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红丽 周 卉
(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分析
□文/王红丽周卉
(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提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此而引发的就业压力日益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对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表现及危害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关注。
就业压力;经管类大学;危害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2日
当前,受经济下行预期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此而形成的就业压力日渐突出,产生了自卑、焦虑、盲目等不良情绪,所以研究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卑心理严重。高校扩招十余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由此形成了劳动力的需方市场。作为劳动力供方市场一员的地方本科院校,与其他“211”、“985”等重点院校相比,其毕业生处于竞争市场的弱势地位,而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一些非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对自己严重缺乏自信,甚至会产生一些自卑的心理。经调查发现,仅辽东学院就有18%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具体表现为敏感、失衡、情绪化,等等。敏感的自卑群体通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曲解他人的评价;心态失衡的自卑群体容易陷入恶性的心理体验之中,极易导致自杀行为;而情绪化的自卑群体往往因无力应对危机会用自残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无主见情况普遍。虽然各高校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均在不同学期开设了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但仍有很多同学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出清晰的规划,而是处于一种盲目的被动状态,在就业选择中,表现出无主见的状态。部分同学随大流,人云亦云。当他们得知周围的同学想要从事某一行业时,也会想要从事这一行业,或者听说某一行业的待遇好时,就会转向这一行业。部分家里有条件的同学甚至还在等待着父母为其安排工作,完全不考虑个人的兴趣取向及专业特长。
(三)焦虑情绪常见。过度的就业压力会使大学生产生持续的心理上的紧张,即为焦虑情绪。大学生就业焦虑是指其面临就业时心理上准备不足,感到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不知怎样面向就业竞争而引发心理冲突或就业中遇到挫折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在调查中发现,焦虑情绪的表现各不相同。如有意志脆弱,依赖性强型,该类型的焦虑群体相对比较脆弱,且在困境时对家人、朋友和医生的依赖感较强;有思维紊乱,感觉异常型,该类型的焦虑群体考虑问题具有片面性和极端性;有脾气暴躁,行为怪异型,该类型的焦虑群体受不良情绪的影响,挑剔周遭所发生的事情,总是感觉他人有意与自己作对,以吵闹甚至摔砸东西的方式发泄情绪。
(一)自卑心理导致其就业竞争意识弱。经管类大学生求职时对自己的弱项有自知之明是明智的,这有助于避开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但是过度的自卑则是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一些大学生过低地估计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种自卑的心理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和竞争勇气。在劳动力的需方市场环境中,竞争不可避免,缺乏自信的大学生会在竞争前选择退缩,更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二)无主见导致其错误选择职业。择业过程中无主见,盲目随跟,人云亦云是经管类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下的一种常见状态。而在忽视个人兴趣、自身所学专业特长,盲目听从他人的意见以及盲目追求薪酬待遇之后而做出的职业选择,通常都是错误的职业发展方向。因为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这会使其很难发挥自己的优点,工作效率低,心态也会每况愈下,最终将会导致自己又要面临失业的危机。
(三)焦虑情绪导致其就业表现差强人意。焦虑情绪是就业压力较大的经管类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负面情绪体验。受这种情绪的影响,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通常会因不安、担忧、恐惧的心理,表现不佳而不能顺利入职;或是即使通过了入职考核,在从业过程中,也会因做事缺乏自信而手忙脚乱,使其工作业绩差强人意,丧失升职加薪的机会,心理负担过重者还会有下岗的风险。
综上所述,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在缺乏有效缓解措施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职业危害将会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包括求职前的意识、求职中的选择及求职后的表现,也就是个人的就业压力与就业情况密切关联。因此,为了使二者良性循环,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社会组织、家庭等相关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职业指导、就业辅导等各环节做好功课,以降低因就业压力过大而影响就业情况的几率。
主要参考文献:
[1]龚信华,李新锋.大学生就业特征研究及应对策略探讨[J].大学生就业,2009.15.
[2]http://jingyan.baidu.com/album/851fbc3701166c3e1f15ab2e.html.
[3]黄振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014年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2015年辽东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就业压力状况调查与分析——以辽东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通讯作者:周卉
F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