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全媒体”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传媒已成为青少年获得社会信息的首要来源。“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虚拟与现实共存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道德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媒体”条件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对“全媒体”的发展方式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利用“全媒体”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服务。
“全媒体”;青少年;道德
互联网掀起了“第四次传播革命”,催生出“全媒体”概念。究竟什么是“全媒体”,“全媒体”时代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如何导致青少年道德思想领域发生变化。怎样充分把握“全媒体”的规律,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设,是本文力求解决的问题。
“全媒体”来源于英语“Omni-media”一词,出自美国一家名叫玛莎·斯图尔特的公司。该公司通过整合旗下平面媒体、广播、互联网站等多种媒体,以“全媒体”的形式传播旗下的家政服务和产品,取得了持续成功。迫于技术所限,“当时的‘全媒体’只停留在扩张阶段,只求拓展新的媒介形态,而没有注重‘全媒体’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问题。”①罗鑫:《什么是全媒体》,《青年记者》2010年第3期,第82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信息逐渐获得了大量的数字化表达,媒介融合成为传播业的新常态。尼古拉斯·尼葛罗庞蒂在《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一书中用“比特”的存在来解释数字化社会的构成,把媒介的融合视为“比特”的混合。托马斯·鲍德温等人在《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一书中认为宽带技术的发展使电信、电视、广播、计算机等行业汇流在一起,形成“整合宽带系统”。“电子数码科技的发展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产生聚合,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形态,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的总和。”②李沁:《沉浸传播的形态特征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2期,第116页。詹金斯在对比了新旧媒体之后认为“媒介融合代表了一种文化变迁”,不同媒介间的内容在交流,受众在寻找娱乐体验中在各种媒介之间自由转换。总之,传播渠道的发展使得“全媒体”的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全媒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传媒业的经营和管理形态,传播中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我国,“全媒体”经历了从应用策略到理论探索的发展历程。“全媒体”概念的兴起来自传媒界的实践。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新的媒介形态不断出现,传统的媒介形态并未消亡,彼此间相互竞争和整合,产生了全媒体兴起的局面。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以“多种新媒体”形式转播奥运会,包括网站、手机电视、公交电视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在节目转播上尝试广播频率、门户网站、有限数字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平面媒体的融合。“多媒体整合是对单媒体技术与资源的一种重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结合。它不仅有助于内容的丰富与深化,也有助于吸引电子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受众。”①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青年记者》2009年第6期,第22页。“全媒体”条件下的媒介融合突破了技术局限,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愈发需要在理论上获得概括的表达。“全媒体”的研究吸引了传播、新闻、政治等多学科的关注。从理论的发展来看,“全媒体”由“跨媒体”、“多媒体”概念衍生而来,是媒介融合的产物。概言之,“全媒体”指的是运用多种媒介表现手段,展示传播内容,并利用不同媒介形态进行传播的形态和策略。
“全媒体”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全”字当中。从传播载体来看,“全媒体”囊括了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平面媒体等传播媒介中的多种形态,涵盖了现有传播技术所能提供的几乎所有种类。从传播内容上看,“全媒体”将文字、声音、影像、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综合。与传统媒体相比,“全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具有单一媒体无法比拟的多样性。媒介的融合使受众能更及时、多角度地获得信息,给受众带来更多听觉、视觉体验。“全媒体”在实践当中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是传播时空的改变。媒介的融合使传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压缩和拓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通过信息的传播,人们可以跨时间、跨区域地进行交流。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和网络服务技术的快速发展,集短信、彩信、互动式语音应答、手机网络、拍照、摄像等多媒体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在“全媒体”时代里同时实现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页、电子邮件、实时语音、实时影像传递等功能。人们可以携带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当中,不再受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在传播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凸显出媒介融合的优势。信息传播变得更为快捷、方便,人类实现了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资讯的梦想。
二是传播网络的扁平化。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采集、生产和传播,均可以通过网络平行地传递。身处在这张传播网络上的每个个体,都拥有充分表达的机会。“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趋势必将越来越显著。在这种变化中,用户对于信息传受的控制权不断加大,每个人都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网络。”②蔡雯:《“全媒体战略”的精髓》,《编辑之友》2013年第5期,第1页。在这种趋势里,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开放,互动性也大大增强。与传统媒体“灌输——接受”形成的单向级差传播模式不同,“全媒体”的传播遵循多向的扁平化原则。人人均有传播的权力,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个体在传播中的角色也变得微妙起来。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自媒体将自己的意见公之于众,个体建立起与公共空间的联系,通过获得其他受众的关注与评论实现自身在传播网络中的价值。
三是服务的个性化。“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是‘全媒体’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全媒体’技术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用户,这是它与传统传播方式的根本区别。”③王庚年:《全媒体技术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年,第8页。“以用户为中心”的倡导得益于技术赋予了实现多样化需求的可能。“终端的便捷化、差异化需要传媒产业不仅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还要满足个性化的要求”。④杨溟主:《媒介融合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页。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价值无疑超过传统媒介所提供的无差别、大批量生产方式下的价值。“向下挖掘,专注于自己所在地域、社区的社会需求,以这部分的用户群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为半径,整合各种相关的资讯,形成量身定制的服务,无疑是今日传媒业追求稀缺性的一种有空间、可操作的切实选择。”⑤喻国明:《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面临的四个转变》,《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4期,第84页。人们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检索自己需要的内容,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专业或需要,定制、选择个性化的服务,从一些特定的内容模块自由选择信息的接收时间、内容、地点以及媒介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并且通过增值服务技术,个性化需求在“全媒体”中能够更加明晰和准确量化。
康德将道德比作宇宙星空,是值得敬畏和探索的东西。道德“最集中地揭示人的社会性本质、最深刻地标记着每一社会的人文精神,最充分地折射每一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与意义的话语。”⑥李萍,钟明华:《道德的选择——来自大学生心灵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2006年,第1页。在经济社会巨大变革下的“全媒体”时代里,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人的身体、欲动、心灵和精神的内在构造本身的转变;不仅是人的实际生存的转变,更是人的生存标尺的转变。”⑦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第19页。青少年处在道德形成的前期阶段,“全媒体”条件下的信息传播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养成造成直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道德约束缺失。“全媒体”环境下创作什么、发送给谁、何时发送,已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受外力的强制规约。这些个性化、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使信息传播摆脱了现实社会中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社会道德约束力。在扁平化的传播网络中,人们在信息传播中能够摆脱专业的媒体组织而掌握信息的话语权。这样一来,信息的权威性逐渐分散,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趋势,形成一个嘈杂的道德场域。在这其中,不乏有人肆意传播非道德和虚假信息。“体现在为追求经济利益或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不择手段制造事件,伦理道德被商业利益所替换并覆盖。”①申金霞:《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第180页。“全媒体”造就了高度自由的空间及便捷的条件,但也使青少年接触到负面信息的几率大大增加,抑制青少年健全道德人格的形成。
第二,价值判断模糊。“全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更强、覆盖范围更广,打破了原有国家间存在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隔阂,实现不同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交融。以网络为例,“道德标准不再仅仅是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正确与错误、善良与邪恶、高尚与普通的评价关系,而是在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量陌生的人之间间接的交往关系。”②徐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6期,第99页。交流必然蕴含矛盾,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主流与支流、先进与落后、吸收与排斥等一系列关系。“全媒体”条件下,主流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在价值判断上存在差异,成为自媒体的个体与其他受众之间存在着观点的矛盾,国外媒体与国内媒体之间也存在矛盾。对于青少年而言,多元化的价值标准极易模糊价值判断,甚至在青少年中出现“带有标新立异色彩的叛逆和异类思想与行为,反而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鼓励。”③张全新,刘德龙,张华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2页。
第三,情感冷漠。“全媒体”为青少年带来跨时空、跨地域、即时性获取信息的美好生活体验,使青少年更容易依赖手机短信、即时通信软件、论坛等媒体工具来进行交际。人与机器的接触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的机会却变少。在网络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交流。”④罗宗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8页。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与他人面对面对话时,不会单凭语言进行信息交换,往往通过对方的动作、表情、声音的抑扬顿挫、着装修饰等揣摩对方的为人和态度,并在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将情感传达给对方,使对方的情感趋同。”⑤水越伸:《数字媒介社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6页。人际传播能够传递情感给他人,“全媒体”提供的便捷性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的通道。青少年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尤高,沉迷于“全媒体”创造的虚拟世界当中,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的抽离。表现为对现实生活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以及正义感和道德感的缺失。
第四,意识极端化。“全媒体”是一个提倡解放个性、张扬自我的时代。“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催生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进入数字化生活时代以来,技术哲学反思了技术理性至上对人文精神的侵蚀。“网络背景下人的异化具有多种形式,一是极化(polarization),指网络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两极分化,使其性质相对于原来增益社会的传播出发点产生偏离。二是虚实难辨和人处于受柔性控制的处境。”⑥江作苏:《网络的审美介入与底线意识——对网络信息传播与信息消费的再审视》,《中国出版》2013年第7期,第3页。“群体与社会自我隔离、人的从众心理、对权威的服从、社会流瀑效应、群体思维的特征等社会心理因素都是群体走向极端的推手。”⑦杨军,林琳:《我国网络群体极化研究述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1期,第158页。在“全媒体”条件下,网络的“极化”作用更强。传播手段的丰富扩大了信息接受面,全时空、跨地域的传播形态挤占了受众的思考,人们更易被导入极端的偏向。青少年阅历浅,缺乏深刻的思考能力,在频繁的网络互动中受到极端思想的影响更大。诸如“微博直播自杀”、“网上卖淫”、“暴力人肉搜索”等极端行为层出不穷。
“道德教育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亦可称道德上的先觉),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⑧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9页。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其一生的行为选择。因此,道德养成的好坏取决于青少年时代接受的何种道德教育。在“全媒体”时代里,媒介形态出现了高度的融合趋势,应当看到,“全媒体”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全媒体”的开放性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全媒体”的即时性能够使信息快速地从教育者到达青少年。此外,“全媒体”包含的个性化和互动化特征,能够丰富青少年的选择,更新学习方式。概言之,“全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形式和时空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弥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缝隙。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真空,例如假期、放学时间等。“目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存在脱节现象。一是三者之间存在教育理念分歧。二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沟通盲点。三是社会教育乏力。”①冬生,关淑凡,石军:《青少年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以广东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3期,第9页。“全媒体”存在全时空传播,信息穿透能力强等特征。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缝隙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造成漏洞。弥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缝隙需要延伸学校教育的范围。学校要充分发挥好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形成“高势位”的教育形态,掌握“全媒体”时代里道德教育的主动权。利用媒体传播当中的新技术,结合传统平台的权威性和虚拟平台的便捷性,创新道德教育的全新平台,让德育信息在学校之外也能覆盖到学生当中。如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媒体灵活、快捷等特点,向学生推送道德行为规范,掌握道德思想话语权。制作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频、动画等,把乏味的传统文字教育转化成富含感染力的多媒体教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德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其次,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仅次于学校的居留场所,“家庭不仅能满足家庭成员对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各种需求,还能满足成员的不同心理需求,”②蔡岳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页。是道德教育的理想之地。“良好沟通与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自尊、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而与青少年的孤独、抑郁呈负相关。”但在实际情况中,存在父母与青少年的沟通缺乏、父母与学校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青少年出现的情感冷漠,与长期疏远与家人的关系有很大联系。“已有研究表明,很多青少年感到与父母的沟通存在困难和问题。青少年与父母在一些问题上缺乏沟通,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③房超,方晓义:《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期,第65-69页。“全媒体”条件下,青少年的沟通交际更依赖于基于电子技术的媒介,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变少。青少年在家中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成为“全媒体”时代重要的“人与人”交流模式。父母应当重视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人情伦理,避免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丢失人文精神,以消极冷漠的态度对待生活。此外,家长与学校之间应当建立沟通和联系,设立青少年道德“问题——反馈”互动机制。
再次,形成社会教育合力。社会教育是一切社会文化组织对社会成员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的活动。在“全媒体”时代形成青少年社会道德教育的合力需要社会成员的自律和政府机构的监管。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要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综合发挥作用。社会舆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成员的自律指的是媒体内部要严格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少年。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教化青少年。政府的监管指的是政府应结合“全媒体”环境下道德约束缺失、价值判断多元化等新特点,建立健全媒体监督、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对网络环境、虚拟社区的监督和管理。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媒介环境中的话语权。
Analysis on the youth moral education in Omni-media Era
LIU Yan jun
In today's highly information-based society,media has become the primary source for teenagers getting social information.Omni-media era brings us a whole new virtual and realistic coexisting way of life,and impacts the moral of youth deeply.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re maintaining i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Omni-media era.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Omni-media further is the only way to serve for youth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mni-media;Youth;Moral education
G641
A
1009-9530(2015)05-0013-04
2015-04-17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全媒体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若干问题研究”(2014010033)
刘君(1988-),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