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开放对劳动者收入份额的影响

2015-03-28 16:34□文/焦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劳动者

□文/焦 雪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兰州)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外贸依存度从1987年的25.28%上升到2013年的43.9%,上升了73.7%,2013年进出口总额达258,168.8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5.7%。而随之出现的是不断降低的劳动者收入份额,从1987年的51.42%下降到2013年的35.74%,下降了31.95个百分点,而劳动者收入份额还有下降的趋势。

对于随贸易逐渐开放而出现的不断下降的劳动者收入份额现象,很多学者对其内在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研究方法、衡量的指标和采用数据的口径等不同,至今还没形成统一的结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认为,贸易开放能够提高本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降低本国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那么,如果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从封闭走向开放,就会增加这一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劳动丰裕要素的国家来说,劳动收入份额应该是提升的,而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情况正好相反。包群等(2011)采用微观企业数据,专门研究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他们将出口前和出口后的数据、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数据等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却表明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国内学者姜磊(2008)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认为对外出口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了正面影响,对外进口则产生了负面影响,原因可能是对外出口和进口的劳动生产力和就业效应有所不同,罗长远、张军(2009)认为FDI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存在双向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存在“U”型关系,中国目前仍处于曲线的下行区间上。FDI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是“谈判力量”机制在地区之间引资竞争的结果。而李坤望和冯冰(2012)将进口和出口分别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进口对劳动收入份额有弱负向作用,而出口则有弱正向作用,但这些影响效果均不明显。

二、中国贸易开放和劳动者收入份额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之前,1950年中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1.5亿元,其中出口额20.2亿元,进口额21.3亿元;1978年中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55亿元,其中进口额为187.4亿元,出口额为167.6亿元。在这一期间,有10年为贸易逆差。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在1952年分别为9.5%、4.0%和5.5%,而在1978年分别为9.7%、4.6%和5.1%。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之前贸易开放程度较低,而且变化幅度不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增大,进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速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速,并且也高于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速。2012年中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44,160.21亿元,同比增长6.2%,而同年全球货物贸易额仅增长0.2%,其中出口额为129,359.25亿元,进口额为114,800.96亿元,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中国已成为贸易顺差国。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发展迅速,2001~2012年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20.23%。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也由1978年的9.7%、4.6%和5.1%上升到2012年的46.8%、24.8%和22.0%,年均分别增长4.7%、5.1%和4.4%。

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收入法核算的GDP分为生产税净额、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四个部分。其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被称作劳动收入份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占GDP中的比重就是与劳动收入份额相对应的资本收入份额,两者统称为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份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由1987年的9,01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68,845.21亿元,外贸依存度从1987年的25.28%上升到2013年的43.9%,上升了73.7%,2013年进出口总额达258,168.8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5.7%。但劳动收入份额却在持续下降,从1987年的51.42%下降到2013年的35.74%,下降了31.95个百分点。

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劳动收入份额在初次分配后,美国接近于70%,其他国家和地区一般在54%~65%之间。而现阶段我国的劳动收入在GDP中所占的份额,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不仅是我国近几年GDP保持8%左右增长,但普通居民感觉生活变化不大的关键原因之一,也是我国消费率不断大幅下降、投资率持续攀升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

三、中国贸易开放对劳动者收入份额的影响

(一)贸易开放通过价格变动影响劳动收入份额。贸易开放将使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价格上升,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价格下降,尤其是那些曾经受到高度保护的产品,在关税等贸易壁垒削减后其价格将显著下降,国内外价格水平接近。国内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国内商品的生产规模,进而会影响相关要素价格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要素收入份额改变。倘若相对密集使用某一要素产品的产出水平提高(下降),则该要素的实际报酬肯定上升(下降),相应的该要素的收入份额也会上升(下降)。我们假设有两种商品A与B,A为资本密集型,B为劳动密集型。如果一国只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B,则B商品的生产产量会增加,生产B商品的国内部门会扩大生产,在国内生产资本既定的情况下,B商品生产部门的扩张,会导致A商品生产部门的收缩,国内生产所形成的均衡点会下降,在要素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A部门减少生产后释放出来的资本会超出B部门扩张所能容纳的资本,而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不足以满足Y部门扩张所能需的劳动力,意味着在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供给会大于需求,而劳动的供给会小于需求,要继续保持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工资和租金的比就得提高,使得A和B两个部门都能以资本代替劳动,所以在该国新的均衡点下,A部门和B部门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都高于原先的均衡点,这意味着A部门和B部门的劳动的边际产出会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会下降。又因为边际产出决定要素的价格,因此,资本的报酬会下降,劳动的报酬会上升;这将导致在要素收入分配当中,劳动者收入份额会上升,资本收入的份额会下降。反之,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二)贸易开放通过竞争机制影响劳动者收入份额。在贸易开放的条件下,国内的企业不仅要与国内其他的企业进行竞争,而且还要与国外的企业进行竞争。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迫使国内企业不断降低其进行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同时企业有可能还会采取如下应对措施:第一,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而刻意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第二,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替代劳动者进行生产;第三,改变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第一和第二条可能会导致劳动者工资水平的下降,使劳动者收入份额下降;第三种情况在短期的时间内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劳动者失业,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但是长期来看,贸易通过竞争机制对产业优胜劣汰,存活下来的企业都具备比较优势,而且长期内,劳动者可以通过培训获得一定的技能,从而进入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最终带动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

(三)贸易开放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劳动者收入份额。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认为,技术进步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因为如果技术不发生进步,随着增加的人均资本,资本的边际报酬会呈递减趋势,最终会导致人均产出增长的停滞。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将技术进步划分为中性技术进步、节约劳动性技术进步和节约资本性技术进步这三种类型。通常技术进步不可能同时发生在一个国家的各个部门,即使我们假设发生技术进步后要素的边际产出不会发生变化,只要所有部门不同时发生技术进步,它就会产生与SS定理类似的影响,生产扩大部门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收入会增加,而生产收缩部门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收入会减少。假定一国经济中有两个生产部门,分别生产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种商品,并且该国发生的技术进步是希克斯中性的,根据芬德雷一格鲁伯特定理,对于给定的资本和劳动数量,无论相对要素密集度如何,在不变的商品价格下,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产出必然会提高,而另一部门的产出水平必然会下降;由于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的单位商品生产成本的下降,因此就必须改变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否则两部门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例不会变化,这时就会发生要素供求的不平衡。若这种平衡不能由要素市场来调整,某种要素将会供不应求,另一种要素将会失业或闲置。但是无论技术进步发生在哪个部门,在扩大生产的部门密集使用的要素收入会增加,而收缩生产的部门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收入会减少。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采取就业优先的贸易政策,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而且在以后几年,技术工人的供给会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而且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也会不断增加,所以,我国要扶持、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解决就业问题,将就业优先作为我国的一项贸易政策,在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之上,还要扩张延伸到产业价值链两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二)由政策主导的过度出口转变为市场主导的适度出口。我国的贸易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贸易,我国一直以来坚持的不断扩大出口创汇、奖出限入的进攻性贸易政策,应该被“市场主导,适度出口”的贸易政策代替,国家运用世界贸易组织所承认的贸易管理和进出口促进措施,采用鼓励高科技产品出口的贸易政策以及其他贸易政策进行调节。改变只追求贸易顺差的贸易政策。

(三)制定符合我国要素禀赋的技术发展路径。技术进步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的国家适合不同的技术发展路径,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一国的技术进步,我国是劳动力大国,劳动力资源富裕,资本相对稀缺,资本相对富裕的国家中的先进技术不一定适合我国。因此,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符合我国要素禀赋的技术发展,以促进贸易的发展。

(四)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由于我国是劳动力非常富裕的国家,因此劳动力在工资方面的议价能力非常有限。而地方政府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又忽视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使得劳资双方在市场的博弈中,劳动者的地位被进一步弱化。因此,必须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我国应该尽快出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建立健全有利于居民收入合理增长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体制机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五)进行税制改革,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国应该进行税收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模式,对劳动所得、经营所得和财产所得实行综合纳税,对资本所得和偶然所得实行分类纳税,与综合纳税相分离,以便于征管和调节;同时还要开征社会保障税,将社会保障的收支纳入国家预算之中。

[1]姜磊,张媛.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8.10.

[2]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管理世界,2009.5.

[3]李坤望,冯冰.对外贸易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省际工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1.

猜你喜欢
劳动收入份额劳动者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市民化与个人劳动收入:外部性视角
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在下降吗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特征及结构性因素分析
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下降机理分析——垄断租金对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的侵害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