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恩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霍松林先生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长期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是一位海内外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文艺理论家,也是一位育得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霍松林先生擅写旧体诗词,尤精于文学经典的鉴赏,著有《唐宋诗文鉴赏举隅》《唐宋名篇品鉴》《唐音阁鉴赏集》《唐诗鉴赏举隅》《宋诗鉴赏举隅》《历代好诗诠评》,等等,先生还是《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古文鉴赏辞典》等鉴赏类辞书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关于霍松林先生在唐诗鉴赏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学界已有多篇文章,本无需赘言。只是笔者在教学中常常思考文学经典的教育意义,通过反复阅读先生关于文学经典解读的作品,结合先生的教育理念,觉得从中多能体现出引人入胜的教学魅力,这一点学界还鲜有述及。故而将学习所得写下来,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面对学生来选择文本,老师教什么?自然是以经典为主,尤其文学鉴赏类课程,就是要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道理谁都懂,形成选目的体系却并不容易。我们不妨从霍松林先生选诗的代表作《历代好诗诠评》说起,这是霍松林先生集几十载教学研究的成果而完成的古诗选本。选家的眼光、写家的身手、注释的精确、品评的精彩集于一书,是一本非常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好书。
融会贯通是体现选家手眼的一个特征。《历代好诗诠评·前言》中,霍松林先生写道:“中华诗歌,更早的且不去说,只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光辉历史。在这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论诗人则名家辈出、灿若群星;论诗作则名篇纷呈,争奇斗丽。其中无数优秀篇章,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至今脍炙人口,成为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1]1基于此,霍先生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完成了这部集大成的《历代好诗诠评》。
《历代好诗诠评》是一部别具眼光的选本,一册在手,好诗尽览。第一,依人取诗,形成诗史。自汉代至近代的经典好诗尽在其中。从项籍《垓下歌》开始,英雄气概与艺术灵性贯注在整个选目之中,眼光高自然能保证作品的独特品格,境界远自然能抓住诗史的气脉所在,整个布局珠玉琳琅而错落有致。第二,思想诗情,二者兼备。从选目来看,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是作者的主要标准。霍松林先生在“前言”中的预设目标是:“力图选出时代需要的、有高度审美价值的好诗,使读者于艺术享受中美化心灵,提高人文素质,从而振奋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操,弘扬民族正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聪明才智。”[1]2“好诗”首先要符合较高的艺术标准,以唐诗为例,既有《春江花月夜》这样的纯美情思之作,也有《长安古意》这样的批判现实之作;以诗人而论,李白因其诗仙的气质而多选其纵放豪气的诗作,杜甫因诗圣的忧国忧民而多选其沉郁顿挫的佳篇;就杜甫一人的作品而言,既有《望岳》《后出塞》中抒发的无限气概,也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儒士的感时伤怀。第三,脉络清晰,育人为本。先生作为写家,有爱国诗人的美誉,年轻时代所写的《卢沟桥战歌》等作品无不呈现爱国情怀,落实在诗文选本中,依然思路如一。这正是先生陶冶情操的教学理念与自身的人格决定的。读过篇目,纵放之作实为主流,以项籍《垓下歌》领衔,以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收束,在题材多样、众体兼备之中依然弘扬以“诗教”育人之深意。
怎么教就怎么选,霍松林先生引了白居易的“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来说明自己选诗的标准。霍松林先生在多部著作中一再强调,他的著作就是辅助教学的成果,教学与科研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点对于今天的高校教师仍然是有启发的。我们往往形成了教是教、研是研的状态,将二者分离,在实践教学中忽略了研究成果的融入,在学术研究中忽略了教学理念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两面性,在学生面前是教书先生,在学界是学者,出现了不该有的身份隔阂。在《唐宋诗文鉴赏举隅》的“后记”中,先生说:“这本集子里所收的东西,却因为大抵是根据教学实践写出的,所以一般都由句到段到篇,逐层讲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办法笨一些,但对读者理解原著,也许有好处。”[2]405先生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的结合,这就要选经典,通过作品讲解传递学术方法,选家的眼光还是包涵其中的。其实,在《唐诗精读》《历代好诗诠评》等著作的鉴赏文字中,先生也在不拘一格地言说,时常兴之所至,点到为止。
选本的意义在于透过选家的眼光来展示经典的价值,读者翻开选目放眼望去,当能看到作品组合中的意义空间。霍松林先生在《古典文学与素质教育》一文中说:“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名篇的确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用,但不去认真研读、玩味、领会,其价值又何从领会!”[3]111读者需要直接步入文学宝库含英咀华,以真、善、美为宗旨,融入现代观念的选、诠、评,也就得到读者的认同。读先生的鉴赏类著作,仿佛有一部简明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从文本中浸透出来,这样循着选家的眼光更能够找到经典文本的准确定位。精读原著,先要读书识字胸中有学识,而后细细体味,自己去理解文本,言语不通则看注释,诗意不通就要读霍松林先生的品鉴了。循循善诱的师者风范就是这样炼成的。
一篇鉴赏文章自然要评赏结合,做到这一点至少要言之有据。评鉴经典文本要做到准确把握内在的诠释尺度,这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从霍松林先生的鉴赏文字来看,自然是需要有深厚的学养。教师在课堂上能讲出来的往往是“胸中所储万卷书”的一部分,这整体中的一部分就要融入高水平的品鉴功夫,让知识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除了《历代好诗诠评》,霍松林先生还著有《唐诗精选》《唐宋诗文鉴赏举隅》等,如果专门就唐宋文学而言,大家还可以参读《唐宋名篇品鉴》《唐音阁鉴赏集》。在《唐诗名篇品鉴》的“前言”里,霍松林先生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通过文学品鉴的导引功能,可以发挥德育、智育、美育的作用。他说:“高水平的品鉴必须建立在对作品本身以及作家经历、社会背景等等彻底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校勘、训诂、考证以及各种相关的问题研究等等,都是需要的。然而,仅仅理解,还不等于高水平的品鉴。文艺作品描绘的一切尤其确定的一面,这种确定性的东西愈多,读者的理解就愈趋一致;正因为这样,古今中外的名作才能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共同享受……有高深文艺修养的读者从作品实际出发,凭借自己的艺术敏感和审美经验,调动有关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库存,驰骋联想和想像,细致入微地阐明作品的象征、隐喻、暗示和含而未露、蓄而待发的种种内容和含义,并补充其‘空白’,突现其隐秘,甚至发掘出连作者也未明确地意识到的东西,从而品味、品评,鉴别、鉴赏。”[4]3这段话讲述了具有哪些能力才能享受和品鉴文学经典。实际上,先生讲的就是从事文学鉴赏的教学要具备的能力。先生认为:“品鉴文学作品,当然需要懂得文艺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和文学发展史;品鉴古典诗文,还得通晓历史、地理、音韵、训诂、考据、书法、绘画乃至宗教、民俗;而通过长期精读名作培育起来的艺术敏感和通过亲身的创作实践积累起来的心得体会,往往能在品鉴作品时迅速地透过外在形态而把握其内在意蕴,捕捉其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味外之味、弦外之音;而精确的审美判断,即寓于无穷的艺术享受之中。”[4]3这就需要导引者的独特智慧了,要全面调动各种知识完成对经典文本的讲授,达到让阅读者入门的程度并不容易。
这样的见识与先生早年的教学生涯密不可分,早在20世纪50年代,先生在天水师范学校任教,教普师语文课。谈到这段经历,先生说:“我的体会是:要讲好一篇作品,一要在自己吃透全文的基础上朗诵全文,二要讲清全文的章法结构,三要阐明全文的思想感情,四要发掘全文的艺术特点。这四点做到了,做好了,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140“吃透全文”需要教师的备课功夫,这可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事儿。先生说:“我已活到九十多岁,除了读书,就是教书。教过小学,教过中学,教过大学,教过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还指导过几十位进修教师和访问学者,确实品尝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无穷乐趣。”[5]388作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先生的门下桃李满园,从《霍松林先生八十诞辰纪念文集》中各种身份的学生追忆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先生作为师者的魅力。弟子们满怀深情地回忆了投身“霍门”的幸福生活,这对于弟子们后来的读书、教书、著书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阅读霍松林先生的著作,能够看出文本解读需要扎实的学术功底,只有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才能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如刘锋焘评论先生关于陈与义《早行》的鉴赏文章时所说:“这篇鉴赏文章,有鉴有赏,赏析又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多方比较,分析又细腻入微、精妙深刻。”[6]131不仅如此,先生对于《寻隐者不遇》《石壕吏》等作品的论评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鉴赏文章被收入各种选本广泛流传。只有深入分析作品才能下论断,才能站在讲台上准确地传授知识,读透文本的意义正在于此。谈到治学经历和感想,先生说:“对于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教什么,就得研究什么。要讲好一个问题,就不仅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弄清与此有关的许多问题。而研究的结果,还必须在讲授中经过检验,然后加以纠正和补充。如此循环往复,教学质量就自然跟着教师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科研方面,也同时会结出累累硕果。”[7]376这是先生多年教研的经验之谈。这样说来,备课的功夫是日积月累的,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学术能力的体现。
鉴赏文章如何才能做到诠评结合、要言不烦呢?那就要看“赏家风度”了。作品选好了,只能说是心中有数了,如何解释文本则体现选家的阅读功夫,这种考量学问基础的层面有二:一是“诠”,即如何解释诗中的词句。古人为诗爱用典故,而典故本意以外的寓意甚多,需要选家明断。二是“评”,即如何鉴赏评论所选的作品,这体现出选家的文字水平。如果选家自己就是行家里手,解诗则不在话下。如知己相见,老友把酒言欢,酒过三巡则相视一笑,下笔写来也就深得三昧了。
诗词品鉴能够全方位体现出选家大师级的文本解读水准。我们不妨选几篇霍先生诠评的佳作学习一下,就以王维《辋川集》中的《鹿柴》《竹里馆》《辛夷坞》为例。对于《鹿柴》的鉴赏就能看出解诗的魅力,霍先生说:“首句以‘不见人’写‘空山’之幽静,次句以‘但闻人语响’申说‘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还意味着只有人语、更无他声。三四句进一步渲染‘空山’之静。深林之中,青苔之上,最为幽寂,然林外人何能看见?今以斜阳照之,为深林青苔抹上一层金光。‘返景入深林’,暗示林木茂密,日光直下,则为枝叶遮蔽,只有落日的光芒才能从树干的缝隙中斜射而入。‘复照青苔上’的‘复’字含无限深情,人迹罕至,只有每日日落之时,才能受到‘返景’的瞬息抚摸,如今是又一次受到阳光的抚摸啊!善于捕捉有特征性的音响、色彩、动态表现寂静、幽深的境界,是王维田园山水诗的艺术魅力所在。”[1]217这只是全文中关于诗作意蕴的解读部分,就诗说诗,就此诗而总结诗人某类作品的特征,可见知音之处。《竹里馆》则抓住“幽篁”“弹琴”“长啸”“明月”等意象诠解“独坐”之境地,作者认为诗作之空明正在于“环境之宁谧与内心之恬静融合无间”[1]218。《辛夷坞》则在解释诗作之外,引入关于诗歌接受史的例证,如认为苏轼《罗汉赞》“实从此诗化出”,又以邢孟贞《唐风定》中的评语来点题。其实,将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相互结合来鉴赏文学经典,正是霍松林先生鉴赏类著作的最大特色,雅俗共赏之中体现了著者的学术水平。赏诗就要体味到创作的甘苦,先生的诗文品鉴影响深远的原因很多,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写家的“知味”。先生说:“我对历代名作在反复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根据几十年的创作经验探微抉奥,阐发其深层意蕴和言外之意、弦外之音。”[5]396
认真读过先生的鉴赏文章,就能够感觉到先生其实就是在和学生对话,在先生的面前仿佛有一群听众,先生从作品的背景讲起,一讲到诗文结构就会陶醉于其中,举手投足的神态都能想象出来。以先生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之鉴赏为例。这篇具有范例意义的鉴赏文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先是追溯了离别主题的唐前接受史,以《别赋》为中心进行上下追溯,认为苏李、曹植、沈约等人的相关作品表述的是“有别必怨,有怨必盈”的情感基调。随后,笔锋一转,先生认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为传统的送别诗开拓了新的领域,输入了另一个时代的新鲜血液”[2]2。新在何处呢?先生不缓不急,开始了抽丝剥茧的解读过程。知人论世自然是要确立文本解读的背景。先生紧密结合其人其事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关系,认定这是王勃不到20岁留居长安时的作品,此时的王勃风华正茂、意气昂扬,此时的唐帝国也是平稳安定,因此,这首诗才称得上“豪情壮志谱骊歌”。定准了历史色调,找到了解读文本的入口,且看先生如何详解这首经典的诗歌文本。首先是解题,先生要解决的是“蜀州”与“蜀川”之间的厘定。其次是分联解读。从《公羊传》《史记》《说文解字》到同时代诗人的用法,文字学、史学、音韵学等知识都派上了用场,先生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读懂,次联如何承接首联,三联如何“推开一步,奇峰突起”,尾联“紧接三联,收束全篇”。具体的解读中旁征博引,寻根溯源,读毕方知承继之来路,方觉曲径通幽的妙处。作品自身的魅力读出来了,先生并没有收笔,而是向后寻索,进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接受史层面。从陈子昂、王维、杜甫的作品中,寻绎“意气豪迈,格调雄浑”的送别诗之发展过程,突出了王勃改革诗风的成绩。最后一个部分是锦上添花,先生从传统诗话中拈出了“偷春格”三个字,从章法特点上分析这首诗的独到之处以及唐诗中“偷春格”的用法。整篇鉴赏下来,不具备史学、文学、美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精深修养是无法完成的,而写家的创作体验、审美能力更是至关重要。这样的文章发挥了将学生引入文学之门、学术之林的导引功能,无怪乎罗宗强先生读了《唐宋诗文鉴赏举隅》,说:“诗歌鉴赏的整个过程,不论是从最初印象的阶段,还是经过认真研究之后的深刻理解阶段;不论是文字训诂或是形象把握,都需要处于审美活动的心理状态中。”[8]193
赏诗的另一种方式是译诗。从文言转为白话并不是简单的意思转换,还需要保留诗的特质。霍松林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出版了《白居易诗选译》,这本书直到21世纪初还在再版。先生译诗实际上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如所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在发给学生的讲义中找到的。这种在忠实于原作基础上的再创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填补空白的作用,让学生透过语言转换将传统形式化为现代资源,对读者理解原诗的蕴涵帮助很大。虽然译诗也会失去古典特有的韵味,但至少通过诵读原作和译诗建立了课堂教学现场独立的解读空间。先生的译诗方式我在课堂教学中也频频使用,如将《春江花月夜》《琵琶行》《佳人》等作品译成优美的散文,至少还有陶冶性情的作用。林梅村《论霍松林先生“古诗今译”的理论与实践》中分析得很有道理,他认为霍松林先生从事古诗今译的目的有三:为了教学和研究、为了发展和繁荣现代诗歌创作、为了传播我国古典诗歌[9]314。这三个目的中,教学和研究是最为根本的,也是产生其他两个目的之源头,教学活动在先生心目中的份量可想而知。
霍松林先生说:“优秀诗篇之所以优秀,首先在于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深刻而又生动地表现了特定的社会生活、时代脉搏和人们的心灵世界,感情美、意境美、词彩美、音韵美,具有强大的德育、智育、美育功能,能使读者于审美享受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提高认识水平和精神境界。”[10]2这就是诗词鉴赏的教育意义所在,也是一位学人精于讲授的教学魅力所在。总而言之,先生的著作中能体现出“选家手眼”,一部选本就是一部诗史,思想性与艺术性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循着选家的眼光更能够找到经典文本的准确定位。先生的鉴赏中能体现出“评家视野”,全面调动各种知识完成对经典文本的讲授,学养往往决定了鉴赏的深度。先生的文章中能体现出“赏家风度”,因创作经验使然,信手拈来就点出了文本的审美意蕴。霍松林先生的鉴赏文章发挥了将学生引入文学之门、学术之林的导引功能,体现出了师者“润物细无声”的教学魅力。
[1] 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霍松林.唐宋诗文鉴赏举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 霍松林.霍松林选集·第八卷:诗国漫步[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霍松林.唐宋名篇品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 霍松林.松林回忆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 刘锋焘.霍松林先生学术评传[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
[7] 霍松林.霍松林选集·第四卷:随笔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 罗宗强.研究还原再创造——从《唐宋诗文鉴赏举隅》说到古典诗歌鉴赏中的一些问题[M]//李炳武.霍松林先生学术评论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9] 霍松林.霍松林选集·第七卷:译诗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 霍松林.唐诗鉴赏举隅·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