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红霞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
六西格玛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运用浅议
□文/张红霞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
[提要]为了保障公司的效益,保证员工生产的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对员工建立一套考核制度至关重要。本文从绩效考核关键点、薪酬激励、六西格玛的流程改进、管理哲学出发,提出在企业生产部门中的具体实施环节,改变生产部门的模式,得出影响员工绩效工资的系数。适用性强,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保障企业的效益。
绩效考核;六西格玛;生产部门
原标题:浅谈绩效考核及六西格玛在企业生产部门的实施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9日
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质量影响着公司的生存和信誉,而保证产品质量的是参与生产过程的一线员工。员工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其态度和积极性至关重要。通过对企业生产部门的深入调查了解,考核生产部门员工的制度还有待于在传统制度的基础上完善。
绩效考核是企业按照一定标准对员工的表现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将绩效考核量化是企业战略得以实现的核心内容。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完成一件事情和一百件事情都得到相同的薪酬,则员工不会努力工作。因此,一个企业获得高绩效的前提必须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一)关键点。绩效考核应有一套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标准,不能以个人主观的眼光来判断员工绩效。因此,选择指标和制定标准是绩效考核的两个关键点。指标通常指出勤率、损耗、制造公差、生产率和安全水平等方面。指标体系有关键指标体系和一般指标体系,其中关键指标体系是指能够反映特定职位的指标,一般指标体系是指所有职位都适用的指标。对于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其考核指标也不同。制定标准要对照考核员工的岗位操作说明书,具有可行性、易读性且可衡量性。鼓励员工参与制定绩效考核标准,不仅恰当且会受到鼓舞并努力去达到甚至超越标准。
(二)有效实施的法宝。绩效考核有配对比较法、硬性分布法、尺度评价表法、关键事件法、评价中心法等。这些方法有效实施的法宝是沟通与反馈。指标体系在制定过程中,管理者与员工充分协商,指导员工的行为并实时监控员工的表现能及时纠正错误。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绩效结果公布以后,以考核的数据为依据,开诚布公的与员工进行沟通。但沟通不能够盲目的实施,应建立反馈机制。通过两者的互动形成良好的绩效考核模式,促进其有效实施。
(三)薪酬激励与绩效考核。两者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绩效考核模式,而实施的前提是工时定额以及岗位等级。目前企业生产部员工的绩效工资制度采用的是实习期获得固定工资,转正顶岗后根据岗位计件的多少获得劳动报酬,而在岗位等级的确定方面缺少考核指标。将交付及时率以及产品的装配质量、加工工艺等因素与薪酬激励相结合,让员工接受绩效与薪酬挂钩的模式,最终实现岗位绩效。
为完成公司制定的交付及时率,生产部根据已有市场订单及库存数量,制定月生产任务,再分解到周生产任务,最后再量化到每天应完成的任务。要求员工完成日产量,实现生产任务的绩效考核指标。通过各个环节统计员工生产过程的合格率,并对不合格者给予经济处罚。这种考核是对员工实行的质量考核。对员工考核的指标还可以包括产品工艺的一致性、现场的5S管理等。与计件员工相比,生产部门内勤等非计件员工的考核较为空白。关于工作能力、责任心、积极主动性、协调性、纪律性等指标并没有相应的考核标准。可以根据一线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与内勤进行沟通,并制定相应的标准。
绩效考核不只是一个部门的考核,如质检部对生产部的质量考核、商务部对生产部交货及时的考核,部门之间设定一定的指标考核。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加强双方的互动与沟通,改善部门间的壁垒。
对于企业,产品质量是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基石。六西格玛是100万机会中有3.4个缺陷或99.99966%的完善,是一种衡量和优化业务流程的方法学,中心点是一个流程(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物料的采购、生产过程、销售、市场反馈)的全面改进。
(一)流程改进。用六西格玛提供的统计工具得出影响因素、测量现状、错误原因并加以改进和控制。对于企业生产部门,流程改进就是通过线路板检验、整机过程检验、调试、整机验收、市场反馈环节进行改进。统计分析目前的生产过程、制造工艺、质量,并改进原有的流程、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控制计划和标准对流程进行实时监控,随时发现和评价偏差,及时地采取纠正措施,消除偶发性缺陷。
表1 实施绩效考核及六西格玛前后对工资的影响
表2 影响绩效工资的因素
(二)六西格玛的管理哲学。一切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始终以客户为导向。生产部门员工离客户远,但是产品以客户为导向;销售人员离客户最近,但是他们不参与产品的生产。因此,进行六西格玛改进的首要问题是要正确对待客户,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
以事实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所有的结果都可以测量并加以改善控制。产品要有衡量品质的指标,服务质量也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量化。
全员参与。产品质量需要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六西格玛中。麦肯锡公司将质量管理水平分为四个档次:一级水平称为检查;二级水平称为保证;三级水平称为预防;四级水平称为完美。一个企业若仅通过检验等程序来保证产品的质量,那么属于一级。产品设计初期,研发人员考虑生产工艺的影响,产品在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人人都为质量负责,每位员工应寻求提高质量的方法,使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达到完美。
影响产品质量有三个因素:一是物料;二是研发设计的新产品对于生产的可操作性以及设计本身的缺陷;三是生产过程产生的质量问题,其中第三方面是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
以焊机生产过程为例,运行流水化模式,从组装到扣壳完成共9道工序,工序之间可进行互检,需要每一道工序的员工熟练掌握本工序及下一道工序的工作。当焊机从上道工序转到下道工序时,员工必须采用可视化的操作检验上道工序的装配质量及工艺,然后完成本工序的装配工作。检验人员对整机过程进行批次检验,检验标准除了是否连错线、螺丝是否紧漏等,还必须严格参照工艺标准,检验装配工艺,并以一定比例进行抽检。表1所示为实施绩效考核及六西格玛前后对生产部门员工绩效工资的影响。表2所示为影响生产部门员工的绩效工资的因素。(表1、表2)
根据各工序记录的数据、整机过程检验记录的数据以及整机验收环节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内,改变原有的“工资=工作量×单价”模式,变成“绩效工资=工作量×(系数2-系数1)×单价”模式,使得产品的质量与员工的绩效工资关联。
主要参考文献:
[1]文鹏,廖建桥.不同类型绩效考核对员工考核反应的差异性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10.
[2]崔洁.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J].能源技术经济,2010.
[3]赵君.绩效考核目的的维度与影响效果[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
[4]何桢,岳刚,王丽林.六西格玛管理及其实施[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
[5]何桢,高雪峰.精益六西格玛及其实施[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
F27
A
课题项目:山东协和学院科技计划项目(X H X Y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