肝脏损害有明显作用。并揭示其机制与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L-4,升高血清补体、IFN-γ,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有关[5]。李淑珠撰写《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初始中医证型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侧重于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结合证治研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将急性黄疸型肝炎分为热重、湿重、湿热并重三型,热重者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湿重者用茵陈胃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茵陈蒿汤合胃苓汤加减;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治以化湿辅以清热,用五苓汤加减,对慢性肝炎,认为多属湿热未尽,肝郁脾虚,或肝阴不足,除选用急性肝炎清热利湿的方剂外,治宜扶正祛邪、疏肝解郁,滋阴补血,调理脾胃,可辨证选用逍遥散、一贯煎、平胃散、杞菊六味丸或六味地黄丸。潘晨等研究了慢性肝炎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证与肝组织炎症分期(G)及肝纤维化分期(S)的关系,得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组织病理损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6]。王玉海等系统研究了慢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浆内毒素水平与中医虚、实证与肝脏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认为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可作为慢性肝炎中医虚、实微观辨证指标[7,8]。

泉州地区在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领域发展较好的有泉州第一医院感染科和泉州180医院南京军区肝病中心。泉州第一医院感染科获得多个科研立项,但侧重于西医。泉州180医院《大黄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系列研究》较有代表性,其中《化瘀降黄汤》获得发明专利。漳州地区中西医结合肝病领域发展较好的为漳州175医院,科研立项侧重于西医。

2.2肝衰竭(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肝衰竭的首要病因是肝炎病毒,主要是 HBV感染,这也是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死亡原因,临床表现以慢加急性肝衰竭为主。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制剂等)导致的肝衰竭。儿童肝衰竭还可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

回顾我省的肝衰竭诊治历史,由原来单一的保肝退黄内科治疗,到针对HBV的核苷类药物抗病毒的内科综合治疗,及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必要时行肝移植术的综合治疗。肝衰竭的治疗手段不断优化,福州市传染病医院肝衰竭患者生存率由30%提高到70%。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承担着福建省中医药科研课题多项,并参与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与“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新方案、新方法研究”,以及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与“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优化方案及发病机制研究”。通过对长期以来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的总结,在重型肝炎的证候研究及临床治疗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不小进展。李芹等总结120多例肝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发现临床所见湿热蕴结与脾虚湿阻证所占比例最大,认为慢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为感受疫毒、湿(湿热、寒湿)邪,以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气机郁滞,胆失疏泄[9]。而亚急性重型戊型肝炎多为老年患者,病机主要为“瘀血发黄”,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收获良效[10]。陈玮等通过肝衰竭的前瞻性证候调查,发现中医虚实证型与肝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与凝血功能、电解质、HBV-DNA无明显相关[11]。李芹等在证候研究的基础上,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拟经验方“重肝合剂”,明显改善早、中期肝衰竭肝炎患者的症状,减少血浆置换的次数,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周内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9个百分点[12]。以此为基础开发的院内制剂“金茵退黄颗粒”,已获得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审批。

潘晨等前瞻性选择302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内科治疗组(57例)、抗病毒治疗组(80例)、人工肝治疗组(124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1例),发现人工肝组治疗方法与抗病毒组治疗方法相比,病人死亡的风险为0.566倍(P=0.036,RR=0.566);中西医联合组治疗方法与抗病毒组治疗方法相比,病人死亡的风险为 0.396倍(P=0.016,RR= 0.396)。发现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核苷类似物及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并联合中医药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是最优化的治疗方案[13]。通过对 2000多例肝衰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得出 HBV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对MELD评分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良,采用肝性脑病、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Alb、AST、Cr、INR作为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预后评估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HBV相关肝功能衰竭6个月内的生存率[14]。

厦门市中医院以国家级名老中医康良石为代表,认为肝衰竭由热毒、瘀毒内陷所致,病情危急,症候凶险,针对急性肝炎阳黄重视清里驱邪,使邪有出路,减轻邪毒伤害和内陷;慢性肝炎瘀黄重视扶正祛邪,延缓病情的逐渐恶化,从而防止重型肝炎的形成。肝衰竭急黄初成,早用凉血救阴、泻火解毒,以延缓病势发展,防止腹水、昏迷等逆症发生[15];出现神志轻度异常时,当及早、连续、重用安宫牛黄丸等开窍醒神、泻火解毒,为防治神昏逆症的关键;在腹胀尿少时,及早化瘀逐水、泻火解毒,乃防治腹水逆症的要领[16]。

2.3其他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因其病程短,依照目前诊治方案,绝大部分患者愈后良好,已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丙型病毒性肝炎方面,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省内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发现福建省丙型肝炎发病率从2005年的1.20/10万,到2011年的7.01/10万,呈逐年快速上升态势,死亡率无显著升降。实验室诊断数的占比从2005年的59.5%,到2011年的93.9%,呈逐年上升趋势。各设区市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尤以莆田市升幅最大、升速最快,年均发病率最高(15.88/10万),其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比、病例数的城乡比、性别比均比其他设区市高,且农民病例占比大。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均参与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优化研究”,目前已完成病例入组,尚未进入疗效评价阶段。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观察白茅根煎剂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α,派罗欣)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发现白茅根煎剂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在提高SVR率、护肝降酶、减轻不良反应方面较单纯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18]。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尝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建立了特异、敏感和稳定的 HCV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适用于 HCV感染的批量筛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19]。另对我省HCV基因型进行分析,发现我省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其次是2a型,未见基因4、5型;基因2型的感染者平均年龄较基因3型大[20]。

2.4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国家老龄化研究所的官员表示,该研究所必须要具备创造力才能应对申请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资助的发展趋势。2017年夏季,审核资助申请过程中出现了争先恐后、拥挤不堪的场面。2018年,甚至在还不了解最终预算是多少的情况下,国家老龄化研究所就早早地要求申请者提交申请,并对同行评审小组做好了安排。特朗普政府于2017年实施了联邦招聘冻结政策,为审批申请工作增加了压力。直到最近,NIH的招聘冻结政策才取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研究重点在于白细胞介素-10与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关联,白细胞介素-10(IL-10)为一种下调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体内外试验证实其在肝纤维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21]。重组人IL-10已在临床试用,IL-10可能是治疗肝纤维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疗效较为明显,这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1997年,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张月英等承担福建省科委项目“抗纤丸抗肝纤维化病变的研究观察”,抗纤I号治疗慢性肝病,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组织病理变化、血清学纤维化指标以及回缩肿大的脾脏方面均有较好效果[22]。其制备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厦门中医院“康氏抗纤颗粒”为该院特有的院内制剂,临床抗肝纤维化作用显著,在十二五期间该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路径组长单位,组织全国20家中西医结合肝病重点专科单位联合制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并组织验证工作,现进展顺利,正在进行总结工作,并按中管局要求下一步将推广验证。

解放军第180医院积极探索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早期诊断研究,积极开展肝硬化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研究。如在国内较早开展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取得较好疗效。广泛开展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放射介入治疗,如部分脾动脉栓塞、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支架分流术。

2.5肝癌及其他终末期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福州市传染病院开展多项肝癌相关研究,如“乙型肝炎病毒前S区变异与肝癌发生的相关研究”、“原发性肝癌的预警机制的研究”、“ 福建肝癌高发家系染色体畸变及相关易感基因研究”。福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消癥益肝片”在肝癌治疗上具有较为肯定的疗效,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解放军第180医院肝病中心广泛开展肝脏病理诊断技术、肝癌各种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在国内较早、较全面开展超声及CT等引导下的肝癌射频术及肝癌病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福建省肝胆外科研究所)是福建省首批医学重点学科和福建省科委优先发展学科,下设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病原学实验室及动物实验室。成功开展了原位肝移植、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治疗终末期肝病、肝癌及先天性肝病。亦成功开展了系列高难度的肝脏移植手术,进行了我省首例小儿背驮式肝移植。换心人再换肝的病例在亚洲属首例。迄今为止,所有肝移植病人全部存活,且生存质量良好,疗效优异。肝脏外科开展了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原位切肝技术、肝门不阻断切肝等技术,提高了肝切除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在省内率先开展无血切肝术,肝尾叶切除,左右肝极量切除,特大肝癌切除,包绕下腔静脉巨大肝血管瘤切除,肝背扇区第九段肿瘤切除等手术,并进行选择性肝蒂及肝静脉预处理规则性无血肝切除,超声导航下精确定位系统性肝区域及亚区域切除、解剖式规则性肝切除等。其中350例小肝癌术后五年生存率达68.7%,最长存活已达17年,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成功开展了射频消融治疗等肝脏外科新技术,使失去手术切除时机的中晚期肝脏肿瘤患者得到疗效确切的治疗。在肝多发性转移癌治疗方面,开展了结直肠癌伴多发性肝转移癌一期联合切除术,取得良好的疗效。在肝巨大血管瘤治疗方面,成功开展了系列高难度、多发性左右肝巨大血管瘤联合切除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了系列高难度的复杂性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手术,取得良好疗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面,采取适合于患者自身状态的外科治疗,如断流术、分流术、联合手术、内镜治疗、介入治疗、肝脏移植等治疗,取得确切疗效。在肝胆管癌根治方面,1996年就在我省率先成功开展了联合肝切除+肝门部脉管骨骼化淋巴链清扫术,取得显著疗效。随后又开展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规范术式——泰姬陵手术,联合肝尾状叶切除、联合规则性半肝切除等手术,研究探讨了各种不同情况下肝肠吻合的模式。成功开展了累及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的高难度肝胆管癌根治术,取得显著疗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团队(2011年迁至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是国内开展包括数字化虚拟肝脏治疗计划系统、巨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全尾状叶肝切除、中央型及肝腔结合部肝癌手术切除、选择性肝门阻断肝切除术、不解剖第一肝门的无血切肝术、规则性肝段切除术、原位肝切除术、肝癌射频消融和微波固化治疗、肝外伤的非手术治疗、改良悬吊法肝切除术、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复杂胆道结石治疗术、肝良恶性肿瘤的腔镜下切除、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和肝移植治疗等技术项目的单位之一,形成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肝癌综合治疗的技术体系,建立并完善各种诊断、术后抗复发、复发再治疗等技术方法,明显提高肝癌的远期生存率和肝癌病人的生存质量。

2.6脂肪肝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节奏均发生很大变化,体检理念逐步普及,使脂肪肝的发病率和检出率大大提高。2011年,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解放军175医院成立了福建省脂肪肝诊疗中心。2012年,吴宽裕副主任委员、郑瑞丹副主任委员参与制定《脂肪肝诊治专家共识》,中医治疗内容首次出现在脂肪肝诊治中。此外,还统计了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体检数据,超声检出脂肪肝患病人群约占全部接受肝脏超声检查人群的25.26%。

在脂肪肝的治疗方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潘晨主任医师采用肝宝胶囊治疗脂肪肝,总有效率为84%,肝脏B超影像总改善率 76%,治疗后肝功能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该研究获得2008年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医学科技三等奖,以及2009年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览会金奖。

3 肝病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在数十年经验基础上,将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经验凝炼为院产制剂,自主研发了多种中成药制剂,如茵白冲剂(适用于急慢性黄疸型肝炎之肝胆湿热证)、垂盆草冲剂(适用于急性慢性肝炎之气虚湿热证)、复方金线莲口服液(适用于急、慢性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之热毒气虚证)、肝宝胶囊(适用于脂肪肝及急、慢性肝炎之肝热积滞证)、冬宝口服液(适用于慢性肝炎之肝肾两虚证)、舒肝安胶囊(用于慢性肝炎,肝功反复异常之肝热血瘀,气虚阴亏证)、抗纤I号(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之气阴两虚、肝亏血瘀证)、降酶灵(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炎恢复期之肝虚血瘀证)等,年产值达930多万元。

厦门市中医院先后研制出复方地耳草颗粒,复方栀子根颗粒,复方茵陈颗粒,复方芪葜颗粒四种颗粒剂等。

解放军第180医院根据临床实践,先后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肝病治疗15个协定处方(肝炎1-10号,免疫1-3号,以及肝硬化、肝癌基本方);在地方有关单位的协作下,完成了金灵口服液的研制工作,获得军区非标制剂的批号,并在临床使用。

4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成立于1989年,这是我省开展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技人才的场所。分会成立的宗旨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分会以中西医结合人员为主体,同时欢迎中医药、西医药及其他学科人员参加。分会委员至今已换三届,现有委员67人,含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6人,常务委员21人。其中60%以上为高级职称,他们是我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学科的骨干力量。学会主任委员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的潘晨主任医师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室主任,为中西医结合肝病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副主任委员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李芹主任医师为国家中西医结合肝病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曾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称号;副主任委员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吴宽裕主任医师及龙岩市第二医院孙家敏主任医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孙家敏主任医师还兼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分会肝衰竭、人工肝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肝病、传染病分会常委。副主任委员厦门市中医院陈国良主任医师担任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福建省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泉州180医院潘兴南主任医师、福州肺科医院李丹主任医师被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青年委员。上述学科带头人,为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以及厦门市中医院肝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龙岩市第二医院感染科为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肝病重点专科。基本上起到了建设重点,辐射区域,服务群众的作用。

此外,每年度均有学会成员参加美国肝病年会(AASLD)、欧洲肝脏联合会(EASL)以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年会,及时掌握本专科最新进展,与国际同步。

5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潘晨主任医师《乙肝肝衰竭临床治疗优化方案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获201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肝宝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研究》获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获2003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抗纤丸抗肝纤维化病变的研究观察》获2002年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李芹主任中医师《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中药治疗慢重肝临床研究》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紫金科技创新奖;此外还获得省、市各级奖项20余项。厦门市中医院《个体化长疗程α-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获2011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龙岩市第二医院致力于研究异种肝细胞的筛选、培养、冻存,以及在生物人工肝方面的应用,获龙岩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2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王小众主任医师《IL-10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解放军第180医院《综合序贯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研究》分别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南平市第一医院《立其丁治疗高胆红素血症,重型肝炎研究》获南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6 学术交流和科普教育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学分会自成立以来,举办学术交流大会12次,每年还举办1次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进展学习班。例如先后举办三次中国海峡中西医结合肝病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并邀请港台地区以及海外专家参会授课,既提高了学术水平,又扩大了影响范围。此外,每年均组织我会专家投稿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在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海峡卫视、厦门电视台和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老年报、福建卫生报等作中西医结合肝脏疾病科普宣传100多次。

7 当前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政策层面,主要问题有:(1)人才梯队建设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我省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的人才有一定数量基础,但既往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忽视,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晋升没有相应的政策倾斜,致使人才梯队出现断层;(2)医院招聘年轻医师中,西医人数众多,中医人数较少,不同程度存在重西医,轻中医的情况,需要让中医更多参与临床医疗及科研;(3)基层医院条件有限,仍有较多医院没有独立的肝病专科,科研水平较低,难以获得科研立项;(4)医院在获得重大科研立项后,地方配套经费不足,亦制约科研项目的开展;(5)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流动,欠发达地区人才缺乏。

学术层面,主要问题有:(1)“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的重要基础,肝病的证候分类规范、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病证结合的临床疗效判定方法等仍需进一步完善和统一。(2)随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推广,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未来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的疾病谱将发生较大变化,科研方向需进行适当调整。(3)未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若干优势病种进行重点攻关,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4)基层医院重症肝病的处置能力不足,而省市级医院肝病科大量收治普通肝病,没有做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8.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发展策略

8.1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地市级以上的医院应建立独立的中西医结合肝病专科,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梯队,有利于人才水平的提高。

其次,完善中西医结合肝病专科人才培养机制,依托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厦门市中医院这两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建立专科培训基地,强调肝病的规范化诊治。

第三,优化在校医学生教学安排,使教学更加贴近于临床,培养立志投身于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的专业人才。

第四,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学校需与医院积极配合,开展中西医结合肝病防治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将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增进省内外学术交流、开展专题讲座等,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肝病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第五,提高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西医水平,恢复“西学中”平台,使中医师与西医师增进相互了解,在工作中达成更多共识,共同提高临床与科研水平。

8.2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对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的政策倾斜

推动学会与省市各级行政部门的联系,通过这一渠道,为我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建言献策,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可体现在:第一,将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作为省级重大科研立项项目;第二,各级政府增加对获得国家级科研立项的单位和个人经费配套政策,鼓励本学科传承和创新,并培养和筛选人才;第三,医院主动与企业、药业联合,整合产业链,创立学、产、研新模式,开辟新途径;同时,政府给予相关企业、药业适当的政策倾斜,开放融资渠道。第四,增加对肝硬化、肝衰竭、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遗传性肝病等病种的科研立项与经费投入,促进学科发展。第五,由于肝衰竭等重症肝病住院治疗时间长,开支大,建议参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机会性感染,列入医保重大疾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重症患者依从性。

8.3加强学会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协作

首先,加强学会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协作,特别是教学、科研单位与临床单位的协作,建立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研平台,争取申请更高等级的科研项目。

其次,以新医改为契机,建立医联体模式。省、市级医院提供高水平的医疗人才资源对基层医院进行指导、帮扶,基层医院定期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到省、市级医院进修,使临床、科研、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基层医院则对省、市级医院进行适当经费补偿。

第三,提升基层医院实验室检测水平,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使基层医院在硬件建设上逐步达到承担高层次科研的需要。福建省卫生厅正推动实施医院间实验室检测报告互认以及医保卡跨地市就诊信息联网,可将肝病患者按病种建立随访队列,提高患者依从性,便于获得高质量、长疗程的患者随访数据,有利于撰写高水平论文。

第四,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基层医院做到对普通肝病的规范诊治,急、危、重症及疑难肝病及时转诊,充分发挥省、市级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有利于使基层医院与省、市级医院形成各自的优势病种,提高临床水平,避免科研的低水平重复,使更多人参与科研,用科研推动临床能力的提高,用临床带动科研工作进展,从而实现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

[1] 刘景业,原寿基,杨韵真,等.福建省志·卫生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95.

[2] 蔡虹,康素琼,康俊杰.浅谈郁证理论与肝病病因病机[J]. 中医药通报,2009,8(5):21-25.

[3] 张如棉,吴剑华,康俊杰,等.康氏系列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初探[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19(5):309-311.

[4] 唐金模,毛乾国,吴春城,等.闽南地区隐证型慢性乙型肝炎特征[C].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一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143-148.

[5] 鲁玉辉,陈锦芳,邬瑞兰,等.茵芍散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1660-1663.

[6] 潘晨,李芹,郭泽剑,等.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 传染病信息,2010,23(3):159-160,175.

[7] 陈云,杜建,王玉海.慢性肝炎血浆内毒素水平与中医虚实证及肝脏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9):805-807.

[8] 陈云,姜洪,王玉海.慢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中医虚、实证及与肝脏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3):140-142.

[9] 李芹,张良宏,刘政芳,等.慢性重型肝炎120例中医证型分析[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 33(1):20-21.

[10] 李芹,曹文瑜,王艳丽.活血化瘀法治疗亚急性重型戊型肝炎34例[J]. 福建中医药,2007, 38(1):32-33.

[11] 陈玮,刘政芳,林恢,等.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辨证虚实属性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传染病信息,2010,23(5):273-275.

[12] 林恢,李芹,张娟娟.中药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观察[J].传染病信息,2009,22(5):305-307.

[13] 甘巧蓉,潘晨,周锐,等.不同方案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研究[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5(4):225-229.

[14] 甘巧蓉,陈立,周锐,等.纵向评估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6):472-473.

[15] 康俊杰,康素琼,康良石.康良石防治急黄经验[J]. 中国中医急症,1994,3(1):24-25.

[16] 康俊杰,康素琼.中医药防治重症肝炎的经验[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8):64-65.

[17] 谢忠杭,严延生,詹美蓉,等.福建省2005-2011年丙型肝炎疫情快速上升原因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3,19(4):12-14.

[18] 邱荣仙,王晓东,何雄志,等.白茅根煎剂联合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21):5-8.

[19] 柳丽娟,谢玉玲,戴振贤,等.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J]. 生物技术通讯,2014,25(1):97-99.

[20] 陈荣华,李勤光,潘晨,等.福建省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9):2506-2507.

[21] 张莉娟,王小众,黄月红,等.白介素-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J]. 中华消化杂志,2002,22(3):179-180.

[22] 张月英,潘晨,王玉海,等.抗纤I号胶囊抗肝纤维化的血清学和形态学实验研究[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2,11(1):36-38.

课题组成员:

1、潘晨,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福州市传染病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2、陈玮,福建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秘书,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医师;

3、郑铃,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委员、秘书,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科教科科长,主任医师;

4、李芹,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5、王小众,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6、吴宽裕,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7、陈国良,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8、潘兴南,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常务委员,解放军第180医院传染病科暨南京军区肝病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9、李东良,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0、孙家敏,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常务委员,龙岩市第二医院感染科科主任,主任医师;

11、林明华,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第七病区科主任、院长助理,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福州市肝炎肝病
《世界肝炎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世界肝炎日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二)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一)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