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琼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孟子·尽心下》句读考辨一则
胡海琼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510665)
摘要〔〕《孟子·尽心下》第23章“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该如何断句,从汉代至今主要有4种不同意见。通过对古文献的调查,综合考虑文例、上下文语境以及中华民族崇尚打虎英雄的文化心理,我们认为在“则之”后断开更合理。
关键词〔〕孟子;句读;文例;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H 109.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733(2015)06- 0012- 04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5.06.004
[收稿日期]2015—04—09
[作者简介]胡海琼,女,湖北英山人,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Abstract:How to punctuate“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in chapter 23 of Mencius ·Jinxin xia,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about it from the Song Dynasty. We can se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four kinds of punctu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ancient literature. So considering the documentary evidence and cultural factors, we believe that the disconnect“则之” more reasonable.
0、引言
成语“再作冯妇”,比喻重操旧业,是个贬义词。这个典故出自《孟子·尽心下》第23章: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 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这段话大意是说:齐国遭受饥荒,陈臻(孟子的学生)说:“国人都以为先生您会再次劝说齐王打开棠邑的粮仓来赈济人民,(您)恐怕不会再这么做了吧。”孟子说:“(如果再这样做),那我就成冯妇了。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擅长打虎,后来成了人们崇拜的人。(有一次),他到野外,碰见有许多人正追赶老虎,老虎被逼到一个角落,但没有人敢靠近,(他们)望见冯妇来了,便快步上前迎接他,冯妇挽袖伸臂走下车,众人都很高兴,可那些士人却讥笑他。”说这段话的时候,孟子的处境跟冯妇一样,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冯妇如果不再次去打虎的话,众人正在危急之中需要自己出手;再次出手打虎,赤手空拳去搏虎,又被士人嘲笑。孟子的处境也是一样,不再次去劝说齐王吧,灾民正需要救济;再次去劝齐王吧,明知齐王不会听他的建议,他自己也正准备离开齐国,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去劝说齐王,不仅不会成功,还会被士人嘲笑。孟子说出冯妇的典故,表明他在审时度势,可为则为,不可为则不强为之,以免惹来祸害。正如赵岐注《孟子》时所说:“可为则从,不可则凶。善言见用,得其时也;非时逆指,犹若冯妇,暴虎无已,必有害也。”
这段话的大意虽明,但“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这部分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则是从汉代至今仍在争论的难题。
一、前人的观点
“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这一部分的断句,学界主要有四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这种意见最早见于东汉赵歧注:“卒,后也;善士者,以善搏虎有勇名也。故进以为士,之于野外,复见逐虎者……”。
宋代孙奭疏:“晋国有冯妇之人,善能搏虎,后为之善士,则之野外,见有众人逐其虎……”与赵歧的断句一致。
《辞海·马部》 “冯妇”条作:“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标点本)之《孟子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也采用这种断句。
第二种意见:“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这种意见最早见于宋代刘昌诗的《芦浦笔记》: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出土战国楚系简帛文献音韵研究”(12YJC740032),以及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楚系简帛文献音韵研究”(2012WYM-0089)阶段性成果。
以余味其言,则恐合以“卒为善”为一句;“士则之”为一句;“野有众逐虎”为一句。盖以其有搏虎之勇,而卒能为善,故士以为则;及其不知止,则士以为笑。“野有众逐虎,意亦健,何必谓‘之野外’而后云攘臂也。”
清代赵翼的断句与刘昌诗一致,他在《陔余丛考》书中指出:
“卒为善”作一句,“士则之”作一句,“野有众逐虎”作一句,如此则下文“其为士者笑之”正与“士则之”相照应。
第三种意见:“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书中指出:
“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为断句,“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与前段相对,亦自有义。
第四种意见:“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持这种意见的是当代学者潘慎、梁晓霞[1]以及秦桦林、凌瑜[2],他们都认为“善士”不能断开,“则”应作实词解。 这4种断句,孰是孰非呢?我们将通过对古文献的考察,来一一讨论。
二、对前人观点的考辨
从东汉的赵歧到当代学者前后提出4种断句意见,主要分歧在“为善”还是“为善士”、“则”作连词还是动词、“之”作代词还是动词,我们将通过对古文献的调查,综合考虑文意、文气、古文献文例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等因素,评判它们的优劣。
第一种断句意见赞同“为善士”,第二种意见赞同“为善”,我们先来看这二者在《孟子》书中的使用情况。除本文正在讨论的这一例之外,《孟子》中还有11处“为善”,分别见于《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告子》、《尽心》等七卷中,如“苟为善”,“强为善而已矣”,“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性可以为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善士”在《孟子》中有7例,如《万章下》:“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滕文公下》:“子谓薛居州,善士也。”“善士”一词在《孟子》中有固定含义,一般表示德行高尚的人。仅从《孟子》中“为善”与“善士”的用例,“为善”11例,“善士”7例,两者的用例都不少,我们很难判断二者孰是孰非。但是,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看,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崇尚善打虎、敢搏虎的人,把他们称为勇士或英雄,如《战国策·秦策》中卞庄子刺虎,以勇闻于世;《晋书》记载周处杀虎斩蛟龙,是为民除害;《水浒》中的打虎英雄武松更是家喻户晓。冯妇“善搏虎”,理该受人崇敬,不是坏人坏事,所以,“卒为善”(后来做善事)或“卒为善士”(后来成为善士),都无从说起,这两种断句,与中华民族崇尚打虎的文化心理不合,因此,“卒为善”和“卒为善士”这两种断句都不妥。
第一种断句将“则”理解为连词,第二、三、四种断句理解为动词。“则”在上古时期连词、动词用法并存,二者都有用例,我们通过文例和上下文语境来具体考察哪种意见更合理。
在上古汉语中,“则”作连词用时,既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也可连接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顺承关系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的相承或有因果关系,可译为“就”、“那”、“才”等;转折关系表示所连接的后一部分与前一部分所要达到的意思正好相反,可译为“却”、 “反而”、“然而却”等。《孟子》一书中连接句子与句子的“则”(不包括复合连词),据杨逢彬的统计,共计222例[3]。其中,表示顺承关系的较多,例如: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孟子·梁惠王上》)
(2)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孟子·梁惠王上》)
(3)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表示转折关系的相对少一些,例如: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梁惠王上》)
(5)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孟子·梁惠王下》)
(6)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孟子·尽心下》)
如果在“则之野”处断开的话,那么,它前面一部分内容是说有个叫冯妇的人,善搏虎,它后面一部分内容是说(有一次)很多人在野外追赶一只老虎,看到冯妇了,他就下车徒手搏虎,这两部分内容之间无论是看作顺承关系还是转折关系,在文气上都不太通顺,因此,东汉的赵歧在给这段话作注的时候,也没有落实这个“则”字的用法。
那么,在《孟子》时代,“则”作动词是怎么用的呢?通过对古文献的考查,可以看出“则”作动词,表示“效仿、效法”义,从上古到近代一直都在使用,例如:
《孟子·滕文公上》有一例,引自《论语·泰伯》者:“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与《孟子》同属战国时期的《周易系辞》中有“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比《孟子》早的《左传》中有“文王之功,天下诵而歌舞之,可谓则之”,“匹夫为善,民犹则之,况国君乎”,“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比《孟子》晚的《史记》中也有“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这些文例说明,上古时期“则”一直有作动词的用法,《孟子》中的这个“则”可以理解为动词。从上下文语境看,理解为动词,文气更顺畅,冯妇擅长搏虎,后来出了名,成了人们效仿、崇拜的对象,合情合理。所以,从对“则”字的理解看,第一种断句意见不妥。
第一、第四种句读把“之”理解为动词,表示“去,往”;第二、第三种句读把“之”作代词,代指冯妇。上古时期“之”可以作代词,这是大家熟知的,无须讨论。我们来考察一下“之”作动词的文例。
《尔雅·释诂上》:“如、适、之、嫁、徂、逝,往也。”单从词义上看,“之野”理解为“到野外去”是可以的,但是,据杨逢彬的研究,在《孟子》及与《孟子》大致属于同时代的《墨子》、《庄子》(不含杂篇)、《荀子》、《韩非子》等四种古籍中,“之”用作动词,训“往”,所带的宾语必须指向某种具体的、有一定方向的地域或人物。[3] 古书中常有“四野”、“四郊”之说,不管“野”、“郊”是特指还是泛指,其方向都是不明确的。而且,在北京大学CCL古代汉语语料库中,我们也找不到“之”以“郊”、“野”作宾语的例子,也就是说,目前没有“之野”的用例,因此,第一、第四种断句也不可靠。
综合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第一、第二、第四种断句都有不妥之处,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三种意见。
三、我们的观点和理由
第三种意见:“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这是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书中提出来的,因为他没有论证,没有解释为何这样断句,所以,他的意见一直不为学界所重视。我们的研究支持周密的断句,主要证据如下:
第一,从“卒为善士则之”类句式结构看
“为十施事N+动词V”结构的被动句,上古很常见,例如:
(7)止,将为三军获。 (《左传·襄公十八年》)
(8)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9)父母兄弟皆为戮没。 (《史记·刺客列传》)
这类不带宾语的被动句上古很常见,但是,带宾语的被动句自古至今也一直存在,据唐钰明对古汉语被动式动词带宾语情况的考察,“于”字句、“见”字句、“为”字句动词带宾语的现象,可以上溯到两汉、战国乃至西周。[4] 在带宾语的被动句中,有一类特殊情况--宾语复指主语的,这类结构在古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从上古至清代都有用例。例如:
(9)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史记·高祖本纪》)
(10)夜有一白衣老妪哭而言曰:“吾子西方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被赤帝子斩之。”(《秦并六国平话》)[5]
(11)何物怪魅,敢凌人如此,复被众啮之。(《酉阳杂俎》)
(12)我本不死,被大树之神窃我。(《太平广记》卷328,“李勣女”条)[6]
(13)若是下人出来著衣,更胜阿郎。奈何缘被人识得伊? (《祖堂集·卷八》)
(14)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红楼梦》)
除了上面说的代词性复指宾语之外,还有名词性复指宾语,例如:
(15)奉言侯成盗其马,被侯成杀了杨奉。(《三国志平话》)
(16)王翦赶将来,却被孙虎将黄旗一招,变成四门斗底阵,掩围下王翦。(《秦并六国平话》)
(17)这厮夜来赤条条地睡在灵宫殿里,被我拿了这厮。(《水浒》)
带复指宾语的被动句在古汉语中长期存在,这种现象大约与“说话”的特点有关。在讲述过程中,不知不觉在主语与动词之间插入了其他成分,说下去的时候为了明确施受关系,便在动词后复指,起强调作用。这种用法毕竟近于“赘语”,所以后来逐渐少见,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卒为善士则之”也出现在孟子与陈臻的对话中,孟子讲述冯妇的故事,在动词后加宾语复指主语,既可明确施受关系,又可起强调作用。我们把“卒为善士则之”看作“为NV”式带复指宾语的被动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冯妇)后来被善士们效法(他)”,这样理解既有文例支持,也符合上下文语境和中华民族崇尚搏虎的文化心理,冯妇善搏虎,后来被善士们效法、学习。有一次,他赤手空拳搏虎,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被人嘲笑。这样理解,文气顺畅,符合孟子当时审时度势的想法,可为则为,不可为而强为之,则凶。
第二,从“野有众逐虎”类句式结构看
“有”字句在上古汉语很常见,“S有NV”这种格式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交代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存在的事物。与“野有众逐虎”结构类似的句子在上古汉语中有不少用例,如:
(18)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 (《孟子·梁惠王下》)
(19)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 (《荀子·非相》)
(20)郑有神巫曰季咸 (《庄子·应帝王》)
(21)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庄子·逍遥游》)
上面这几例结构与“野有众逐虎”类似,作品时代也跟《孟子》一样同属战国时期,可以证明这种断句的合理性。“野有众逐虎”可以理解为“(有一次)在野外很多人在追赶老虎”,讲述野外发生的一件事,这样理解既有文例支持,也符合上下文语境,文意顺畅。
总之,通过对古文献的调查,结合中华民族崇尚打虎英雄的心理,我们认为断为“卒为善”和“卒为善士”都不合理;“之”训“往”时,一般接具体地点作宾语,“野”所指不明确,“之野”没有查到用例,“之野”连属不可信,所以,第一、第二、第四种断句意见都有不妥之处。我们赞成第三种意见,把“则”理解为动词“效法”,断为“卒为善士则之”,把这句话分析为带复指宾语的被动句,既有文例支持,又符合上下文语境;其后的“野有众逐虎”类结构也有文例支持,用来讲述已经发生的一件事情。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我们认为第三种断句办法文气顺,文例充足,更合理。
[参考文献]
[1]潘慎,梁晓霞. 谈谈古文句读[J]. 中国语文,1997,(1).
[2]秦桦林,凌瑜.《孟子·尽心下》一则句读献疑[J].古汉语研究,2005,(2).
[3]杨逢彬.《孟子》疑难句读辨析一例,《人文论丛》,1999年卷.
[4]唐钰明. 古汉语被动式动词带宾语的考察[A]. 《人类学论文选集(二)》[C].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5]唐钰明. 唐至清的“被”字句[J].中国语文,1988,(6).
[6]董志翘. 中世汉语中的三类特殊句式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6)
(责任编辑:胡光波)
Research on the punctuation of Mencius ·Jinxin xia
HU Hai-qio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Guangdong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Guangdong510665)
Key words: Mencius;punctuation; text 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