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炬
(淮南师范学院 思政理论课教学部,安徽 淮南 232038)
当前我国社会正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笔者个人的理解,在个人层面就是塑造有责任感、有道德的公民。党的十八大报告说,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优先地位。但是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工作究竟开展得如何呢?
我们知道,学生受市场价值的沾染很深,亦多受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大学之前,品德教育的功效很小。小学思品课大多可有可无,是副科,教师一般来源于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初中、高中学生都全力应付考试,只是死记硬背。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只能放任年轻人自我发展。在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德育功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大学的品德教育更是让人担心。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目的纷繁复杂,或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宣传,学生感觉空泛、枯燥;或侧重学术探讨,于品德修养助益不多;少数教师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不管学生听不听,闷头把教案读完,白白浪费了时间和资源,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以通识教育理念指引思政理论课教学,或许能对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德育功能有所助益。
通识教育是面向学生未来的教育,它期待学生成长为一个自由、和谐、完整的人。如,1945年出版的通识教育经典之作——《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界定了大学通识教育的4 个具体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价值的能力。①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0 页。它希望学生在未来能够理性地处理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过一种富有理智的生活。
专业教育主要训练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与之不同,通识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理智的、负责任的人和合格的公民。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非是严格对立的,理论上说,任何课程都可以成为通识教育课程。成为通识课程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以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从事课程教学。不管是科学的、技术的、工程的,或是人文社会类的课程,如果教师能够有效挖掘课程的科学、人文、伦理的精神和方法,就能够为培养“理智的、负责任的人和合格的公民”做出应有的贡献。思政理论课也不例外。
高校思政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任务,与通识教育培养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目标基本一致。面对并不乐观的学校德育工作现实,思政理论课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培养负责任公民的德育任务。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通识价值和方法,树立可行的德育目标,处理好几个特殊问题,以更有效地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学生先要养成严肃认真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慎思明辨的理性,才有可能养成良好的品德。教育哲学家雅克·马里坦在《教育在十字路口》一书中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人发展其进化的能动性;经由此一过程,他将自己塑造成具有人性的人——以知识、判断力和美德武装起来的人。①雅克·马里坦:《教育在十字路口》,高旭平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13 页。知识、判断力和美德是三个有机统一的要素。没有知识,就很难有自觉的道德行为;没有判断力,则很难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
据此,从培养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目标出发,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该从三个方面确立学生的培养目标:一是理性而富有热情,不能偏执、冷漠;二是人格独立而敢于担当,要自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有责任感;三是严肃而不失趣味,不能游戏人生,也不能做一个无趣的人。
在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学德育功能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为德育而德育。教师要充分关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重点培养道德思考的能力。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批判和质疑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教学中的批判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术、学理上的质疑,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二是现实层面的批判,批判现实,不满足于现实,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一些教师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实际,对社会的进步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单纯地为迎合青年学生的激进情绪而开展社会批评,只会使学生更加偏执。其次,现实的批判必须基于对现实问题全面、深刻的了解,要防止片面,尤其要注意防止把流行文化、社会舆论不加甄别地传递给学生。
这是个高度尊重科学的时代。每位教师都应当问问自己:我教什么给学生?我教的东西正确吗?能力的培养要借助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因此,知识的传授无疑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老师必须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严格的反思,正如“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未经反思的知识是不能教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满足于做传声筒。教师必须思考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而经过教师思考的知识,允许存在疑问,允许学生的批评。教师尽可能客观地解答理论和现实问题,这将有助于养成学生理性思考的习惯。
教学活动还必须体现人文性,即体现对学生作为人的人格、价值、需求、未来发展的充分尊重。知识的用处都是对人的用处,最终服务于个体的幸福。从根本上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都旨在帮助人确立独立自主的人格,破除各种妨碍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障碍,帮助每个个体找到人生的幸福所在。在价值目标上,政治、经济、文化,包括教育活动在内,都应该把个体的幸福和全面发展,把人文价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教学活动的人文性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关心、了解和尊重。首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对所授知识的反思是关心学生的重要表现。教师要考虑,什么样的方法、知识、价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最为有利,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尽可能的帮助。教师要主动承担引导、培养学生的责任,以对教学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为学生树立人格榜样。
其次要了解和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尊重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价值的帮助。了解学生意味着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并非任何需求都应满足,许多需要是外部魅惑的产物,是被流行的、未经反思的文化塑造出来的。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能够识别学生内心的真正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学识修养,要做严格的内省,了解社会的现实和问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
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作为与教师具有平等人格的人对待,要像宽容自己那样宽容地对待学生,像允许自己犯错误一样允许学生犯错误。在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教师要学习和运用教学艺术。由于学生年轻、易冲动、认知不全面,所以要进行必要的课堂管理。不能借口学生不爱学而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不应担心课堂管理会招致学生负面评价。只要教学管理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习,不是发泄教师因各种可能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教师的课堂管理就能最终得到学生的理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一负责任的做法既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利于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
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切忌自说自话,毫无思考。从社会现实和思想自身的复杂性看,现实问题、理论问题的解决,总有多种视角。应对这一开放性特征,教师不能专制,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要在理论、观点的民主讨论、比较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当前,为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为很多教师的重要选择,如大量使用案例、ppt、音视频文件。但是,在大学课堂,为实现生动性、有效性而做的选择,不能以牺牲学术性、理论性为代价。大学教学应有自己的高度和品格,要引导学生追求高深学问,追求真、善、美;教学不能浅薄,附于流俗,否则就丧失了大学教育的真义,德育目标也就难以实现。