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村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2015-03-28 15:24纪德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学校学区农村

纪德奎,孙 嘉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在19世纪末期开始受到关注,在20世纪,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在以农村“学校合并”为显著特征的时代,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考察其发展与演变历程,梳理其发展模式与特点,对于我国当前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探讨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美国农村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

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与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息息相关,美国农村学校文化伴随着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的兴起变化而逐渐发展与丰富。美国农村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学校合并的萌芽与发展时期、学校合并的高潮与鼎盛时期、学校合并的衰微与短暂停滞时期、学校合并的多元化发展时期,相应地,美国农村学校文化也经历着初步融合阶段、稳步繁荣阶段、反躬自省阶段和百花齐放阶段。

1.初步融合阶段(1897~1943年)

美国农村学校文化的初步融合主要发生在美国农村学校合并的萌芽与发展时期。早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的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就已经出现了差别。到19世纪末期两者的差距显著加大。城市学校方面,无论是教育经费与教育质量,还是师资力量与教学方式方法都是农村学校无法比拟与追赶的。大多数农村学校由于位置偏远、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设备较差,教学方法上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与监督以及严格的审核标准,加之教师与学生人数不多,常常是所有年级的学生在一间教室中由一名教师教授,即所谓的“一师学校”、“一室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全美教育协会在1897年发表了《农村学校12人委员会报告》,建议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学校合并和学区重组,这标志着农村学校合并与学区重组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开始启动。此报告提出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采用,美国各州相继通过立法来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与学区重组。仅在1919~1929年间,美国南部农村地区一师学校数量减少37%,西部地区减少32%,东部地区减少 23%[1]。

农村学校的合并,使得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区的师生聚集到一个相对较大的新学校和新环境中,在对学生进行集中化、专业化管理与教育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使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学校的建设无论从设施设备到师资力量,还是从规章制度到价值观,都较合并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不同学校、学区的原有学校文化在学校合并中得到了初步的融合与发扬。

2.稳步繁荣阶段(1944~1965年)

农村学校文化的稳步繁荣阶段发生在美国农村学校合并的高潮与鼎盛时期。在1944年,美国白宫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会议”,会议提出了“复兴农村教育”的口号,要求进一步重组农村小学区和小学校,继续推进农村“学校合并”政策,将如何发展农村教育作为会议主题,并倡导:为了追求效率、经济性和公平等价值,广大农村地区需要重组学区和学校管理结构[2]。由此,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掀起了高潮,各州农村学校都加快了学区重组和学校合并的步伐,“学校合并”运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在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震惊了美国朝野,人们开始反思美国教育的不足之处。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科南特(James B.Conant)在著作《今日的美国中学》中,从学校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角度提出“规模效益”理论。他认为,美国小规模学校的普遍存在,不利于提供高水平的教育,严重阻碍了许多地区优质学校的建设,因此应该合并或重组那些小规模学校。科南特“规模效益”理论,对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与支持下,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为农村学校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空间与机会,使美国农村学校文化也经历着稳步繁荣的发展。较早合并的学校在其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以及支撑其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为即将进行合并的学校提供经验。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与决策的实施方面,也有了可供参考借鉴的标准,使得这一时期的农村“学校合并”运动进展的比较顺利。在合并学校的建设中,开始考虑到农村地区固有的文化传统,并将其精髓融合于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建设中,充分体现农村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

3.反躬自省阶段(1966~1982年)

农村学校文化的反躬自省阶段主要发生在美国农村学校合并的衰微与停滞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逐渐走向衰微。教育学家开始对“学校合并”运动进行质疑和反思。一方面,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区和小学校已经被重组或合并,由社区控制的学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是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石”。另一方面,人们日益认识到农村小学校和小学区“不可能被消除”,农村学校“规模效益”理论被“绝对化”了,开始对“学校合并”运动进行质疑和历史性反思[4]。1966年,科尔曼(James S.Coleman)发表《教育机会均等报告》(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又称为《科尔曼报告》(Coleman Report),报告强调农村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更加注重保障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标志着美国农村学校改革运动开始沿着“多元均等”的路径发展。在教育均等理论与思潮的推动下,美国许多州对农村“学校合并”都采取的是较为谨慎的态度,至此,农村“学校合并”运动逐渐走向衰微,甚至出现停滞现象。

教育均等理论越来越深入地撞击着原有的教育观念,农村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与农村本土文化的传承以及农村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农村“学校合并”运动逐渐走向衰微,农村学校文化也开始反躬自省。学校合并能不能真正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学校规模会不会影响学生成绩?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有没有把每个学生的发展考虑在内?合并学校的“大规模”教育能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被合并的小学校或被重组的小学区所蕴含的优秀学校文化会不会在合并学校中得到继承与发展?学校或学区的合并会不会损害社区的共同性基础?这阶段的自省反思和自我责问,为日后的学校文化的多元发展酝酿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百花齐放阶段(1983年~)

这阶段主要发生在美国农村学校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时期。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交了《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调研报告,指出美国的教育问题较多,质量每况愈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糟糕局面,与日本、苏联在教育方面的差距日益拉大。这份报告掀起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全国性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在高标准要求下,许多农村小学校和小学区的固有弊端又开始凸显出来,加之州政府的教育经费不足,使得农村地区又出现小学校合并或小学区重组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教育机会均等思潮的影响,州政府特别重视以教育机会均等为目标来制定农村小学校发展的政策与计划。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小规模学校运动,如纽约州把大规模的综合高中分解为几个更小的学习团体(learning academics),或者同一个学校环境内的“校中校”。

整场会议的高潮环节当属“嘉电”产品的发布。最终,来自海尔、格力、海信、奥马、美菱、米技、航天河等7大品牌共计12款优秀产品脱颖而出,获得2018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嘉电”证书。

2000年12月,克林顿总统签署通过了“农村教育成就项目”(Rural Education Achievement Program,简称REAP)。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农村教育实施的拨款法案,是联邦政府为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的有力举措。2002年,布什总统又对REAP进行重新授权,并将其纳入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简称 NCLB)法案之中,并予以拨款。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联邦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基础教育的干涉,以绩效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全美兴起,美国各州纷纷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提高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例如,为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学区和学校任教,一些州对在校大学生提供减免学杂费和设立教师奖学金政策。对农村学区存在的工资低、住房条件差等问题,许多州出台了贷款免还政策、招聘奖金项目和住房援助项目等。

在多项政策的导向鼓励和先进理念的引领下,美国农村学校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合并学校、小规模学校、一室学校及一师学校等多种类型的学校各自具有其特色与优势,各种不同类型的农村学校同时存在、共同发展、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美国农村学校教育体系[5],为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百花齐放创造了实现的条件和奠定了殷实的基础。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而言,他们享有均等发展的机会,政府通过制度补偿来消除其所面临的制约性因素和压力,其学校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与乡土文化的融合方面。这些学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立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对于农村合并学校而言,由于得到了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其办学条件较之前有了显著的提升,学校的专业水准、办学水平与师资力量也得到充分的提高,教师的认证、考核、评价、培训制度在日趋完善。在课程设置上也采取了较为宽泛的策略,增加了农村合并学校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学生的竞争精神与沟通协作能力以及知识储备都有了大幅提升,隐性学校文化在农村合并学校中得以体现。经过长时间的融合、自省与多元发展,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二、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模式及特点

1.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模式

基于对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历程的考察,不难发现,美国农村学校文化的发展与美国农村学校合并政策密切相关,政策对学校文化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形成一定的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

(1)强制—融合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执行强制性学校合并政策,促进农村学校文化的融合。根据美国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基金会(Rural School and Community Trust,简称 RSCT)的调查研究,美国部分州通过出台强制合并的立法或者设定一些小规模学校及学区难以达到的教育标准等较为强硬的政策,来促使农村小学校进行合并,进而达到“外力”促进农村学校文化融合的效果。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加之根深蒂固的乡土情怀,使得大多数小学校及小学区在合并之初是不情愿的,甚至是排斥学校合并的。通过强制性政策来迫使农村小学校的合并与小学区的重组,体现了政府对学校教育的干预与对学校文化的整合。在州政府强制性政策下,达成学校的合并以后,合并学校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丰富的设施设备、稳定的教师、性格各样的学生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处于其中的每一个人,在学习和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了原有学校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合并学校新的文化韵味。

(2)温和—渗透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推行温和性学校合并政策,达成农村学校文化的渗透。农村学校合并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与作用,它作为美国促进教育均等的重要举措,一直都饱受争议。为了避免正面冲突,减少矛盾,许多州采取比较温和的政策来推进农村学校的合并,进而达成农村学校文化的相互渗透。

与强制性政策相比,温和性政策更加注重公民自主权的发挥,在充分避免正面冲突,减少矛盾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成农村学校的主动合并。例如,有的州通过减少对农村小学校和小学区的投资,来迫使其“主动”地参与学校合并;有的州建议委任一名代表来劝告本州农村小学校及小学区进行合并;有的州给小学校进行考虑与考察的期限等[6]。这些温和性的合并政策,更加充分地考虑到了人的主体性,更加深刻地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更受到农村学校的支持,更有利于农村学校文化的相互渗透。

(3)鼓励—革新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倡导鼓励性学校合并政策,加快农村学校文化的革新。增加对农村合并学校的财政投入与补贴,是最为直接也是效果最为显著的鼓励性政策。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直接补贴或者资助农村学校建设,使得合并学校的规模、师资、设备以及课程设置、资源等,均较合并前有了显著提升,在加快学校合并的同时,也有助于农村学校文化的革新。

新教学媒体、设备的使用,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多样性;计算机的使用拓宽了学生了解知识的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教师的多种培训,提升了教师教学的专业性与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农村与农村、农村与城市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学校间不同的价值观在相互碰撞与借鉴中得到提升,加快了农村学校文化的革新。

(4)小规模—多元化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坚持小学校发展,实现农村学校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由于美国是一个具有教育分权传统的国家,农村中小学是否合并取决于各州的具体政策,并不是所有的州都积极推行合并政策。政策的制定通常会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综合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与环境、固有文化传统与风俗、交通状况、人口密度等的基础上,有些州还是坚持“保持并发展农村小学校”的做法。

农村小学校、小学区一般位于社区内部,学生就学没有距离的限制,辍学率相对较低。加之学生人数一般较少,更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并且使得学生在强烈归属感的促使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学校深入农村社区,与当地乡土文化紧密融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立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强烈的责任感。这些特点与合并学校的培养方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农村学校的多元文化样态。

2.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特点

从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来看,美国农村学校文化的特点都集中体现在农村“学校合并”运动的进程中,对农村学校合并的不同认识以及所采取的观点与做法,反映出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特点。

(1)导向与选择并用 政策导向性和自主选择性是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政策导向性主要体现在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强制—融合模式中。美国一些州政府制定的强制性合并政策在促进农村小学校合并和小学区重组的同时,对农村学校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合并学校以其全新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以及教育责任和价值取向,深深地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与重塑,进而也使得农村学校的发展沿着既定目标前进,为教育均等的实现提供政策保障的同时也指明了其努力的方向。

自主选择性主要体现在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温和—渗透模式与鼓励—革新模式中。在充分注重人的主体性与教育的民主化基础上的学校发展的自主选择性,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学校文化的自主选择性。美国农村学校由于其螺旋式的发展态势,因而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对学校文化本身的“去粗取精”、不断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州政府温和性、鼓励性的合并政策下,农村学校不盲目地追求合并抑或独立,而是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与实际,积极主动地寻求并突破着自己的发展方向。

(2)融合与独特并存 融合性与独特性并存是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又一特色。融合性体现在学校合并后不同文化的碰撞、包容与融合。合并学校以其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特点,吸引着大多数州通过各种方式来促进农村小学校的合并或小学区的重组。纵观整个20世纪,美国多数州政府都通过制定各种政策以大力推进学校或学区进行合并。根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在1937~1938年,全美共有117 108个学区,约25万所公立学校;在1999~2000年,学区数量减少至14 928个,公立学校仅为92 012所。直至现阶段,美国各州都针对本州农村学校和学区的具体情况出台了具有不同倾向性的政策和法规,多数州和地区通过立法及财政拨款等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学校合并。这些倡导农村“学校合并”的州认为,通过对小学校的合并或小学区的重组,可以促进多学校或学区的教育文化融合,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与教师、同学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广博知识的魅力与乡土文化的兼容并包,充分体现出学校文化的融合性与包容性。

独特性体现在小规模学校的保留以及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方面。在美国强力推行农村学校合并政策的背景下,并没有实行一刀切或整齐划一,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和坚持小规模学校的保留与发展。他们认为,学校的合并或学区的重组并不一定有利于学校文化的发展,也并不意味着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反而会造成本学区学校文化的消逝,不利于本学区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有部分州希望通过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来支持小规模农村学校建设,小规模学校以其独特的培养方式、办学宗旨与价值在“学校合并”的大潮中保持下来。21世纪初期以来,美国农村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地区之间的差异,不同地区之间人口流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决定了农村学校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在一些小规模学校中,传统习俗、乡土文化更加凸显,其独特性又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学校多元文化的发展。

(3)现代与乡土并行 从某一角度而言,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其追求现代化改造的过程。在州政府各种政策的推动下,美国农村学校的发展以及农村学校文化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农村学校投入的大量教育资金,改善了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条件,加强了农村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的革新与教学信息的更新,适应了现代化进程对农村发展的要求,使得农村学校文化的发展朝着现代化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在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并没有放弃对其乡土性的提升。根深蒂固的乡土情怀与保守性,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消除的,相反,具有乡土特色的学区文化对农村学校文化的现代化改造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一方面,农村学校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以乡土性提升为基础。农村社区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多重的检验与甄别,能够得以保留并体现出其存在的必要性。农村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本社区固有文化的提升改造,逐步形成了其现代化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文化的乡土性提升以现代化发展为保障。新教学媒体、设备的使用,尤其是计算机的普及,加强了不同学区、不同学校间的交流,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彼此融合以及不同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加快了乡土文化“去粗取精”的进程,适应了农村学校文化的革新与多元发展。

三、对我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启示

1.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和政策导向,促进农村学校文化的高效融合

美国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进行立法,将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有利于其全面可持续发展。这些立法既包括教育政策的执行程序、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分担机制、教师的培训、教育质量的评估、教育设施标准等,又包括对教育立法的执法力度[7]。在美国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村镇学区、县和州职责分明、相互协调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加之灵活的政策导向,使得农村学校在其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诸方面协调稳步发展。

就我国目前而言,已有法律只是从国家的层面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原则性规定,还缺少相应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规章以及其他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6]。因此,从长期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需要考虑制定农村教育长期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省市、区县、村镇四级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措施,以完善农村教育目标,传承传统农村学校文化。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的多元政策导向,鼓励农村学校自主选择文化发展路径,促进农村学校文化的发展迸发出活力与激情,使学生真正热爱农村乡土文化,实现农村传统文化及农村学校文化得以传承、融合与发扬。

2.增加专项教育投入,达成农村学校文化的多方渗透

美国州政府通过州全额负担方式和等额补助方式以实现教育经费的公平分配;通过基数补助方式、税基补助方式和学区财力均等化补助方式等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实现对经济落后学区的财政倾斜。基于这些具有倾向性的财政保障制度,美国农村学校得以发展与完善,农村学校文化得以传承与渗透。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达到3.48%,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充足的教育经费是教育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对经济状况处于弱势状态的农村地区而言,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在得到充足的教育经费的基础上,农村学校物质文化才能得以提升,才能达成农村学校文化的多方渗透。为切实保证教育经费分配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充分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物质文化,应从规模、质量等维度出发,在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合理评价的基础上,设立小规模学校专项拨款制度,同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多渠道增加农村学校物质投入,促进农村学校物质文化快速发展。

3.构建师资保障机制,加快农村学校文化的全面革新

美国在发展农村学校的进程中,师资保障机制配合着法律、经费保障机制共同构成了其保障体系,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对于加快农村学校文化的全面革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国,除增加工资外,学区还提供一系列奖金、住房补助、学费补助、减免税收和其他财政措施,以吸引和鼓励高素质教师,并通过广泛的招聘来招募高素质的教师[7]。此外,联邦政府特别注重教师的进修与培训。为了保证教师在职进修顺利进行,1976年,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签署政令,拨专款在全国设置若干个教师进修中心。1983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议案,拨给各州2.5亿美元,专门用于农村教师在职进修和新教师的培训。

鉴于我国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现状,加快构建师资保障机制,对于全面推进农村学校文化的革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价值观和学校文化的引领。要提高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增加农村教师的编制,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强化教师进修制度,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使他们能及时有效地与外界互动,了解最新的教育动向,接触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教学手段,在与本地区实际相融合的基础上,以促进其自身学校文化的不断革新。

4.适当保留小学校,实现农村学校文化的多元发展

美国在实现农村学校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方面,允许和坚持小规模学校的保留与发展,并从政策方面予以保障。一方面,加强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资金支持,例如,2000年12月,克林顿总统签署通过了第一项专门针对农村教育的拨款法案“农村教育成就项目”;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增加了农村教师资格条件的弹性[8]。在此基础上,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得以保留与发展,农村学校的多元文化样态得以形成。

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发展大规模学校似乎不太切合实际,小规模学校的存在不可避免。习总书记也强调“要以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为底线促进教育公平……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状况,办好农村必要的教学点,统筹解决好一些地方农村学校‘空心化’、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9]。小学校深入农村地区,与当地居民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当地乡土文化与风俗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校产生了影响,构成了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农村小学校的存在,对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与文化一体化进程,实现农村学校文化的多元发展方面显得较为重要。农村小学校以乡土文化气息浓厚、学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强等发展优势,与规模较大的学校共同形成农村学校文化的多元发展态势。因此,在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适当保留必要的农村小学校,奠基其乡土底蕴,彰显其乡土特色[10],发展其独特文化内涵,实现农村学校文化的多元发展。

[1]Sher,Jonathan P.Education in Rural America[M].Colorado:Westview Press,1977.

[2]Jonathan P.Sher.Education in Rural America:A Reassessment of Conventional Wisdom[R].Colorado:Westview Press,Inc,1977.

[3]National Rural Education Association.Rural School Consolidation Report[EB/OL].http://www.nrea.net,2007-03-10.

[4]王 强.20世纪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评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8):1-4.

[5]王 强.美国农村教育发展史[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6]王娟涓,徐 辉.美国农村中小学合并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1,(12):10-15.

[7]宋秀琚.美国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1-4.

[8]贾建国.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4):74-78.

[9]袁贵仁,王伟光,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01-20(8).

[10]纪德奎,张海楠.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本土化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48-51.

猜你喜欢
小学校学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小学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与有效实施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美国小学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