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信息化学科发展报告

2015-03-28 03:55福建省信息协会
海峡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福建省福建信息化

福建省信息协会

福建省信息化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信息协会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2000年,福建省提出建设数字福建,福建省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信息化发展水平现位居全国省级排名第七位,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该报告全面梳理福建省信息化发展现状,对国内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宏观分析与初步预测,提出了福建省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重大机遇,并对未来一段时间福建省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对策与主要任务提出建议。

信息化学科发展报告

1 概述

“信息化”由日本社会学者梅棹忠夫1963年在其专著《信息产业论》中首先提出,按照联合国在《知识社会》中的描述,“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的进程,又是一个社会的进程。它要求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管理流程、组织机构、生产技能以及生产工具的变革。”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2000年,时任省长习近平同志顺应世界科技和经济竞争大趋势,着眼于抢占信息化战略的制高点,增创发展新优势,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决策,并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开启了福建省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十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数字福建”建设作为新世纪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2 福建省信息化发展现状

2.1构建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步伐加快

2.1.1新一代IP通信网络转型发展

已实现从现有点到点系统及环形网络向下一代基于网状结构的、具备差异化业务提供能力的灵活、动态、大容量智能光网络的全面演进。

2.1.2光纤宽带网络加快推进区域全覆盖

全省FTTH/O端口达到440万个,4M及以上用户占比85%;提前实现千兆光纤通达各市县区,对新建城市社区全面实现光纤到楼;固定宽带用户总规模达到791.7万户,其中速率在4M以上用户为675万户,占85.3%,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全省互联网普及率达97.6%,在全国排名第6位。

2.1.3新一代移动通信快速增长

全省移动电话拥有率达到112.4%;3G电话达到1124万户,居全国第5位,完成3G网络行政村及景区部分覆盖;全省移动互联网用户达2850万户。作为全国TD-LTE规模商用城市,龙岩TD-LTE规模技术试验网建设进展顺利。

2.1.4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有力推进

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达到430万户,占全省有线电视总用户的 65.4%,实现了省市县广播电视网络的全面整合,形成“一省一网”。我省正从加快实施宽带提速工程、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加快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拓展三网融合产业链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发展。

2.1.5无线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形成

主要运营商基本完成对全省县级以上城市的覆盖,无线宽带城市体系基本形成。电信已实现省内所有行政村的 3G网络100%覆盖,推进WIFI网络从热点向热区覆盖转变,开始在市区主要街区实现WIFI成片覆盖。移动已通过 TD完成全省县以上城市覆盖。联通全面实现城区及1101个乡镇3G网络的全覆盖,实施“3G镇镇通”工程。

2.1.6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建设持续提升

我省已基本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政务部门的网络体系,实现了横向资源共享、纵向信息贯通。三明、莆田等市建成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并实现与省级的互联互通。福建电信加快政务网“全光化”改造,完成骨干网扩容。福建移动已完成全省MPLS-VPN专网建设并形成业务接入规范,较好地支撑了全省电子政务业务的接入。

2.2 电子政务水平全面提升

2.2.1电子政务支撑平台日趋完善

⑴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省直单位完成了部门电子政务目标架构设计及部门电子政务核心架构设计,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统一组织和集中展现。⑵统一服务渠道。初步实现各级政府网站一体化、一站式服务。省人民政府“中国福建”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在2012年、2013年分别列第6、4位。⑶统一应用支撑。建成全省政务网和政务外网云计算平台。厦门完成了市政府网站群“云服务”基础平台,开发了无线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统一的手机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围绕“政务资源数字化、内部办公协同化、信息交流网络化”,莆田建立电子政务一体化办公平台。南平市建立了市、县、乡三级统一的政务协同办公系统。

2.2.2电子政务应用持续拓展

⑴通用基础应用。电子公文流转实现全覆盖。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全省省直部门推行,使用率达 100%,各部门实现与省政府电子公文传输平台的横向、纵向电子公文传输,电子公文报送率达 100%。基本实现档案电子化管理,探索建立起我省“网上公共档案馆”,初步实现区域性、分布式、规范化、超市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方式。省级网上行政执法平台于2012年3月正式运行,共有45个省直单位、5325项行政执法事项进入省级平台办理;福州等7个设区市相继开通了市级网上行政执法平台。⑵业务协同应用。福建省涉税信息交换平台(一期)项目实现了国税、地税、财政等11家省直部门互通互换征管信息,实现对涉税数据的共享交换及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应用。基本完成流域—海洋水环境信息共享与应用项目建设,为流域—海洋交界断面的通量控制、污染溯源及整治、水环境突发事件预警及处置等提供管理和决策支持。

2.2.3综合监管信息化体系进一步健全

⑴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作为商务部试点,福州等 4个设区市城区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完成建设;我省自行建设的漳州等5个设区市所在地城区的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等6个项目也总体建成,首批9个县级肉品追溯建设项目已完成试运行并进入验收阶段,成为全国首个所有设区市都建立了城区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的省份,县级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建设亦是全国首创。⑵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推进福建省安全生产信息调度指挥系统、福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福建省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等信息化项目建设,覆盖全省的安全生产专网现已实现省、市、县、企业四级联网。⑶应急指挥信息化。省山洪灾害信息共享平台打通防汛、水文、气象、国土、海洋等部门间的网络通道,建立了部门间各种数据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平台,实现水利数据资源全面整合和共享。⑷市场监管信息化。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已基本形成以各地级市为中心,完善12315消费维权网络。

2.2.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

⑴基础和共享信息资源开发。依托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整合公安、社保、计生、民政、卫生、残联、教育等多个部门信息资源,建设完善统一规范的省人口综合信息库和省人口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厦门市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三个基础数据库已在25部门实现共享使用,基于三个基础数据库的协同应用项目达11个。莆田建设全市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市人口库、法人库、自然库平台建设,推进地理信息、人口、法人、住房、统计等基础信息库的交互和融合,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息共享使用成效。⑵信息公开和共享服务。信息订阅推送服务方面,“福建省政务通系统”为企业公民提供政府信息服务,结合我省PKI/CA安全基础设施在企业推广应用。政务公开服务方面,各级政府网站面向公众和企业提供政府各部门发布的政务公开信息查看、订阅以及社保信息等相关公共事业信息服务功能。在线信息比对复用情况方面,南平市局开展了涉税平台第三方数据应用风险应对工作,共查补增值税215万元,补申报销售收入5028万元。

2.2.5一体化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⑴市县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南平市推行“五统一”新模式,通过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统一的数据中心、统一的机房、统一的办公业务资源数据库、网站信息资源数据库,在网络资源、信息平台、机房和数据库资源的共享方面取得突破。莆田市电子政务一体化办公平台已基本建成,将基本满足100家市直各单位协同办公业务需求。龙岩市以实现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应用、运维和服务“六个一体化”为目标,推进龙岩市协同办公系统、政务桌面云、龙岩市政务数据中心、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形成了以“中国龙岩”网为主门户和71个子站的规模,实现了平台信息单点录入、多点发布和同源管理、全站共享,逐步建立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网上办事大厅。⑵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卫生信息化专网延伸至村,逐步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福建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项目”项目建成了信息服务系统基础平台,实现了13个涉农部门之间信息安全共享;建设了17个专业数据库和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农产品市场信息应用服务、村务管理、三农电子商务等主要应用系统。“世纪之村”平台软件正在推广应用,全省统一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省级平台将实现与各设区市平台对接。

2.3社会发展信息化全方位加快推进

2.3.1通信服务同城化创新发展

⑴基础设施同城化。完成了《厦漳泉大都市区信息化发展规划》制订工作。⑵信息服务同城化。无线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共与公共事业单位对接1220项便民信息,平台累计登陆用户达到1003万户;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爱城市”用户数突破70万。

2.3.2服务民生信息化优先发展

⑴基本完成社会保障卡建设任务,完成覆盖省市县乡镇1300多所医疗机构用卡环境建设,基本实现一卡就诊、一卡结算。⑵扩大全省手机一卡通应用覆盖,目前主要针对高校、政企单位进行应用,共计覆盖近100万人口,并在龙岩试点建设了城市一卡通应用,发卡10万张。厦漳泉三市大部分地区已统一使用“E通卡”作为小额支付卡。⑶全省二级以上医院100%无线宽带网络(含3G)全覆盖,WLAN覆盖全省二级以上医院110家,95%以上的村医疗站已接入卫生信息网络,逐步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我省加快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库和电子病历库,实现医疗信息的集中式采集、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推进电子病历、体检、检验、影像报告共享互认,以减少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

2.3.3公共服务信息化不断升级

⑴教育信息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工作有序开展,预计在 2013年底全面安装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已完成省、市两级主干网的建设,该工程支持所属区域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学校直接接入教育网;构建了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教育服务与监管信息化平台、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等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网络平台。⑵社会服务信息化。完成“福建省残联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中国残联的人口基础数据库对接,实现了业务互相关联、数据互相支持、信息互相共享;启动“福建省残疾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的规划工作,拟于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2.3.4公共安全信息化显著增强

⑴平安城市信息化。2012年启动了“平安福州”视频监控系统续建工程项目建设,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莆田大力发展平安莆田,建设电子村庄,通过千里眼和家庭安防产品打造全市安防网。南平市“平安南平”监控项目实现了十个县(市、区)高清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推进。⑵防灾减灾信息化。搭建了山洪灾害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水利信息化保障水平明显提升。⑶环境安全信息化。继续完善地表水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监控中心建设;开展移动环境应急指挥通信系统项目建设,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初步建成福建省核与辐射环境监管指挥决策系统。

2.3.5数字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⑴城市管理智能化。南平市成为省内首家以设区市为单位的“智慧城市”试点城市。龙岩市数字城管系统市县两级采用“统一物理平台、逻辑分级”的应用模式,实现部门间业务协同,实现市县间无缝衔接,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提升90%以上,案件初查率达到100%,市民投诉处置时间从一周缩短到了12小时,结案率达到97.49%。⑵城市公交智能化。《福建省城市公交智能管理与服务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通过批复,目前正式启动建设。福州市正牵头推进福州市城市公交智能化系统试点工程;龙岩、泉州、厦门、宁德、三明分别进行了多种公交一卡通方案试点建设;交通出行方面开发了车讯通、车卫士等产品,并整合至福建移动无线城市为公众提供交通出行服务。⑶旅游信息化。“欣欣旅游网”成为全国最大的旅行社电子商务平台;“重点景区游客流量监控系统”入选国家旅游局首批5个省份试点之一;推进物联网项目“景区票付通”系统平台在省内落地,“智能酒店数字客房”项目在福州、漳州、宁德、三明、南平等城市落地试点;已成功申报福州、厦门、龙岩、武夷山4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2.4经济领域信息化持续升级

2.4.1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⑴整合涉农信息化资源。实现建制村通电话通宽带、99%建制村通光纤;在17县区、233个乡镇、3817个行政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⑵完善“三农”信息系统。福建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13个涉农部门间信息安全共享;建成省级三农服务网门户网站,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三农服务网站群;建成病虫害、市场信息等17个专业数据库及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农产品市场信息应用服务、村务管理、三农电子商务等主要应用系统;累计发布农产品信息998万条,月交易金额达4亿元;“世纪之村”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整县推进,农村“三资”管理软件正逐步向县一级覆盖延伸。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食用菌栽培、果蔬茶等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产业中建立了7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初步建立福建省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本省农业企业免费提供服务;完成了全省9个设区市、56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监管平台,提供电话、短信、网页等多种查询方式,并实现与12316信息平台和世纪之村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促进对主要种植业产品、动物产品从生产源头到产品上市前的质量管控。

2.4.2两化融合转型发展有效推进

据工信部发布的报告,福建“两化”融合发展整体水平排名全国第六。⑴产业信息化改造提升。据抽样统计,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实施的信息化项目中,生产过程自动化占30.3%,办公自动化(OA)占57.9%;内部管理信息化项目应用水平较高,其中管理信息系统(MIS)占 42.8%、企业资源计划(ERP)占 34.5%;外部经营信息化项目建设不断拓展,其中供应链管理(SCM)占 31%、客户关系管理(CRM)占36.8%、电子商务(EC)占 30.7%。相关企业积极引入能源管理系统(EMS)。福建省企业家联合会推出的“企业家园”网络平台、闽东电机行业云服务平台等,较好解决了行业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共享和业务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⑵重要经济基础设施信息化。建成用于运维检修电网综合防灾减灾系统平台,提升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建成交通运输云计算平台、交通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系统省级中心平台、高速公路监控信息中心、全省普通公路路网管理平台、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全省交通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省中心平台;交通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在各设区市、县交通及公路管理部门全面应用;建成“数字高速公路”系统,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对高速公路业务的全面覆盖;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建成高速公路全省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建成全省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全省重点营运车辆(两客一危)卫星定位终端安装率达 100%,实现资源共享相互联动;道路运政信息系统在全省范围内54个运管所使用,实现部、省、市、县四级联网;福建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可实时提供提供民航、客运、公交等综合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以及自驾出行等策划查询服务。建成福建省AIS船舶动态管理系统,为海上交通管理和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开展福州港、厦门港、湄洲港港口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为东南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厦漳泉三地同城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统一使用厦门GPS管理平台,实现三市公共车辆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并将服务拓展至福州地区。福建电子口岸已成为福建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服务体系和网络架构,与江西电子口岸实现互联互通合作,并拓展与湖南等地区电子口岸的互联合作,为我省与周边地区的区域通关协作提供信息化支撑;与台湾关贸网路技术性成功对接,初步建成两岸三通信息平台。福建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交通物流平台示范项目。检验检疫部门搭建“电子审单+电子监管+电子闸口”的电子检验检疫平台,具有福建特色的海港版电子闸口系统被国家质检总局、交通运输部作为示范项目向全国检验检疫、交通系统推广。车联网与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成为全国两大省级交通物流云计算服务示范平台之一。厦门、福州等港口加快港航物流信息服务应用,为港口相关作业单位、港口物流单位、货代、船代单位等提供互联网在线服务。福建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已完成并投入运行,为确保全省防汛安全度汛发挥重大作用;福建省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加快推进建设。

2.4.3电子商务稳步发展

⑴抓好示范应用。福州、厦门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福州市台江区“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被商务部授予“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政府和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分别出台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建瓯市新农村商网、武夷特产网以及泉州、三明家政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和应用。⑵完善公共服务。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基本完成外贸电子商务在全省企业范围内的普及推广;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建设一期已开园运营,成立了海峡电子商务育成中心和海峡电子商务物流运筹中心,推动了一批两岸电子商务平台及企业对接。⑶带动产业发展。福建网商位列国内电子商务第一梯队,网商发展指数、网商普及指数、发展规模指数位居全国先进行列。福建移动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和开展多卡合一工程,支付客户数已达615万,联盟商户2.2万户;福建电信建设“城市一卡通”系统,提供综合性移动支付服务;福建联通电子商务用户达4万户。

2.4.4信息服务业不断壮大

⑴信息技术服务。建成首个省级“无线城市群”,平台累计访问量25.5亿次;省卫生厅12320预约诊疗平台已完成268家省内公立医院的统一接入,实现了身份证实名制认证、统一平台接入,成为全国第一个建成“五位一体”(电话、网络、现场、手机客户端、短信)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开通儿童计划免疫免费短信提醒的省份。⑵信息内容产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落户厦门,福建移动也在厦门建设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2013年基本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福建电信“十二五”期间拟投资 10亿元建设动漫运营基地;福建联通投资1亿元的手机动漫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正在建设。

2.5海峡两岸信息化合作进程加快

2.5.1通信产业合作率先发展

⑴信息网络互通。海峡两岸第一条直通光缆“厦门-金门”海缆、首条横跨台湾海峡的海底光缆“福州—淡水”相继建成竣工。⑵通信业务合作。福州及平潭已被批准为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城市;福建移动“海峡网络全覆盖”工程实现移动信号首次跨越台湾海峡,福建联通在平潭率先发行“闽台一卡通”产品。

2.5.2信息产业合作持续加强

落实了闽台无线智慧城市产业合作方案,在福州、平潭开展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台湾中华资讯软体协会、台湾省电脑同业公会相继在厦门设立大陆首个代表处;台湾方面持续发挥优势产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对接,台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合作持续升温。

2.5.3信息服务合作日趋紧密

闽台口岸通关物流信息平台(一期)建成,在闽台航运、物流、通关信息互查、电子原产地证互传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了闽台货物通关物流信息对接和闽台电子原产地证互传。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和台湾中华电信北区分公司在厦门签订“健康云”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厦门市为试点,实施医疗云建设。

2.5.4平潭“智慧岛”加快建设

中国电信计划在平潭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信息网络,包括打造光纤宽带网络,推进3G、4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CDMA网络的深度覆盖,为平潭智能岛建设提供基础和保障。

2.6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扩散

2.6.1物联网综合体系加速发展

⑴平台建设。福建移动公司已在省级层面搭建物联网平台统一各类业务的管理和接入,已有车务通、车卫士、亲情通等多项应用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接入管理。⑵应用推广。全省已有3000多家单位实施了物联网应用,涉及能源、安防、物流、环保、城市管理、旅游等行业领域;物联网终端数接近50万个。福建移动公司服务的行业用户已达5000多家,物联网M2M终端数量已达80万户,2013年计划在行业应用领域增加20万个社会类物联网终端数。⑶产业发展。我省物联网产业预计2013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400亿元。福州经开区物联网产业链已现雏形,在产业链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等主要环节分布着一批省内甚至国内领先的企业,产品包括低功耗通信模块、导航终端、光学镜头、二维码、传感器等。厦门成立物联网产业联盟和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2.6.2云计算发展领域不断拓宽

⑴平台建设。福建省政务云计算平台由省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云计算平台等三个子平台组成,自2012年3月底开通以来,已为40个应用系统提供服务。福建省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是国家确定“三通两平台”( 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云平台、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承担全省教育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核心业务运维支撑。龙岩市政务信息网桌面云平台是一个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使用的桌面云系统,已用于协同办公、行政审批等应用,终端用户约500户。福建联通重点推广电子政务移动办公云服务平台,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安全、便捷的移动办公服务。福建移动公司与企业合作建设泉州纺织创新云平台等行业定制云服务平台,面向企业提供IaaS/PaaS/SaaS等服务;投资建设石狮服装云平台,面向纺织行业提供SaaS服务。福建广电网络集团“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第一期云媒体数字互动平台将于2013年10月投入使用。《厦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云平台建设方案》完成了编制工作。⑵应用推广。福建省交通物流云计算平台正在实施PaaS层建设,今后将陆续完成SaaS层和IaaS层建设,为上万家交通物流企业服务。IBM公司和软通动力携手入驻海西(泉州)云计算产业园,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云计算服务平台。⑶产业发展。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推出国内首个具备全面云计算特性的数据中心交换机RG-S6200-48XS,已成功应用于阿里巴巴的阿里云等项目,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美亚柏科投资建设厦门超级计算(云计算)中心,“搜索云”、“取证云”及“公证云”三大专业云计算服务产品已居全国领先水平,“十二五”期间可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福大自动化建立了“全智云”服务平台通过联合上下游企业,预计将新增产品及服务收入21亿元。作为云办公行业第一品牌的厦门三五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云计算模式推出35云办公整体解决方案,其中云邮产品的市场份额连续多年居国内同类企业之首。

2.6.3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活跃

⑴基础建设。开通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政务信息网和互联网上同步发布了电子地图等22个地图服务,提供了地图浏览等功能服务,在定位导航、科学决策管理、突发事件应急、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效益。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及永定、永春、晋江等县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已全面启动,其中莆田、泉州已通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验收,其成果已在政务信息网和互联网对外提供服务,在公安警用、应急指挥、国土管理、防灾减灾、市政设施管理、旅游管理、公众服务等领域得到了示范应用。⑵技术集成。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提出《关于我省综合智能位置服务云平台建设的建议》;福建移动公司已集成了LBS、车务通平台、车卫士平台、GIS系统等位置类应用集成性平台。“3S”⑶应用。省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应用中心开展了遥感影像数据管理系统建设,依托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遥感影像在线发布的技术平台,可提供影像浏览、应用系统对接等服务。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的车务通等车联网用户数已达到20万户以上,车联网等一批产品持续推广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3 国内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与预测

3.1信息技术革命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创新应用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移动互联网等风起云涌。为剌激经济复苏、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各国都纷纷制定新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加速推动了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应用进程,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深化影响也逐渐地显现出来。

3.2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2010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快速推进,经济和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信息化发达省市基本上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市,包括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福建、广东等7省市。伴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应用,信息化正在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3.3信息化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各地有望借此机会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产业互联网等将持续快速发展作为其支撑的“宽带中国”战略将加快推进。关键核心信息技术研发有望加强。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网络治理更加规范,信息立法进程将加快,各级政府对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也会加强。

4 福建省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4.1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尚未有较为成熟的建设模式,比较完备的系统互联互通环境和信息资源共享环境尚未形成,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一体化发展较为缓慢,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有待加强。农村信息化应用及建设配套有待加强;民生领域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均等化分化趋势加大。

4.2“两化融合”任务艰巨

信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两化融合”潜力尚未充分挖掘;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偏小,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等服务环境以扩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亟待完善;软件企业市场扩展能力不强,产业规模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福建省在相关技术、应用、产业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4.3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

信息基础设施城乡发展水平不均衡,规划、用地等政策保障力度相对不足,通信行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协调完善。全省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尚未实现互联互通;电子政务外网县级横向网推动建设进度缓慢;部门用于支付电子政务网络的费用较高。

4.4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信息化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福建省信息化促进条件》尚未出台;信息安全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共信息化服务供求矛盾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等管理体制还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5 福建省信息化面临的重大机遇

5.1信息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目前,互联网正在全球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人类正在进入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表征的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

5.2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轨道

当前,由于技术转型、需求转型、运行机制转型和强化信息安全,信息化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福建省信息化可以依托部省合作平台,大力提升建设层次和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5.3福建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信息化的发展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湾具有“五缘”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福建在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社会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信息化在这些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

5.4信息化发展需求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福建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对推进信息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发展需求。

6 福建省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对策与主要任务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数字福建”建设,条件有利、机遇难得、前景广阔。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围绕我省信息化发展水平现有全国省级排名第7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总目标,推进以下对策和主要任务的落实:

6.1进一步增强数字福建发展的活力

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加大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化管理、执行、支持保障体制。抓紧出台《福建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促进会、学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和第三方中介组织的作用;推动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机构开放信息资源;深化信息化研究,继续加强对信息化重大项目、相关政策等研究和论证。统筹建设公共性、公益性的物联网支撑平台和云计算平台;在高新技术区、经济开发区建设完善公共信息平台,促进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推进信息化的门槛。做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城区建设规划的衔接,加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市场监管,保护知识产权。省财政设立数字福建专项资金,支持数字福建技术(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人才、创新等优先发展;探索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投资补助、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有效措施;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适当扩大企业增值税进项抵扣范围;创新投资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转向以政策扶持为主、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资本退出机制。

6.2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政府引导,加强对信息服务消费供给的指导,推进信息服务生产、投送平台的整合,提高信息的汇集度,提升信息服务的有效供给水平。以“12345”政务服务平台为主体,建设、完善各类呼叫中心,完善语音信息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引导电信运营商积极参加到数字福建建设。优先建设、集中建设跨部门、公共性、基础性的便民服务和公共服务项目;加快资源整合与共享,促进各地各部门业务协同,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继续推动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领域信息化系统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依托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一批创新中心,为“两化融合”提供技术支撑。鼓励企业深化“两化融合”,服务我省成为东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实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工程,面向大中型企业,提供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面向中小企业打造一批集咨询、培训、辅导和租用为一体的“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鼓励行业内龙头骨干企业IT部门提升信息系统外包服务能力,为相关企业提服务。积极培育有竞争力的行业信息系统服务运营商,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通过6·18等平台,不断深化与境内外的战略合作,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促进信息化特别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6.3进一步协调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

加快落实省人民政府与工信部《关于合作推进“数字福建”建设实施方案》,以更高的起点,提升数字福建的建设层次;进一步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成果引进我省和产业化。加快建设数字福建产业园,加强招商力度,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运行环境。推进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和推广。推动电子商务应用从产品与服务销售向工业生产更多领域、业务、过程延伸,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支持跨境电子政务发展,加快推进福州、厦门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推动福州、泉州、石狮、武夷山等地申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县;争取建设1-3个在国内有影响的综合平台,发展社区电子商务,促进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大幅提升全社会电子商务参与度和福建产品与服务的覆盖面。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与经验,打造“智慧长乐”通用版和升级版,统一平台、分类指导、梯度推进我省智慧城市体系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6.4进一步构建统一的数字福建体系

加快实施“数字福建·宽带工程”,进一步统筹宽带网络发展,不断完善“无线城市”建设,加强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农村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的建设和改造,推动信息通信服务均等化。加快在厦门、福州、泉州等地TD-LTE试验网工程的建设和商用进展,建设适度超前的通信基础设施。完善我省北斗导航基础设施建设,在福厦漳泉等重点区域和交通、减灾等重点领域推进配置北斗卫星导航终端。围绕数字福建“一卡通行一卡通用”的规划目标,加快拓展集成电路卡应用,提升集成电路卡(IC卡)的应用集成度并提高其利用率。加强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全省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和就业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服务城镇化建设。完善省级公共平台,探索PaaS/SaaS模式在数字福建中的应用,推进地市公共平台建设。以我省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成果为基础,结合陕西、海南的相关成果与实践,加快落实《福建省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服务实施指南》;并借鉴有益做法与经验,将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向智慧城市、社会信息化延伸,规范项目生成机制,推动信息化集约建设、深化应用、业务协同和技术衔接、资源共享,推动市县社会信息化协调发展,促进全省信息化建设“一盘棋”。

[1] 联合国发布2012年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J].电子政务,2012(4).

[2]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研究”课题组.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2014 [EB/OL]. http∶//www.sic.gov.cn/News/250/2761.htm,2014-05-16

[3] 洪毅,杜平. 201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陈伟日, 戴小颖. 福建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2014.

[5]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J].硅谷.2014(02).

[6]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EB/OL]. http∶//www.gov.cn/test/2009-09/24/content_1425447.htm,2014-05-16

[7]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3-2014年世界信息化发展蓝皮书(2013 -2014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M].2014.人民出版社.

课题组成员:

1、陈荣辉,福建省数字办副主任、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博士;

2、马亨冰,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委员;

3、施友连,福建省数字办规划处处长、博士;

4、陈伟日,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处长、工程师;

5、曾伟仪,福建省信息协会秘书长、高工;

6、孟雪梅,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系主任、教授,教育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7、李琦,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8、戴小颖,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工程师。

猜你喜欢
福建省福建信息化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月“睹”教育信息化
那个梦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