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年间崔希逸在唐蕃和战中的作用探析

2015-03-28 15:10李红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开元年间崔希逸在唐蕃和战中的作用探析

李红阳

(西藏民族大学 民族研究院,陕西 咸阳712082)

[摘要]边关将领对于大唐和吐蕃关系的走向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是唐蕃关系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是开元年间唐蕃关系从和平到战争的主要参与者之一,通过分析他在唐蕃和战的历史条件下所承受的文化传统制约和相关制度约束,可以进一步理解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关键词]开元年间;唐蕃和战;崔希逸

[中图分类号]K242

[收稿日期]2014-10-27

[作者简介]李婷婷(1991-),女,安徽滁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5)10—0070—05

一、唐蕃关系研究视野

对于公元7-9世纪的唐蕃和战关系研究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唐蕃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具体的战争、和亲、茶马互市等研究都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对于唐蕃关系的研究而言,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应该得到普遍的关注和认可。当然也只有在唐蕃关系研究的视野上有基本的认知,才能进一步对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的历史

关于“中国”的实际含义,杨圣敏先生认为,古代中国的概念应该是指在文献中所提到的“天下”,即中华民族先民所达到的区域;[1](P16)葛剑雄先生认为,中国历史疆域应该指的是清朝时期所达到的最大范围。[2](P6)综合两位史学大家的基本观点,我们认为历史上的中国是指在中国历史疆域范围内中华民族所达到的空间范围。那么,历史上的中国不仅要包括在中国历史疆域范围里所出现的所有政权和地方势力,也应该包括那些没有出现过大的政治势力,却在中国历史疆域内的那部分地区。

按照历史上的中国含义,中国的历史应该包括在中国历史疆域内所有先民的基本活动。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应该是所有中华民族先民在中国历史疆域范围内的历史实践和历史创造。

显然,大唐和吐蕃同处于中国历史疆域之内,是公元7-9世纪中国历史疆域内所出现的两个政权,它们地位平等,发展程度各异。历史上唐蕃关系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是以藏族先民为主体的吐蕃政权与以汉族先民为主体的大唐政权之间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在形成过程中两个政权之间的和战历程。站在这样的视野上考察唐蕃关系,我们会发现唐蕃关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一部分。

(二)进一步关注历史主体的作用

在唐蕃关系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史中,战争与和平是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当然不同的形式所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汉藏民族关系得到了空前发展并产生了共同的历史认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历史主体所起的作用不容置疑,正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的历史实践才推动着历史有规律的向前发展。在之前唐蕃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只关注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和相关历史史实,对于历史人物的关注很少,这也是唐蕃关系研究中的不足之一。

关注历史主体的作用,就是关注人类本身的命运。作为生命个体在历史上的社会实践对于当时的历史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实际上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理解为历史发展规律下的个体性、偶然性因素,而个中的偶然性因素却无意识的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对历史主体的关注,首先要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生态;其次要理解他的历史活动及相关文献表述;最后要对历史人物的历史影响展开讨论和评析。“在对历史主体的探讨上,历来研究者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例如学者们对于文成公主及其历史贡献的研究。”[3]我们所讲的历史主体,也必定是文献可考的那些在关键时间段里起到过某种独特作用的历史人物,他们是历史发展中活的灵魂。

二、崔希逸的主要历史活动

公元8世纪前期,大唐和吐蕃几乎同时达到了双方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大唐正处在开元盛世的荣光中而藐视天下,而吐蕃在年轻赞普赤德祖赞的大力整顿下力量进一步提升。此时的大唐和吐蕃在边境经过一系列冲突后,在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吐蕃赞普上表请和,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和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蕃分别在赤岭划界立碑迎来了一段时间的边境安宁。[4](P5231)此时唐蕃边境上的重要将领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活动对于唐蕃和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梳理他的历史活动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主体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杀白狗而盟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秋,右散骑常侍崔希逸上表称赞其上司河西节度使牛仙客的功劳,经朝廷核实后牛仙客升迁为尚书,崔希逸代牛仙客为河西节度使。[5](P3196)同年,崔希逸请吐蕃将领乞力徐拔除双方边境兵力,和同一家。乞力徐虽然犹豫但考虑到崔希逸的真诚,双方杀白狗而盟,从此吐蕃牲畜在满山放牧,双方在河西地区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边境的和平。[4](P5231)

实际上,崔希逸的活动和盟誓是符合当时双方基本形势的,因为从公元730年以来,双方互使频繁并且没有发生边界的冲突,双方的盟誓实质上是统治集团上层意志的具体化。双方为表示隆重,特杀白狗为盟。在中国文化里,狗象征着八卦中的“艮”卦,艮为山、为止,也就是终止、停止的意思,[6](P115)象征了双方对于永息兵戈的美好意愿。白色是神秘的颜色,往往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而白狗是中国文化里公认的祥瑞之物。[7]双方杀白狗而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象征性会盟,而是代表着双方边关重要将领以白狗之血代替唐蕃军人的血,不再以战争的形式进行交往的决心。他们信誓旦旦的以神的名义落实着各自领导集体所达成的和平共识。

(二)挥师向西,所向披靡

就在河西边界上双方将领准备永远不诉诸于武力、化剑为犁构筑和平之舟的时刻,唐蕃关系正在发生着某种微妙的变化。其一是公元736年吐蕃攻打大唐藩属国小勃律,唐朝要求吐蕃退出,吐蕃不从并占领了小勃律,这令唐玄宗十分不满;其二是崔希逸的好友孙诲入朝向朝廷禀报了吐蕃放松警惕的事实,并建议大唐发兵攻打,唐玄宗命孙诲和赵惠琮前往边境视察究竟。[4](P5231)这两个发生在同一年的历史史实表明了唐蕃高层领导集团并没有长期和平交往的决心,吐蕃攻打小勃律实质上是对大唐所建立的西域秩序的挑战。而大唐也摩拳擦掌准备进行报复,毕竟对于盛世大唐而言,皇帝权威和长久确立的统治秩序是不容其他势力进行破坏的。

当皇帝的特使赵惠琮来到河西地区后,矫诏让崔希逸攻打吐蕃,崔希逸迫于圣命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三月攻入吐蕃两千余里,在青海境内与吐蕃军队相遇并斩首两千余记;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三月,吐蕃攻打河西地区,崔希逸率兵击退。[8](P204)应该说,大唐在这一系列的冲突中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吐蕃东进遭到了重大的挫折。这样的胜利是建立在以崔希逸为代表的大唐将领英勇战斗的基础上,同时也显示出开元年间大唐的强盛和吐蕃的相对软弱。

(三)抑郁而终

背信弃义的崔希逸在河西边关为同僚所排挤,后短暂的充任为河南尹,当他和赵惠琮来到长安之后,看见白狗便十分害怕,两个人相继而死,孙诲也被杀。[4](P5231)崔希逸、赵惠琮、孙诲三个人卒的具体年份不见于正史记载,对于他们的后代也没有记载,所以我们无法从史料中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是从史实来看,赵惠琮的矫诏没有受到大唐中央的处罚,这说明公元737年这次冲突是受到唐中央政府默许的;而崔希逸前后两种不同的历史形象也没有受到唐玄宗处分并且之后历任河南尹,说明他在边关的所作所为是被最高统治者所认可的。在崔希逸的故事里,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的死亡与他的心情有很大的关系,从他看到白狗便哆嗦的史实看,他的心灵承受着常人体会不到的拷问和折磨,也许他经常会想起和吐蕃将领杀白狗盟誓和之后亲自带兵斩杀吐蕃军队两千余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也许他自己也无法原谅他自己。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对于大唐王朝而言,延续了这一传统并继续发扬。早在唐太宗时期便为儒家经典做了规范化处理,《五经正义》就是在这一时期问世的。儒家思想高扬人的道德自觉和担当精神,强调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国知识分子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十分重视诚信、信义在个人人格修养和社会秩序确立上的巨大作用。[9]所以我们说崔希逸的行为是与主流价值观所不容的,也是与他所接受的伦理道德规范相悖的,他无时无刻不受到这种文化传统的管制。同时他也受到了知识分子和边关将领的双重排挤,在边关和官场上都不如意。也许作为一个传统的军人,以身许国、马革裹尸、战死沙场都是光荣的,但通过投机取巧甚至阴谋诡计取得的胜利是被人们所不齿的。

三、崔希逸在唐蕃和战中的作用

崔希逸对于唐蕃近两个世纪的和战关系而言,无疑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在公元736-738年间充当河西节度使并直接参与了唐蕃边境上的一系列重要历史活动,并成为唐蕃从和平到战争的先锋力量,从这个角度讲,他在唐蕃和战关系变化的历史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是崔希逸毕竟只是一个生命个体,他的历史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他个人思考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只是历史的附庸。

(一)从和平到战争的参与者

从公元730年吐蕃赞普上表请和到公元736年末唐蕃维持了近六年的和平,崔希逸就是在736年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的,他与乞力徐的盟誓巩固了长期和平的成果。但是在公元737年崔希逸带兵进击吐蕃,彻底打破了唐蕃和平局面,显然崔希逸成为吐蕃从和平到战争的主要参与者。作为公元8世纪中国历史疆域内的两个强大的政权而言,和平弥足珍贵,但战争也不曾胆怯。双方此时在内政上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迫切需要在对外扩张中找到新的突破。所以从公元737年开始的8世纪里,唐蕃再也没有维持过长时期的和平局面。[10]战争和冲突从这时候起悄然成为唐蕃关系发展的主要形式,而互派使节和短时期的和平对于双方而言也只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的政治策略。

实际上,中国古代民族间或政权间的冲突都与各自领导集团好大喜功有着很大关系,在唐蕃关系发展史上也是这样。客观上说,崔希逸的历史活动造成了吐蕃对大唐的信任危机,造成了两大政权在交往史上的隔阂,互不信任、彼此攻伐、争夺南召和河西走廊成为双方斗争的主要形式。同时,公元8世纪的历史发展朝着有利于吐蕃的方向偏移,公元755年大唐爆发的安史之乱为吐蕃扩张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从此唐蕃关系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崔希逸:历史的附庸

崔希逸无意识的在唐蕃关系发展史上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一历史角色把唐蕃关系从和平推向了战争的洪流之中,他自己也没有得到善终和历史的肯定。实际上,像崔希逸这样的封疆大吏完全有资格进入正史的列传之中,但是我们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找不到关于他专门的列传,只是在公元736-738年的唐蕃关系时才会提到他。作为封疆大吏的他较为详细的记载竟然被安排到了关于吐蕃的列传里,不得不说他没有得到当时同僚们和后代史家的肯定。可能历史很难去评判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一方面他所做的都是

依据大唐王室的命令去执行的,至少他认为是这样的;另一方面他所做的并不被主流价值观所认可。崔希逸是忠于大唐的臣子,但不是一个能够经得起以儒家传统道德规范所检验的边关将领。

崔希逸是历史的附庸,这种附庸关系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他是那个时代的附庸,正是唐蕃和战关系的演变造就了他的人生经历;其次,他是君权的附庸,在有限的文献记载里崔希逸都很好的完成了唐玄宗交给他的任务;再次他是儒家传统文化的附庸,他很想忠实的执行传统道德规范,但又用亲身经历把这一规范破坏的体无完肤;最后,他是官僚体制的附庸,作为河西节度使的他,有义务造就一方平安和率军出征。实际上,他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形势,也没有预料到唐蕃和平的暂时性特征。

在崔希逸的人生经历中,效忠皇帝与保持诚信之间产生了巨大的信念冲突,是不可兼得的两个极为重要的传统价值规范。显然他选择了效忠皇权,同时也就抛弃了与吐蕃达成的白狗盟约。对于他来说,这种取舍是艰难的,不管怎么取舍都将被历史所唾弃,也许这就是崔希逸命运的悲哀,也是在那种特殊环境下所产生的制度悲哀。

四、结语

从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他的境遇是十分尴尬和狼狈的。作为一个边关将领,他已经完成了历史交给他的使命,他没有辜负皇帝对他的期望;作为一个首倡边境罢兵、和平相处的节度使,他无疑是败给唐蕃关系发展的大形势;作为一个唐蕃边境盟誓的主要官员,他输给了皇权,同时背叛了誓言。以忠孝节义为代表的儒家传统约束了崔希逸,同时也无情地抛弃了他。忠孝节义对于传统知识分子、广大将领士兵、普通老百姓都是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但这种价值体系本身存在内在的逻辑冲突,这在崔希逸的身上表现的分外明显。当面对这种冲突时,人们往往会选择那种占统治地位并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价值观念。

历史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定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现行制度的约束,所以任何一个历史个体,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都不自觉地投入到已有的体制机制中而无法自拔。实际上,作为边关重要将领的崔希逸,不自觉地将唐蕃关系从和平引入战争,不自觉地背离了曾经许下的和平誓言,也不自觉地充当了人们所唾弃的对象。各种偶然因素成就了他在人生中的复杂经历,但这些经历又似乎早已被相关制度和文化传统所规定。

实际上,在一个文化传统浓厚和制度完善的文明社会里,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脱文明的限制而独善其身。文明的发展和积淀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多重收获,但又不自觉地积累了文明发展的包袱。如何既张扬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又避免文明包袱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悲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需要长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杨圣敏,丁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2]葛剑雄.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8).

[4]刘呴.旧唐书·吐蕃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刘呴.旧唐书·牛仙客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王辉.周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7]朱积孝.中国的狗文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3).

[8]刘呴.旧唐书·唐玄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沈永福.论传统儒家诚信的意志之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0]才让.吐蕃史稿[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谷晓红

The Role of CUI Xi-yi in Tang-Tubo War at Kaiyuan Period

LI Hong-yang

(Tibe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anyang 712082,China)

Abstract:The generals guarding the frontier junctur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diplomatic relation of Tang and Fan. CUI Xi-yi,a military governor in Hexi,was a representative,who took part in the whole peace-to-war process of Tang and Tubo.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straints that he was undertaking in terms of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ystem,we may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role and limitation that the historical subjects play and hav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the Kaiyuan Period;Tang-Tubo War;CUI Xi-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