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占涛
(信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河南·信阳)
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文/张占涛
(信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河南·信阳)
[提要]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对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具有劳动力资源过剩、素质较低、老龄化严重等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分析与阐述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与建议,以促进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建设。
农村人力资源;劳动力市场;基础教育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9日
人力资源是科技中的核心因素,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中国是全世界农村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河南省又是中国农村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所以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的结构组成,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河南省进一步发展的必经途径。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基数最大的省市之一,到2013年末,河南省的人口总数达到了10,601万以上,其中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这些大幅度增加的人口,由于没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河南省农村的人力资源存在着一些其独有的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河南省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其粮食生产更是为我国的粮食储备做出重大贡献。然而,虽然其粮食产量颇丰,但人均土地资源并不富裕,因此当农业的发展逐渐机械化时,使得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冗余,劳动力资源过剩。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其农业人口的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不高。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紧跟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注重对基础教育的普及工作,但由于其人口众多,很多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仍然很是欠缺。由于经济原因等导致的失学或中途辍学的现象仍不在少数。这样的人力资源素质水平显然没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未受过教育的以及那些失学、辍学的人未能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直接参加工作,他们对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未能了解和掌握,这也使得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者素质的低下。
(三)农村人力资源老龄化问题严重。自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以来,河南的人口增加速度明显放缓,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稳步发展,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老年人的数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使得河南的人口结构开始显现出老龄化的趋势。而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人口流动输出大省,所造成的直接现象就是,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不只意味着家庭和社会的赡养负担严重,还意味着青壮年劳力的减少,意味着人力资源开发难度的加大,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一)人力资源教育落后。由于我国对于农村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对其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的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教学中的教育经费投入均较低,并且河南省农村高中的教育经费低于我国其他各个省份;同时,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人力资源中,思想道德素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备一定的道德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经济的需要。但是在农村,小农意识严重、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封建迷信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完善,而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发展更为落后,其信息流动的不畅对于其劳动力的有效分配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河南省劳动力市场具有流动性较差的现状,市场的发展不完善又使得其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这导致了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地方政府在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和服务方面,总是优先考虑城镇劳动人口的需求,而相当程度的忽视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配与安排,这使得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无法及时找到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未能被成功转移,造成大量浪费。此外,政府的有关部门由于与农村劳动者交流较少,对其分布、工作情况也不甚了解,其对于相关的劳动力转移工作不能做出合理的安排与指挥,这也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三)农村的经济水平较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直接忽略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种单一的生存方式也严重限制着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也是人力资源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将会导致人口的大量流失,有着较高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农民都会选择到城市发展,放弃为农村的发展做贡献。这也是恶性循环的一种体现。我们必须不断促进农村知识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使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提高其生产效率。但是,一方面由于农民受教育的水平比较低,没有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给予指导,新技术得不到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农民的知识水平不高,使得其不能适应新技术,而更倾向于使用传统技术,这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
(四)基层领导未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基层领导要想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必须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带领人们走向生活富裕之路。河南省近些年来也出现很多优秀的村官,他们为其所管理的村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就整个河南的农村基层领导素质水平来看,它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他们不具备成为优秀基层领导的素质,不能充分发挥其领导和带头作用,从而也就不能带领农民走向致富之道。
(一)完善基础教育建设。由于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素质普遍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不能掌握并使用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基础教育意义重大。只有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加大对其的投资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普及义务教育工作,才能使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从而使农村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要实现劳动者个个学有所用,学有所长,通过自己的劳动来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同时,要注重一些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农村人才。
(二)加强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在普及义务教育的时候,需要完善当地的设备,从而从硬件设施上加强职员的综合素质,此举旨在为农村赢得现在。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加强村民的学习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不仅如此,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培养祖国所需要的高素质人员,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手段,针对当地农业发展的特色,进行专业化的知识指导和教授,可以有力地提高农民的素质。为此,当地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这必须建立在农民已有的知识储存水平之上,所以,必须要成立相关的机构,以机构为中心,从而形成完善的系统,并且这个机构要做到及时创新,从而迎合农民的需求,要积极尝试多种培训方式,注重对农村当地农业的发展,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制订正确的指导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村民能够掌握更多的技巧和职能。
(三)健全农村的人力资源机构建设。必须要加强与人力资源相关机构的建设,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机构中内部最优化配置原则的实现,这包括从开发出来到最终使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步骤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根据业内的必须遵守的准则,必须完善相关的制度,这主要包括三种相关的制度,只有完善整个体系,才能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如此才能利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行劳务活动,从而构建一个优秀的工作环境,使每一个员工都适合自身所处的位置,使每一个员工都满意自身所处的位置。但前提是,必须要增强人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增强群众的认识,使人们感受到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非常迫切的,并且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家乡现代化的发展。在宏观上,根据政府的调控,各个部门都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参与到其中来,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增强我国群众的素质,而高素质的人才必然会推动农业的进步,加快国内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完善人力资源制度的原因所在。
(四)建立和完善劳务市场。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它具有庞大的农村人口,然而其具有的耕地数量却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这部分闲置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去,才能发挥其人力资源的优势。这种转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第一,要制定相关的转移规划和可能的实施方案。政府必须充分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情况,将其纳入经济发展的规划之中,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施相关的人口转移工作;第二,使农村的发展产业多样化。要加强对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为农村闲置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要对农村劳动者进行集中而专业的技能培训。这可以提高劳动者自身的就业能力,实现农村闲置人口的充分就业。
同时,各类中介机构也应得到重视和发展。我们要使用现代化技术等手段,全面搜集和发布劳动力市场的相关信息,在劳资双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桥梁。要加快建立起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分配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具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当农忙时,可以为农民提供帮工服务;另一方面这种分配机构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促进闲置人力资源的跨行业、跨地区流动,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还要注意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促进劳动力有组织、有目的地流动。
(五)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众所周知,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使得农业占用的劳动力人口大大减少,为劳动力选择其他经营方式提供了机会。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的收入仍然处于上升状态,但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其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这种情况下,加快调整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变成了农业工作的当务之急。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其关键在于不断提高第二、第三产业占据的比重,促进三个产业的均衡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不仅可以留住高素质、高知识水平的农民,还能够积极引进大批高专业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先进的农业技术得以运用,从而使农业生产进一步现代化和科技化,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樊小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2.
[2]刘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J].市场论坛,2008.5.
[3]河南统计局.2008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4]河南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边文锋.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结构现状简析.2013.4.400.
[6]马卫花,陈文沛.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8.
F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